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奥武甫》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电影改编的典范-电影论文
一、解构与重构:
用电影的方式重写文学原著中的故事《贝奥武甫》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古老的英雄叙事史诗。史诗是长篇叙述诗歌,主题严肃恢弘,详细叙述英雄行为和其对文化、民族意义重大的事迹。《贝奥武甫》长达3 000多行,其重要性在于它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大型英语诗歌,也是盎格—鲁萨克逊时期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整部史诗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丹麦霍格国王宏伟的宫殿,在前后12年中,半人半魔的妖怪格伦德尔每晚出没捉食霍格的战士。此时恰巧瑞典南部济兹王子贝奥武甫率家臣来访,协助除害。国王当晚设宴款待,孰料格伦德尔又复出现,捉食一名济兹战士,贝奥武甫与之格斗,扭断其臂,妖怪落荒而逃,因受重伤致死。第二天晚上,格伦德尔的母亲前来为子复仇,其后贝奥武甫在一湖泊的洞穴中杀死了她。第二部分描述贝奥武甫返国,被拥为王,前后50年,举国大治。最后贝奥武甫以垂老之躯,杀死喷火巨龙,但其个人亦因身受重创而死,他作为理想的国王,为自己的人民而死。诗歌最终以其葬礼作为结束。
1 500多年来,人们一直依循着善恶二元对立的思路去解读它。然而,2007年的动画电影《贝奥武甫》却以现代人的目光审视这一古老的题材,以现代人的思维诠释这一“英雄斗妖魔”的故事,赋予其更多的人性和理性。它对原著史诗既有取舍又有创新,在结构上遵循了史诗的故事发展顺序,却在内容上增加一些调动观者兴趣的新元素。电影必须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展现引人入胜的故事,如何把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是许多电影需要考虑的第一步。电影《贝奥武甫》对同名史诗的改编就采取了这样的策略。电影《贝奥武甫》与史诗讲的是同一个故事:英雄贝奥武甫是如何斩杀妖怪而为世界和人民赢得安宁的冒险故事,史诗《贝奥武甫》的独特之处则在于糅合了历史事实和传说,从而佐证了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人类总是依靠用之不竭的想象力在驾驭生活。电影《贝奥武甫》保留了史诗中人物的性格与身份,但却改变了史诗中的叙事方式,完全通过画面,让人物自己展开故事,这样的改编其实是其在消费文化驱使下所作的一种让步,但就从电影这种艺术展现形式来说,这种改编使观者更一目了然于整个故事的架构,情节的推进也是简单明了,从而更有利于矛盾的集中爆发,2007年的动画电影为了有更符合人物真实的表情流露,动作展示,甚至不惜血本地全片采用真人模拟动画来表现,这也是这部电影区别于其他动画巨制的一大创新。
二、返璞归真,让英雄人物走下神坛
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文化作为一种消费模式,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可以明码标价的可能。过去是一个文化颂扬英雄的时代,现在是一个英雄传扬文化的时代。我们通过英雄来认识自己,也通过文化来约束自己。正如余秋雨所说的那样,“壮士不必多,也不会多,他们无意让人追随,却总是让人震动。”所以在电影中那些神化般的英雄往往成为我们普通人膜拜与向往的对象,也更容易赢得观众的认同。但这一认同更是以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为基础的,一味拉远观众与英雄的距离只会加深观众的失落感。这也是电影《贝奥武甫》对原著史诗做出改编的一大初衷。
可以说,史诗对贝奥武甫英雄行为的表现更像是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故事,他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完美无瑕,丝毫没有弱点与缺点。而电影没有遵照史诗把贝奥武甫塑造成为攻无不克、一往无前的战神,他也有普通人的情怀。作为正常男人,他抵挡不了格伦德尔母亲全裸的诱惑,犯了和霍格国王同样的错误,生下了喷火巨龙的儿子。电影就此情节的设置更好地交代了格伦德尔和喷火巨龙的出身背景,其实也是对史诗最大的一个突破,同时也赋予了2007年的动画电影《贝奥武甫》与历次改编电影不同的新意,就好像电影中年老的贝奥武甫即将迎战喷火巨龙前对深爱的王后所说的那样,“记住我,不是以一个国王或英雄的身份,而是一个凡人,会犯错的凡人。”
三、特效科技,视觉艺术的盛宴
文学与电影,作为截然不同的艺术展现方式,当然不能同日而语。电影相对于文学,带给观者的视觉更直接、更立体,所以电影的主创人员,不管文学原著里有没有表现,都需要从商业的角度考虑,才能在消费文化的作用下,更好地把电影中的叙事技巧与视觉艺术完美地合二为一,创作出一种既让观者从思想上认同,又能让观者感到身临其境的特效科技。正如电影《贝奥武甫》的视觉张力所表现的那样,并不是为了纯粹的视觉艺术而一味地滥用特效科技,而是自然地把特效科技与故事叙事的明暗两条线索交融在了一起。电影《贝奥武甫》的推陈出新也恰恰突出表现在这一明一暗的两条叙述主线上。将格伦德尔塑造得既阴暗又丑陋,而对于喷火巨龙则采用了通体如火光般的正红色,就是为了突出分别作为他们父亲的霍格国王与贝奥武甫,同为男人,都有难抵美色的人性缺憾,却又有着本质上背道相驰的不同。
《贝奥武甫》的导演罗伯特?赞米基斯是电脑动画的先驱,他对电影特技的热情是无与伦比的。正是有了他这样注重细节的导演,在电脑特技完善臻美的辅助下,罗伯特?赞米基斯才可以更加熟练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执导天赋。在强大的CG技术操作下,电影对于英雄人物贝奥武甫在美色下沦落的改编就有了令人信服的基石,当格伦德尔母亲幻化成当今好莱坞性感女神安吉丽娜?朱莉的形象全裸着从湖中显身时,这种柔美与诱惑的相映成彰不由得让观众也血脉贲张,难以自持。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中关于打斗场面的特效科技,也是登峰造极无与伦比的优美,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有血性的男人与妖怪战斗时大概也就是这样了,不容置疑的果敢利落,不假思索的全力以赴。而最后与喷火巨龙的打斗则能让你体会到英雄就是英雄,就算年老力衰,仍然是竭尽全力地出手,即使难敌对手,贝奥武甫毅然决定自断一手,以期与敌手同归于尽,眼神中流露的坚定,动作中透露的洒脱,依稀还能让观者窥见他年轻时意气风发、英姿勃发的雄浑气魄。
长久以来,一气呵成的叙事技巧与身临其境的视觉艺术似乎是很难相融的两极,但是2007年文学电影改编的典范《贝奥武甫》似乎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与启示。在消费文化的大环境之下,我们需要的就是大胆革新,电影《贝奥武甫》设置了新的矛盾,铺陈了新的情节,让文学原著中截然对立的人物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恰恰是这样的联系,将原本史诗中凡人不可触碰的不可一世的英雄,放在现今这样一个“消费文化”的时代,被赋予了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性之美。
四、化哀为悲,犀利不羁却哀而不伤
哀伤情调是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诗歌的一种基调。诞生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贝奥武甫》全篇都难逃这种因果宿命的限制,自始至终、由头至尾无不充斥着隐隐的哀伤。在原著史诗中,无所不能的并非英雄贝奥武甫,而是执掌众生的上帝,连格伦德尔也是圣经中犯错误的该隐的后代。贝奥武甫故事本身简单之极甚至有些失之单薄,但离题和添加的诗句不绝于耳,如诗中对北方战场的恐怖描写:刀光剑影、鬼哭狼嚎,无不让史诗立于一种肃杀萧败之地,英雄在迟暮之季、末路之时,仍然肩负使命,为保子民平安,甘愿一人慷慨赴死。电影在拆解史诗的叙事模式之后,对史诗的哀伤情调进行了新的整理加工。电影中的贝奥武甫,兼具英雄与凡人的双重使命,斩杀喷火巨龙,既是为了佑护拥戴他为王的子民,也是为了救赎自己因难抵美色诱惑所犯的过错,所以贝奥武甫才会在与火龙对决时毫无畏惧地自断一手,因为他这一战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过去,做之前因为懦弱而没做的事:选择崇高的死亡。
这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不是为了英雄的使命与荣誉,而是为了弥补他作为凡人的过错,即使力不从心也要勇于面对,贝奥武甫的悲剧结局也就不可避免了,电影以此筑就了与史诗不同的哀伤情调,以其撼人心弦的凡人悲剧力量撞击着观者的心扉,电影中的贝奥武甫仿佛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英雄。英雄不断征服自然界中的恶魔,最后却逃脱不了悲剧的结尾。恶魔既象征着神秘的自然界,又代表了人类自身存在的邪恶本质;在作为征服者的人类心中,作祟的仍然是人类自身的邪恶,那才是悲剧的真正根源。
在这部2007年的动画电影《贝奥武甫》中,英雄落败于人性与生俱来的“七罪宗”之色欲与贪婪,一改文学原著中对英雄单一纯粹的膜拜与信仰,其实是电影导演在消费文化语境下意识先行后的主观操控,因为在一场宏大的有关个人的英雄史诗里,情感上、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才是确定可依的。真实只存在于结构的连接之处,是起承转合中真切的理由和无懈可击的内心依据,是在拆解叙事模式之后仍然让我们信服的现实秩序。英雄亦是凡人,他们之所以区别于我们,并不在于其一丝不染、完美无瑕,而在于其勇于匡正命运的嘲弄与颠覆,正视己过,全力弥补,而非犹如霍格国王般畏罪自杀、粉饰太平。这也是在当今消费文化的影响下,我们每一个凡人最容易一叶障目、视而不见的东西。生而为人,被命运所控,乃人之常情,但若我们臣服于命运的安排,任由命运摆弄,此生便再无成为英雄的可能。
电影《贝奥武甫》既顺应了中国目前市场上无处不在的“消费文化”,大力改编了文学原著中不能与时俱进的情节“滞胀”因素,在影片中纳入这个时代我们所需的一些噱头来保证票房的收入,也大力革新了文学原著中对于英雄的定义,以美国普世价值所信仰的“人生而有罪,需要倚恶向善”,说明了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传统观念所持的“人之初,性本善”两种文化的冲突对立。说教也好,挑战也罢,它都为我们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既是对目前中国影视市场上“消费文化”的一种迎合,也让我们对目前中国影视市场的“消费文化”陷入了思索。以上的论述主要从文学电影改编的意义上展开,至于电影本身的特征及优劣,自然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但从改编的意义上来看,电影《贝奥武甫》的改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充分显示了当前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的电影改编倾向,无愧为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电影改编的典范。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