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学设计

作者:刘发林来源:原创日期:2012-10-24人气:1969
本框题讲述对立统一规律最基本、常识性的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地位。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根本的就是矛盾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只有抓住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揭示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其他内容。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矛盾的含义”既是本框的重点,也是本节和本课的教学重点。这是因为矛盾概念是本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起点,学生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比较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矛盾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通过多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释;“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只要求识记。
(二)过程与方法
应着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要注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本框对矛盾概念的分析,对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论述,都体现了这一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通过学习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使学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者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使矛盾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
三、学情分析
(一)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等有关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矛盾的概念会容易很多,有利于进一步理解矛盾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
(二)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矛盾的观点,具有对政治学科教学问题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掌握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法,但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性,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
(三)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
高二的学生处于文理分科、转变学科观念和前途选择的关键时期,他们大都涉世不深、阅历浅,感性的东西非常容易接受,但思维方法简单,分析判断的能力不够成熟,教师要从学生的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尽量把抽象的理论寓于感性的生活现象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品味到理论的精妙,从理论中感觉到对生活的指导。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本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哲学矛盾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故以讲读、提问为主,辅以议论、探讨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材、课件、小黑板等。
六、教学过程
创设学习情境:
视频播放:《“矛盾之战”西班牙战胜荷兰》
提问:这是2010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在这场比赛中西班牙和荷兰是一种什么关系?
西班牙和荷兰是对手,是对立的;但如果没有了其中一方,这场球赛还打得下去吗?说明他们还有一种什么关系?他们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上我们就叫矛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请同学们边看教材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这场“矛盾之战”中,你发现了几对矛盾?
2.你是如何理解矛盾的?
3.在理解时我们还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提问:请根据刚才看书和日常生活中对矛盾的理解,回答第一个问题。
提问:你为什么说他们是矛盾呢?什么是矛盾?
提问:从这个含义我们可以看出,矛盾实际上是一种什么?某一事物的矛盾包含几个方面?他们是什么关系?
提问:什么是对立统一呢?这几对矛盾你是怎样发现它们对立的?
提问:哲学上讲的“斗争”“对立”,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对立”是否是一回事?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问:这几对矛盾除了具有对立特征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问:以上几对矛盾是如何体现矛盾的“同一性”的?
提问:在决赛当中,荷兰队被西班牙队以1∶0战败,此时,荷兰作为矛盾的统一体是一种什么情形?
提问:转化是无条件的吗?向哪里转化?
提问: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可以分割吗?为什么?
自制漫画FLASH:《它敢剪吗?》(动画播放时适时引导、讲解)
1.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提问:对立和统一是什么关系?
提问: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存在于事物内部还是外部?
2.不能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引导学生总结本框内容,练习巩固本框知识,为下节课教育教学工作做出相关铺垫并布置作业。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