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梦-精神分析学视阈下的《穆赫兰道》-电影论文
一、梦的补偿:理想中的贝蒂
弗洛伊德认为释梦是认识心灵潜意识活动的绝佳途径;做梦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本能欲望象征性的满足。荣格认为梦是精神的自然产物,执行某种稳定或自我调节的功能,使个人的成长和生存服从生物的适应性变化。戴安娜在自己的梦境中化身为外表亮丽、内心善良的贝蒂。她的姨母曾是演员,在好莱坞有着深厚广泛的人脉。贝蒂乐观自信的外表和出色的表演天分很快在试镜中获得同行的认可和赞赏,星途一路坦荡,在事业上拥有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现实中的戴安娜颓废潦倒、有些自卑,依靠姨父姨母的抚养长大。作为众多闯荡好莱坞的无名女子之一,只能演一些小角色维持生计,等待有朝一日有导演赏识她,一举成名,星路并不顺畅。与梦中顺风顺水的事业发展之路不同的是,现实中的戴安娜遭遇了来自事业发展的巨大压力,被强烈的自卑感所笼罩,对未来倍感迷茫。
戴安娜事业上的失败并不是压垮她的主要原因,她对生活的无助感更多来自于她和好友卡米拉的同性恋情。现实中的戴安娜在试镜中认识了卡米拉,虽然卡米拉是竞争对手,但对她照顾有加,经常关照她在自己主演的影片中扮演一些小角色,并发展成为同性恋人。戴安娜对卡米拉情有独钟,将其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而卡米拉演艺事业顺利,并逐渐与导演亚当成为情侣。戴安娜处于弱势,她一方面依赖卡米拉,但爱情的排他性让她难以接受卡米拉的移情别恋,对自我的失望和对恋人背叛的仇恨时时啃噬着戴安娜的内心,让她倍感痛苦。但在梦中,戴安娜的化身贝蒂在与卡米拉的化身丽塔的关系中处于强势。丽塔在车祸中失忆,孤独无助,对贝蒂非常依赖,而贝蒂乐观自信、善良可爱,不仅给予丽塔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不顾危险帮助丽塔寻找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在找寻的过程中互相了解、共生情愫,并最终发展成为同性恋人。梦中的贝蒂是强者,丽塔只有依赖她才能生活下去,在这种被依赖的关系中,贝蒂获得了强烈的满足感。
贝蒂其实就是理想化的、戴安娜心中理想的形象。她在梦中借用偶然瞥见的咖啡店服务员的名字让自己的身份发生巨大的变化,将自己塑造成为阳光美丽、有着卓越的表演天赋、被需要、被认可的全新形象,是戴安娜潜意识中“超我”的集中体现。弗洛伊德认为,由于现实条件的约束与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本能愿望都能获得满足,一部分本能就不得不接受调整而转变成为“自我”或者“超我”。因此她由衷的感叹:“如果我是贝蒂,一切重新开始,那该多好啊!”梦的补偿功能让戴安娜的潜意识在梦中自由发挥,帮助她实现在现实中不能达成的愿望,从而让她的心灵获得片刻的满足。
二、梦的迁移:矛盾的丽塔
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的重要内容,梦的实质是愿望的表达,被压抑的本能欲望改头换面在梦中得到满足。梦通过凝缩、移置、具体化和二次修饰等手法对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进行加工或改装。《穆赫兰道》中戴安娜所经历的嫉妒、仇恨以及雇凶杀死情人卡米拉后的恐惧更多的是通过梦中的女友丽塔来展现,丽塔的复杂情感则是戴安娜潜意识迁移的主要体现。卡米拉是戴安娜事业上难以企及的目标,也是感情上独一无二的寄托,她对卡米拉一往情深,但卡米拉不仅一方面与自己保持着同性恋人的关系,还与导演成为情侣。戴安娜对卡米拉的感情是复杂的,掺杂了事业上的羡慕、情感上的嫉妒和仇恨以及内心无比的依恋,在杀死卡米拉之后还被巨大的恐惧感所笼罩。
事业上的羡慕让戴安娜在梦中将现实中卡米拉的气质与才华迁移到梦中的戴安娜——贝蒂身上,她才华横溢,试镜中的出色表演让她不仅获得同行的欣赏,还有机会认识著名导演亚当,并与他在片场一见钟情。现实中的亚当是卡米拉的异性伴侣,是造成卡米拉离开戴安娜的主要元凶。戴安娜将卡米拉的离开归咎于亚当,对他的夺爱之恨深藏心底。因此,戴安娜在梦中狠狠地报复了亚当,让他事业受人操控,老婆与人鬼混,让他亲自体验被妻子背叛的羞辱感。戴安娜作为女性所经历的背叛感受则被迁移到亚当身上,梦中的亚当发现妻子背叛自己后只不过冷静地将油漆倒入妻子的首饰盒,这一反常表现也凸显了戴安娜细腻而敏感的心理特征。
戴安娜最重要的情感迁移则是通过梦境中卡米拉的化身丽塔表现出来的杀死卡米拉之后的懊悔和痛苦。现实中已经被戴安娜雇凶杀死的卡米拉在梦中只不过经历了一次车祸从而失忆。戴安娜希望卡米拉没有死,这种意识延续到梦里,杀死卡米拉的凶手就变成了电影公司的幕后黑手。戴安娜的恐惧则体现在一位在梦境中看到魔鬼的路人身上。魔鬼只不过是现实中的乞丐,是代替杀手将杀死卡米拉的证据——蓝盒子交给戴安娜的人,是将戴安娜和罪犯联系起来的人,是戴安娜罪行的见证者。虽然戴安娜难以忍受卡米拉的背叛将她杀死,但对卡米拉仍然怀有深厚的感情。“梦中的尖锐矛盾,竞争关系蒙上了亲情的色彩,人和人之间无不爱恨交加,感情暧昧叵测。”所以,当梦境中腐烂在床上的女尸出现时,戴安娜痛彻心扉的情感终于不可阻挡地迸发了。梦中的丽塔再一次成为戴安娜情感的代言人,当她看到床上黑色卷发的自己时,意识到卡米拉已死,因此悲痛欲绝。此时对逝者的悲伤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现实中无法言说的悲痛在梦中得到充分的宣泄。凭借梦境的迁移,戴安娜充分将表面的现象与内心的冲突与经历结合起来,形成各种梦境场景来抒发内心所压抑的潜意识,充分表达不受任何约束的“本我”。
三、梦的预言:现实中的戴安娜
荣格认为潜意识是梦的重要来源之一,潜意识之中那些蕴藏未来的、创造性的思想也会表现在梦中,梦能预示未来。在《穆赫兰道》中,戴安娜的梦境则预见了戴安娜的死亡。戴安娜意识到自己罪不可赦,由此产生的担心在梦中通过亚当非常详细地表现出来。亚当杀死一位长发男子,却不小心打中了隔壁的女秘书,好不容易杀了女秘书,又被清洁工发现,最终杀了清洁工,却又不小心击中吸尘器,弄得警铃大作。戴安娜杀人后欲盖弥彰的心理在此充分展现,越想掩盖罪行越弄巧成拙,以至于整个梦境从头到尾都有两名警察相随,让梦内外的主角总是背负很大的压力。因此,当丽塔拿着神秘的钥匙从剧院回到公寓,终于可以打开蓝盒子时,关键人物贝蒂突然失踪,只留下丽塔无助、惶恐地等待可能到来的一切。蓝盒子和蓝钥匙是戴安娜罪行的证据,戴安娜惧怕见到事实,也预感到警察的来访。她所意识到的被发现的危机和强烈的孤独感是梦醒后促成她自杀的原因之一,而这一点在梦中也早有所暗示。
预示戴安娜后来自杀的另一元素则发生在梦中的贝蒂和丽塔夜晚到访的寂静剧院。去往寂静酒店的道路寂寥萧瑟,整个舞台阴森恐怖,被诡异的蓝光笼罩。尽管主持人不断提醒观众“这些都是录音”,“是幻影”,但瑞贝卡的歌声所表达的绝望依然深深地打动了贝蒂和丽塔,同时为歌中的失恋者痛哭流涕。结合戴安娜的自身经历,寂静剧院可以被认为是好莱坞在梦中的缩影。穆赫兰道所代表的好莱坞吸引着众多风华正茂、怀揣明星梦的女孩们,就像梦中初来乍到的贝蒂,她们眼中的好莱坞既神秘又美好,空气中都弥漫着诱人的气息。好莱坞不只是梦中的天堂,它具有丰富的寓言色彩,时而瑰丽如梦,时而幽暗如深渊。“黑帮最大的头目,身处幕后却掌控着一切,大仰拍镜头的运用更加突出了这个幕后黑手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和地位,严肃和阴郁的表情使他们的残酷与无情表露无遗。”导演并不能完全自由地选取适合的演员,而是受到各方甚至是黑帮的压力。从这个层面上讲,戴安娜眼中的好莱坞更像是梦境中的寂静剧院,萧瑟落寞,诡秘恐怖,一切皆是幻影。以戴安娜为代表的众多寻梦者最终并不能梦想成真,她们敏感脆弱的心灵无法忍受残酷的现实,并最终将走向虚无,一切归于寂静。
戴安娜的梦境体现了梦的补偿、迁移和预测特性,充分体现了戴安娜人格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戴安娜虽然在现实中经历了“自我”迷失,但在梦境中毫无保留地展示了不受约束的“本我”,实现了现实中难以企及的“自我”回归,最终难以超越“自我”的困惑走向一条不归路。戴安娜作为好莱坞明星梦破灭者的代表之一,体现了好莱坞辉煌表面下芸芸众生的无奈和堕落。《穆赫兰道》所表现出来的孤独、恐惧、焦虑、忧郁以及生活的虚无感和生命的沉重感是现代人情绪的体现。通过梦幻化的展示手段,大卫?林奇强化表现了普通追梦者现实中的生活感受和精神状态,表现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精神深处的矛盾和迷惘、苦闷和困惑。《穆赫兰道》无疑以戴安娜为突破口,突破了事物的表面,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挖掘其行为的动机甚至是潜意识,唤醒自然人性,呼唤爱与理解。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8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