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倡导药品安全知识,健康每一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作者: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孟萍来源:原创日期:2012-11-01人气:194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药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安全用药越来越重视。如何做到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毒副作用给病人带来的损害。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据《美国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提供的资料,在家自行用药的患者中有29%—59%的患者存在着误用情况。药品使用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笔者开展了本次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访谈对象

    通过随机式,确定访谈对象

1.2调查方法

自制11个有关药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带着问题询问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安全用药基本知识、安全用药知识来源等方面问题,并当场记录结果。

1.3统计分析

统计总人数,以及每个问题的答案人数分配,并分析。

2 结果

2.1访谈对象安全用药知识的调查情况

设计问题及答案统计见表1:

设计问题

家中有无常备药品,有哪些?

178

39

是否留意药品的保质期?

135

82

是否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198

19

是否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145

72

药物的过敏反应是不是药物的不良反应?

37

180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关注药品,访谈对象在家中有无常备药品和使用药品是是否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等问题上的回答正确率达到82.%和91.2%。在药品安全知识方面总的回答的正确率达到了77.05%。但是在用药时不曾关注其保质期的回答上为否的达到了37.8%,这个问题上很多人认识不够,还是值得注意的。

2.2药品辨别的调查情况

设计问题及答案统计见表2:

设计问题

购买药品时能否辨别药品的真伪?

48

169

保健品与药品有区别吗?

107

110

你认为药品质量与药品本身的价值是正相关吗?

67

150

由表2可见访谈者辨别药品真伪知识匮乏,正确率不足23%,同时近一半的访谈对象对保健品与药品有什么区别说不清,69.1%的人认为现在药品价格高出它本身的价值。

2.3药品及药品知识的来源的调查情况

设计问题及答案统计见下表

表3

(九)使用药品的来源?

自己购买

37

药房导购介绍

54

医生

108

朋友

18

表4

(十)用药知识的来源?

电视广告

91

报纸杂志

26

网络

39

朋友

7

医生

54

由表3、表4可见,药品有50%主要从医生那里购买,但用药知识来源在医生那里只占25%,可见医生在指导用药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3 讨论

3.1对合理用药的认知

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的提高。调查结果显示有91.2%的人的用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有62.2%的人在用药前关注药品的保质期。有66.8%的人是按时按量服用药品的。以上这些数据可以说明人们对安全用药知识还是基本上了解的。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隐患。

随着“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观念的普及,大部分城镇居民都选择在药店里买药进行自我药疗,但由于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安全地使用非处方药物,用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到药店买药的消费者中,仅有3成具备正确的非处方药使用知识,大部分百姓吃药凭经验;4%的人看不懂药品说明书;近20%的人吃药看广告而不是听医生指导;在自我用药时,只注重药物疗效,却忽视了治疗周期;对更深层次的如耐药性、服药时间等明显认识不足;在用药习惯方面,许多人为了增强疗效而自行加大服药剂量,有的人有频繁更换药物的习惯,还有的人用茶水、牛奶等饮料服送药片等。这都说明,现在老百姓用药行为缺乏安全保障。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19万人因此死亡。

3.2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人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不认为每种药品有存在不良反应,而认为只有假药才会有不良反应。药品的不良反应虽然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外的反应。但很多不良反应是可以通过干预得以避免或减轻的,因此医务人员应通过多种方式向人民群众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使人们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警惕性,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3.3对保健品与药品的认识

随着电视、报纸、网络铺天盖地的宣传,成功的塑造了保健品的高大的形象,功能齐全,很多老人视之为气死回生,返老还童的救命稻草,甚至取代了药品。使人陷入误区。那么什么是保健品、什么是药品呢?保健食品的定义:卫生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指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药品的定义:具有药品的基本特性(药品有选择性,适应性、不适应症、禁忌症、毒副反应),药品有剂量、疗程及用药注意事项的限制,并应在医生监督指导下使用;药品的目的是防治疾病,治病救人,使用对象为病人。所以可以知道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治病。保健食品不是药品,而是表明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卫生部批准的功能性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只有22种,即: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利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食品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治疗作用。凡是超过上述22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4 对策

4.1加强药品安全知识宣传

采取日常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宣传教育与监管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切实增强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知识:

(一)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宣传进乡村活动

1、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药品安全知识社会实践活动。

2、结合科技(科普)宣传周等活动,开展药品安全宣传进村活动。

 3、在村部设置药品安全宣传栏,在老年活动中心或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宣传点。

(二)努力开展药品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

1、加强部门合作,将社区开展药品安全宣传工作作为社区工作评比的必要条件,督促社区开展广泛深入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2、每季度组织一次药品安全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开展药品安全知识现场咨询等活动。

    3、在社区制作统一的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栏和宣传角,设置药品安全群众监督员,由监督员负责赠送书籍资料和布置、更新宣传栏内容,并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社区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社区药品安全群众性监督和宣传网络。

(三)积极加强药品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

联合教育局等部门在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开展药品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药品安全知识。

(四)广泛开展药品安全知识进家庭活动

1、在广播、电视、报纸开辟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专栏,做到“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字”。

2、开展药品安全知识“进千个学校,入万户家庭”活动,以学生为纽带,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将有关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及网站网址带回家,向家长宣传药品安全知识,逐步使药品安全知识深入到千家万户。

4.2加强药品广告宣传管理

在调查中发现,仍有不少人根据广告自行买药服用,41.9%的访谈对象的用药知识来源与电视广告。因此,应从源头上杜绝虚假各种药品广告。由于电视普及、网络发达,医药信息在各种媒体中传播。一些虚假广告出现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随意扩大疗效或药品说明书未注明“不良反应”或“注意事项”。这些现象亟需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以免误导大众用药。

4.3药监部门加大管理力度

访谈期间不少人反映药价过高,药品广告泛滥等情况,也有人抱怨在药店买到过期药。人们往往将上述问题全部归于药监部门。事实上,药价是物价局负责的,药品广告是工商局负责的。

因此除了宣传安全用药相关知识外,药监部门还应该对自己部门的职能范围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到哪些部门负责哪些事情。这样既有利于各部门明确责任,又有助于加强群众监督力度,还可起树立并维护部门形象的作用。  

同时加大对过期失效药和假药查处力度,给消费者一个放心的购药环境,确保消费者不花一分冤枉钱。建立回收机制,回收过期药品,能够有效防止一些过期药品通过非法渠道重新流入市场。要确保这项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必须发动更多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