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影视艺术中中国元素的表现-电影论文
一、中国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盛行的原因
“中国元素”概念是2004年首次提出。主要指由中国特有的带有我们国人所特有的人文传统以及风俗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广义上讲,所有的中国元素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影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中国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区别的,她们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强的中国元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推广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导演、大公司瞄准中国市场,在他们的作品中功夫、具有人文特色的中国场景、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故事、中国民族服饰等充满中国特色的元素被采纳并结合本国的文化在银幕上得以表现,这样的电影既满足中国观众的口味,有体现了他们本国的特色,取得巨大市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供挖掘的题材丰富,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了先辈们诸多的劳动智慧。
(一)中国元素的构成
中国元素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是一种思想,也可以说是一种表现形式,它必定表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着广大人民利益的形象和国家的民族尊严,如艺术、工艺、节日等。它既有有型的物质,又包含无形的文化精神及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反映着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是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很多体现“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中国元素。其中张艺谋导演用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发明”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二)中国元素的表现形式
在艺术作创作中,中国元素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绘画、书法、服装、建筑、平面设计、动画等艺术门类中都有体现中国元素的符号、语言的应用。最常用的有鲤鱼(跳龙门)、麒麟(想象中的动物)、凤凰(涅槃重生)、龙(中华民族的象征,想象中的动物)、祥云(吉祥的云彩,天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植物)、牡丹(富贵昌盛,植物)、梅兰竹菊(四君子,植物)、斗拱(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建筑)、飞天(敦煌艺术的象征,人)、京剧脸谱(蕴藏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人)以及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等。
(三)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是一种艺术,是人类以审美方式去把握世界的独特形式,是一种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使用二维的平面表现三维的空间。其中收视率与票房是衡量一部影视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影视艺术包含时间与空间两个重要表现形式,它可以按时间发展来延续画面,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按空间逻辑,来叙述事件的发展。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曾说“在作为电影世界支架的空间—时间复合体(或空间—时间连续)中,只有时间才是电影故事的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构件,空间始终是一种次要的、附属的参考范围。”对一部影视作品我们可以是看与欣赏两种态度,这二者又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是观众的一种懒惰的接触,在大脑中只有一个印象,而后者却是带有主动性,能引发观众的思考,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在欣赏一部影视作品时,应从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技巧等方面入手,充分地了解、还原作者的创作心理轨迹,从而达到学习与借鉴的作用,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从人物、结构、镜头语言等方面分解,达到对影视艺术作品的一种再创造活动,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升华人格,陶冶情操。例如电影《神话》通过故事画面来烘托主人公当时的心境,讲述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有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事件,也有导演的虚构,有感动,也有幽默,还有一份淡淡的伤感,巧妙的构思把这段千年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
二、中国元素在电影作品中的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在逐渐提高,电影艺术日趋成熟。在电影艺术从以往单一的视觉表达发展到了一个全方位、多视点、多层面、多时空交叉的独特艺术,影视美术更是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艺术层面。中国元素能够在电影艺术创作当中得到合理并科学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影响力极大提升和导演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中国元素的运用能取得较好的票房效果。例如《无极》《英雄》《白蛇传》《夜宴》《花样年华》《赵氏孤儿》等,这些影片前期和后期的制作中以及相应的主题意象上充分地感觉到强烈的中国元素的存在,给观者留下了深刻而又直接的印象。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练
中国元素博大精深,这种博大,不仅在数量上,更表现在中国文化的海纳百川,中国元素的精深,主要指中国元素深刻的内涵,这种内涵与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息息相关。中国元素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在当今现代文化中,中国元素必须得到传承,在当代电影艺术中必须得到继续发扬。
例如在央视广告《水墨篇》在动态展现的过程中,采用了众多中国元素。如:水墨画;长城、鲤鱼、仙鹤、蛟龙、凤凰、和尚、道士、太极、武术等中国古代文明意象;“和谐号”列车、鸟巢、飞机等代表现代文明进步的意象。《水墨篇》采用水墨形变的方式将各种中国特色元素串联起来,衔接自然。整个篇幅由墨汁滴入水中晕染开来,经过一系列形象的转换,最后又以墨汁凝结收尾,完整连贯,一气呵成。这样的表现方式,时间、空间相互交融,虚实相互结合,使广告结构完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流动的水墨图在背景的衬托下富有动感,产生强烈的变化,反映出深邃的中国文化意境,为广告注入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再加上文案的虚实结合、无形与有形结合,利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水墨的形式,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众多元素予以表达,使视觉影像与文案工作相融合,进一步加强了广告的传播效果。
(二)形式与内涵的表现
中国元素更具时代、地域、内容的不同特色,形式广泛,但是如何将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元素合理地应用到影视艺术的创作当中,并能让更广泛的人所接受?这是目前中国影视人所要研究、公关的课题,同时也是取得票房的一个保证。时代在发展,观众的欣赏水平在提高,因此,我们在影视作品中不仅要注重中国元素在影视艺术的表现,同时我们还有保留中国元素中民族的基本东西,不能为了迎合票房而胡乱篡改,利用影视艺术的表现规律,在还原历史的同时,解放思想,努力寻找适合切入中国元素的契合点,从而使中国的影视艺术作品独具特色,同时让世界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元素。
就目前国内外的影视作品,其中体现中国元素的主要有两方面:形式和内涵。例如《功夫熊猫》系列就是采用中国功夫的形式,片中最具代表性和表现性的“功夫”和“熊猫”都源自中国,影片中的角色如猴王、老虎等所演绎的动作、招式无不反映了中国功夫的精深。还有就是采用中国风景的场景,例如《卧虎藏龙》《功夫之王》《木乃伊3》等那优美的场景让人心旷神怡。而在电影《英雄》中针对“象”的描述掺杂了一些关于“悟”的成分,反应了中国《周易》中意与象的融合。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9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