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问题下的人性探索与诠释-电影论文
一、无处不在的种族冲突
本片由一个个不同的事件组合而成,看似复杂零碎的事件却并不混乱,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的或平行或交叠的事件却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而贯穿整部电影的清晰脉络都与种族问题密不可分,随处可见。影片开头的一幕就是撞车事件,事故涉及的当事人有黑人,有白人,还有亚裔美国人。本来是一件大城市里再普通不过的交通事故,但由于当事人特殊的肤色和种族,在双方争执期间却隐含了美国白人对亚裔美国人的讽刺。似乎只要你是个黄皮肤的亚裔人,那么你就已经被打上了没文化和不懂规矩的标签。
镜头一转又对准了两个黑人青年,他们从咖啡馆里出来而且愤愤不平地满嘴抱怨,因为他们在店里并没有得到该有的尊重和周到的服务,而正向他俩走来的白人女性眼神里还显露出一丝对他们的恐惧。当然,受歧视的可并不只是这两个社会底层的青年。导演卡梅隆在事业上也算小有成就,可以说还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是他的境遇似乎也并没好到哪儿去,白人朋友在与其谈论电影时影射黑人的粗鄙,对此他只能选择沉默。卡梅隆在与妻子克里斯蒂娜回家途中被白人警察拦下,并被无理地要求搜身,看着妻子含泪被侮辱,不愿再节外生枝的他也只好选择隐忍。由此可见,白人对于黑人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不管是社会底层的青年,还是社会中的中产阶级,黑色的肤色就注定了要低人一等。
性情有些暴躁的店铺主人去买手枪,女儿给他做英文翻译。在他与女儿的争吵中,枪店的老板以为这个买枪的中年男人是阿拉伯人,老板随即表现出了些许的恐慌,虽然最终还是把枪卖了出去,但一起卖出的子弹却是空弹。枪店老板作为美国白人,他的反应并不难理解,自“911”恐怖袭击后,美国人对阿拉伯人的恐惧甚至超过了黑人,民族间的不了解加上恐怖袭击的阴影,种族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本分的墨西哥锁匠丹尼尔的遭遇同样把美国外来移民之间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剖析得淋漓尽致。
如果因此而把本片单纯看作只是在探讨种族问题,那似乎过于浮浅了。种族间的矛盾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来体现的,归根结底种族问题还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而问题产生的根源则是人自身,也就是人的本质使然,或者说是人性使然。
二、种族问题下的人性探索
既然说种族问题下隐藏的是人性问题,那什么是人性呢?人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性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抽象存在,虽然人性是由具体的人来表现出来,但这不是单个人自己所能决定的,而是由人所在的整体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警察瑞恩对克里斯蒂娜的侮辱着实令人气愤,但是他对这位无辜黑人的羞辱真的毫无缘由吗?虽然导演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过瑞恩的经历可能会说明些问题。瑞恩的父亲深受病痛的折磨,为此瑞恩到HMO机构为父亲寻求有效的治疗,可是却遭到机构里一位女黑人的搪塞,父亲的病情得不到救治,瑞恩心里自然是很难受,甚至对黑人女性产生了不满。而执勤时偶遇的黑人女性克里斯蒂娜就成了这种内心不满发泄的渠道。当然瑞恩的做法确实不妥,但是他行为的背后不是一时的兴起或本性的邪恶,瑞恩所展现的人性是由他生活的社会环境塑造的,如果不是由于黑人女助理的搪塞而让父亲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瑞恩很可能也不会用那么粗暴的方式在克里斯蒂娜身上泄愤。
不是为瑞恩恶劣的行为开脱,只是在种族歧视的外衣下我们应该看到不可忽视的关于人性的事实。不只是瑞恩,当其他人处于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又有谁敢说就一定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呢。白人检察官的妻子简刚刚遭遇了一次抢劫,随后找来锁匠丹尼尔修锁。当看到丹尼尔身上的文身时,简开始对丹尼尔不放心,于是讥讽的话语显出了她的不信任和怀疑。与其说简的做法是因为白人内心的骄傲,倒不如说是遭劫后内心的恐惧。简依然处于被抢劫后的害怕和恐慌中,而丹尼尔身上的文身却恰好又令她联想到了那些抢她车子的街头混混。丹尼尔并没有做错什么,但简的经历使她在联想到可怕的事情时自然地出现了自我保护意识。看似简单的种族歧视行为,掩饰不住的却是各种社会关系作用下的人性自然表露。
瑞恩和简的行为与个人的经历有关,于情感上而言还可以理解。但白人警察汉森前后行为的差距却着实令人不解。汉森是个很富有正义感的年轻警察,这在他对瑞恩的行为表示不满时已表露无遗,他不接受也不耻于瑞恩羞辱黑人的行径。但就是这同一个人之后却成了杀害黑人青年的凶手。片中的这一反差留给人们很多思考:汉森是个正义的警察,那他为什么会杀害无辜的人?汉森并不歧视和痛恨黑人,甚至在卡梅隆夫妇遭到侮辱时还替他们愤愤不平,那为什么要杀害黑人?汉森是维护正义的警察,为什么最后却成了凶手?故事的开头汉森并没有被打上种族歧视者的标签,正因为如此他之后的反差就更值得人们去深思。每个人都不可能天生就有什么种族、肤色的概念,更不可能对不认识的陌生人无端地产生歧视。那这些歧视和偏见又从何而来呢?毫无疑问一定与人所生活的社会有关。因为在美国社会里,黑人经常会被与犯罪和暴力联系在一起,身为美国白人的汉森一定也会受到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或许是周围白人对黑人的中伤,或许是电视里不断出现的黑人犯罪率,结果就是他不自觉地认同这种思维定式。于是在如此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人性,在可能遭受危险的情况下选择伤害黑人。
虽然导演没有提及人性,但本片几乎所有故事都与人性密不可分。导演在种族冲突的表面下更深层地探讨了人性,在特定社会关系的影响下的人性才是人与人的冲突或者说种族冲突的根源。当然人性并不是只会引发冲突,它也能化解冲突。
三、人性光芒的诠释
冲突源于人性,但人性却不只与冲突有关,有时化解冲突的其实也正是人性。当瑞恩羞辱克里斯蒂娜的时候,丈夫卡梅隆选择了隐忍,丈夫的不作为令克里斯蒂娜相当不满,甚至使夫妻二人产生了矛盾。可她却不知,丈夫比她更明白在这样的社会里反抗和挑战白人警察意味着什么,除了更多的不堪和侮辱还能有什么。他用无声的隐忍让这些羞辱早些结束,他甚至比受辱的妻子更加难受,但他只有默默地一人承担。卡梅隆能在白人主导的社会中获得成功就一定知道这个社会的生存规则,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黑人处于怎样的社会关系之中,所以隐忍可能比其他任何暴力行为更能规避彼此间的冲突。他的不作为反倒成为化解冲突的途径,但不可避免的他却要承受更多的不解和埋怨。
同样的人物在第二天的相遇,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克里斯蒂娜在公路上发生了车祸,她被死死地卡在了车里,在这危急的时刻前来救援的竟是瑞恩。由于前一晚的经历,克里斯蒂娜并不配合瑞恩的救援,她下意识地躲避他的触碰。因为车子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同来的救援人员让瑞恩撤离,但是瑞恩没有撇下克里斯蒂娜不管,在生死的一瞬间他仍然选择救人。在人被救出的那一瞬汽车爆炸了,惊魂未定的克里斯蒂娜抱着瑞恩哭了。在她的眼泪里有害怕有恐慌,但我们更看到了原谅和感激。当瑞恩面对活生生的生命时,肤色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警察救人是他的职责,还有在危急时刻人性本能的对生命的尊重。当人性善的光芒出现时,什么种族、肤色,什么冲突、埋怨,都在瞬间不复存在。
片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丹尼尔的小女儿,她的纯真善良成为解开冲突与矛盾的钥匙。店铺被偷又无法得到任何保险赔偿的波斯店主,一怒之下想起了给他修锁的墨西哥锁匠丹尼尔,于是他拿着刚买的枪找上了丹尼尔的家门。在他开枪的刹那,锁匠的小女儿跑出来抱住了父亲。因为前晚父亲为了让女儿不再害怕,给女儿编造了隐形衣的故事。于是信以为真的女儿看到危险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用隐形衣保护父亲。子弹不是没打中女孩儿,而是在种种巧合下,店主所用的子弹是空弹。当女孩儿的笑脸再次扬起,丹尼尔的恐惧与波斯店主的愤怒都在这天使的笑容里消失了。孩子的天真美好彻底击败了大人世界中人性的丑陋,不信任与不理解只能带来更多的误会,而暴力也永远不会解决问题,甚至会伤害身边的人。看似弱小的小女孩儿带给人们的却是内心最深的震撼。
片子讲述种族冲突并没有单纯停留于叙述本身,它也在试图找寻化解冲突与矛盾的方法。最终大家发现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彼此宽容、理解、尊重。种族间也好,人与人之间也好,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使得彼此的冲突与矛盾在所难免,但人性中的光芒却可以消融彼此心中的芥蒂。
四、结语
《撞车》以其独特的方式给大家展示了洛杉矶这座城市中的种族冲撞。白人对其他种族的歧视,各种族之间的不理解和冲突,但在彼此的冲突中却蕴涵着更深刻的人性问题。白人对其他种族的歧视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当人性在这种社会关系中逐渐形成,它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了种族问题的根源。然而这个根源却也恰恰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人性中的宽容、理解与尊重可以化解彼此间的矛盾,宽容他人所犯的错误,理解他人所面临的困难,尊重他人宝贵的生命,这样彼此间的冲突自然就会越来越少。可能作为一部影片,在导演探索和诠释人性后,他希望实现的各种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多少有些理想化,但以人性的光芒去消融彼此的误会与冲突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7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