动画创作的规律及特点研究-电影论文
一、动画创作的规律
(一)动画创作要来源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优秀的动画形象,一般都有鲜活的个性和独特的性格,它就像具有生命一般真实。而要创造出如此真实的角色就需要真的把它当“人”看待,了解他的生活,体验它的疾苦,把它当你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宠物”。动画主创人员在创作的过程中赋予它的“生命”,其实是来源于大家生活当中的真实体验,这就需要我们热爱生活,不断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
创作灵感可以来源于你对身边客观对象观察,也可以来自头脑中存储的对客观对象的形象记忆。对当前对象的直接反映是知觉映像,而对头脑中存在的对过去所感知对象形象的再现,则称之为表象也就是记忆表象。表象是高于知觉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来源于人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运动、触觉等带给人的印象。我们在构思活动中,将要对这些记忆表象进行加工与整理,通过我们所掌握的卡通绘画技巧表现出来,形成新的形象,这就是想象的创作过程——是对过去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新的结合过程。
(二)动画创作必须要有爱心和情感
动画创作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多炫目的画面和精细完美画工,而最重要的是思想的传递和情感的表达。真正的动画,画面只是肌肤表象而情感才是骨骼灵魂。动画的创作者实际上是借动画角色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要想感动观众就要先感动自己。
(三)动画创作必须要特别注意媒介的作用
动画创作脱离不开艺术创作规律的范畴,艺术创作的规律是很多的。国画家用毛笔和宣纸表达情感,油画家用颜料和画布,文学家用文字表达。那么动画家在创作时就要必须要特别注意媒介的作用了。
(四)动画创作的虚拟性
动画创作的虚拟性是记录人类在虚拟实境中所创造第三人生的艺术,同时也是存在于所有电子媒体和数码世界的第四度空间。
(五)动画创作要不断创新
相比来说,国内的动画作品还不尽如人意。虽然有传统系列题材和低幼系列题材动画作品占有市场的一席之地,但这些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无法跟韩国、日本、美国的漫画相比。其实,单从绘画技巧来看,我们并不比别人差。但问题是,我们的动画作者往往不会用画来“讲故事”。这不但与作者的自身素质有关,更因为缺乏强有力的策划队伍做后盾。这两年,我们内地的漫画经常是“炒冷饭”,反映青少年生活的漫画比较少,对他们缺乏吸引力。看来,我们不但要在前期策划方面多下工夫,更重要的还是要改变“漫画是给小孩看的”这种传统观念,给漫画更大的发展空间。要敢于打破传统模式,践行漫画前行,带动动画制作的模式,争取在国际动画市场上有所作为。
(六)动画创作必须精益求精
动画创作是艺术创作中计划性要求最高的一种,要求专业性非常强。不仅强调科学性和系统化,还要兼顾原创和商业实践。作为一种团体创作艺术,要求创作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除了要掌握动画相关的概念、相关的技能,还要进行很多社会实践、调研、商业制作、行业规范及产业现状的相关知识,并对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在动画创作中总结经验,建立科学的创作规范。
二、动画创作的特点
(一)动画创作需要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动画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形式,由于它具有较强的技术元素,所以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要把技术与艺术进行完美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进入21世纪后,由于CG技术的不断突破,给动画创作上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但真正做到把艺术和技术进行结合越来越难。只有我们不断学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的技术形式,并且真正把它当作工具,做到信手拈来,才能真正实现其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创作出更好的动画作品。
(二)动画创作是多人配合的工作
动画创作会涉及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工作流程,各工作阶段和工作流程所需的专业性都非常强,要涉及编剧、导演、制片、录音、美术、表演等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因为艺术要来源于生活才够真实,所以每个环节都需要素材的收集和精细的统筹,造成每一个环节其实都需要一个小的团队,这样一来动画的创作就成了一个复杂的分工配合工作模式。
动画的创作过程是运作很长时间有很多人完成,包括收集素材和资料,设定主题、情节、人物、环境、背景等构思,还需要对这些构思进行具体化设计,并把这些设计加以组合最终形成一套有机的整体。
剧组的组建需要吸纳多方面的人才加入,需要文字功底扎实并且拥有无限想象力的编剧人才,需要掌握视听语言并能够把握全局的导演人才,需要公共关系能力强并且具有财务管理能力的制片人才,需要既能够进行音乐创作又能够掌握声音录制技术的录音人才,需要具有超强艺术创造力的美术人才、甚至还需要表演人才,等等,可谓人才齐聚并且缺一不可。
(三)动画创作具有流水作业的特点
动画创作是一个特殊的流水作业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一环扣着一环,上一个环节有问题就会影响到下一环节的创作。比如,在前期策划的阶段,要先进行市场调查,然后形成选题报告,继而确定剧本。然而就是在这刚刚开始的阶段就已经注定了动画的命运,前期市场调查决定了选题的成败,选题又决定了剧本的方向性,而剧本又是整个片子的灵魂,在此动画创作的成败已有定数。
而即使在前期创意近乎完美之后,在中期和后期阶段稍有不慎也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问题。例如,角色形象可以影响片子的看点;场景气氛也会对最终效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镜头的布置和视听语言的运用就更是如此。可见动画创作环节尽管如此庞大,但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流水线一样,一步有错满盘皆输。
(四)动画创作要有协作的精神
在动画创作当中,协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如,在进行创作时整体美术风格是团队协同的重点,因为动画片整体美术风格必须统一。如遇到重要的场景或重要角色,需要单独设计并在统一的风格下加以细化。而在声音的创作的环节中协作精神也很重要,动画片是不能进行同期录音的,其原因是动画人物不是真的存在,而要靠凭空创造,所以要在动画片制作阶段之前确定动画角色的声音效果,用来动作的设计和口形的设计,以便掌握时间。
时间的把握是动画片创作中的难点,在这一过程中更需要大家协同作战才能完成。由于有的动画片过于庞大和复杂,而人的精力有局限性,最初的设计往往会在后面的过程中有调整的现象,互相磨合的工作方式在集体制作中实属正常。
三、结语
动画的创作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在创作之前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创作目的,清晰的创作思路、具有针对性的创作定位;还需要了解动画的创作规律和创作特点;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动画作品。坚持传统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与时俱进地吸纳新的东西,就势必陷入故步自封、不求进取的窠臼。无论是动画技术还是动画思想都要走出固有模式,在国际化视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才是我们在动画创作中真正要追求的。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