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魔幻电影的叙事模式-电影论文
一、魔幻与题材
著名导演陈嘉上连续执导两部魔幻大片《画皮》和《画壁》,引发了大众对魔幻题材的关注。一路飙升的票房收入和令人瞩目的口碑传颂,证明了这类魔幻题材的电影在中国内地是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的。《画皮》和《画壁》的相继成功,是与电影故事内容的题材选择密不可分的。
纵观中国内地近年来拍摄的魔幻片,绝大部分的题材都是从中国传统神怪传奇故事中抽取的。其中中国传统神怪传奇故事中的人和妖故事成为导演们热衷选取的题材,如电影《倩女幽魂》《画壁》《画皮》都是改编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而同样正在热播的电影《白蛇传奇》则选自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国传统神怪传奇故事作为中国魔幻电影的题材,成了拍摄中国魔幻电影的导演们不谋而合的选择。这当中的因由是有依据的:第一,中国魔幻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中的一个新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拍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魔幻电影,必须在特效技术上投资大量的财力,这致使编剧创作的成本必须控制。中国魔幻电影的投资方不能像好莱坞魔幻电影一样,取材需要付高额版权费的畅销魔幻小说,但是本土丰富的资源则助力了中国魔幻电影不少。第二,中国传统神怪传奇故事题材符合中国电影市场中受众们得公共社会道德标准、核心价值观以及审美接受等,大大地降低了创作的成本,并使电影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好感。第三,中国魔幻片的选材成功得益于中国传统神怪故事资源的优异性。在中国,早在战国时期,鬼怪故事就成了文人们描写的对象,到了六朝时期,描写鬼怪的书目就日益增多,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宣验记》等,唐宋时期鬼怪小说得以进一步发展,而到清代,更是出现了蒲松龄《聊斋志异》这样广受欢迎的鬼怪小说。这些鬼怪故事情节起伏曲折,扣人心弦,描写生动自然,是鬼怪、美女、恐怖等诸多元素的集合,而且这些故事的篇幅短小,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巨大,自然就成了魔幻电影选材的最佳选择。除此之外,中国历年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如《白蛇传》等,都是集合民间智慧所创作出来的神怪传奇,是不可多得的魔幻电影资源,也是好莱坞魔幻电影选材上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魔幻与爱情的合流
中国魔幻电影的题材选择集中在神怪故事中,这些中国传统神怪故事中包含的元素很多,当中以恐怖惊悚的元素为主。当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作品时,必须遵循电影市场中的规则——淡化恐怖惊悚元素,凸显爱情主题就成了中国魔幻电影共同的选择。
好莱坞魔幻电影主要重视的是魔幻成分的表现,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中各事件的发生都是为了魔幻效果而作铺垫的,这也是在魔幻技术的成熟基础上才能做到的。与西方魔幻电影不同,中国魔幻电影通常会以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的叙述,创造了一种另类的“魔幻+爱情”模式,双管齐下,从多方面吸引观众。而中国魔幻电影的爱情表现主要集中在人物关系、情感诉求以及价值表现上。爱欲纠缠的情感线索是中国魔幻电影的特色,它弥补了中国魔幻电影魔幻线索的不成熟,迎合了中国观众群体的接受心理,使中国魔幻电影的叙事更丰富更细腻。
魔幻与爱情的合流在魔幻电影《画皮》《画壁》中呈现得淋漓尽致。陈嘉上导演表示,《聊斋志异》是一部被世人误读最多的作品志异。它表面描写的多数是关于魔幻的人神狐鬼内容,但实质上却暗藏着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的是人的情感。2008年,陈嘉上导演拍摄《画皮》,着重描绘了爱情的忠贞和牺牲,它以各个人物内心的情感矛盾出发,刻画了爱与忠贞的矛盾、对爱情的坚持以及为了爱情的勇敢和牺牲。电影匠心独运地重笔描绘了男主人公与“小三”之间的爱情瓜葛,以及男主人公与原配之间的情感牵连,当中掀起了一场关于“小三”的大讨论。在电影里,原配和“小三”的形象不分高下,男人也在其中无法抉择,三角恋的正式成立、公平的爱情斗争关系成了电影《画皮》的主旋律,颠覆了《聊斋志异》原著的情爱观。至于《画壁》,在蒲松龄的笔下,主人公朱孝廉是一个坏男人,他心里没有爱情,只有情欲,他对女人所做之事全是为了表现人之大欲。但是电影《画壁》却背弃了小说中男主人公的爱情观念,陈嘉上把男主人公塑造成了一个有情有义、专一忠诚的男子形象,他明白自己爱的是谁,并愿意为自己心爱的女子付出,这成了电影《画壁》中一条重要的主线。主线之下,还有其他九位仙女与三个男人的爱恨情仇,表现了三个男人和九个女人的爱情观念,错综复杂,使爱情与魔幻合流,更符合电影市场的需求。从原小说的“让男人远离‘狐狸精’”的主题到电影的“纯粹从爱情出发,用心寻找爱情”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爱情在魔幻电影的情节表现上的重要性。中国魔幻电影以“魔幻+爱情”的叙事为主线,对古典神怪故事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情感的升华,驾轻就熟地迎合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魔幻+爱情”的叙事模式成为中国魔幻电影必不可少的选择。
三、冲突造就中国魔幻电影
中国魔幻电影为了突出其“魔幻”特质,会不断地设置冲突。冲突是制造“魔幻”效果的能手。中国魔幻电影的冲突主要体现在色彩冲突的显现、斗争场面的设计以及视觉效果的冲击上。《画皮》和《画壁》作为近年来中国魔幻电影成功的例子,它们在电影“冲突”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和心血,这些“冲突”的集合让中国魔幻电影的“魔幻”字眼不再仅仅是宣传的噱头,而是实实在在在的精彩绝伦的魔幻效果。
电影《画皮》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打斗场面和特技穿插上。《画皮》除了实景拍摄外,还有大量动作打斗戏份,而动作打斗场面大量使用高科技特效,力求呈现给观众一场全新震撼的视觉与听觉盛宴,如狐妖是如何脱下皮,脱皮之后又将是什么样子,以及蜥蜴怪的一些特殊形象,在视觉效果上充满魔幻意味。而三年后由同一导演拍摄的《画壁》在冲突上更胜《画皮》一筹,不但在斗争场面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更是在场景布置、人物关系、价值观念、视觉效果上布置了大量的冲突,并用特效加以呈现,使其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魔幻巨作。如《画壁》中仙境的宏观景象,神秘建筑,还有仙境中存在的奇异生物以及仙女们服装、发饰、性格上的冲突使电影“魔幻”色彩十分浓重,这些场景、服装上的冲突经由艾米奖的特效公司Base FX的高超特效技术,制造一个超现实、令人沉醉的影像世界,充满“魔幻”色彩。与此同时,电影中的打斗场面也是充满冲突意味,为“魔幻”的呈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仙境里面的仙女们的打斗场面,设计出来是飞得唯美、打得漂亮的,除此之外,还有人仙大战、特种生物PK战这在特技上也需要有所配合,这些冲突都是为电影创作“魔幻”的杀手锏。
综上所述,中国魔幻电影日益发达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逐渐把“魔幻”这一用以宣传的噱头落实到实处,制作出真正征服观众的魔幻电影。事实上,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中国魔幻电影有着它自身的特殊形态,从中国丰富的神怪故事资源中取材,在电影编剧中放大爱情线索,缩小恐怖元素,并设置大量冲突桥段辅助特效的表达,匠心独运地创作出适合中国人观感的魔幻电影。当然,中国魔幻电影呈现这样的叙事模式,是跟自身对“魔幻”的理解以及自身技术的不成熟有很大的关系的,而中国魔幻电影仍与好莱坞魔幻电影存在很大的差距也是毋庸置疑的。相比起西方成熟的魔幻电影,中国魔幻电影的差距表现在故事选材的局限性、“魔幻”成分的不纯正、特效技术的不成熟以及魔幻电影投入资金的不足等。西方魔幻电影竞争力强大,进入中国市场后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反观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仍然是以本地市场为主,始终得不到世界的关注。中国魔幻电影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视“跨文化”的魔幻电影叙事模式建设,并使自身有足够的底气去与世界各国的魔幻电影竞争,还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7期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