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电影探究西方文化的渊源-电影论文
一、彰显“个性”,有着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
英语电影中反映英雄主义题材的影片占据了重要地位,比如《佐罗》《终结者》系列、《007》系列、《超人归来》以及《蜘蛛侠》等影片,为广大观众呈现了许多英雄主义形象。这些英雄尽管来自普通人家却胆识过人、身怀绝技、武艺超群,他们有着过人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思想、思维理念等方面都拥有超过常人的特殊气质,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做出了很多常人无法企及的壮举以及勇敢行为,想着挽救落难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经过无数的艰难险阻并最终获得成功。很多西方电影的共通之处往往是:出场的英雄们个个都显得个性张扬、打扮怪异以及拥有常人难以超越的技能。例如2002年上映由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的美国影片《蜘蛛侠》就是其中一个经典的例子,该片中所呈现的超级英雄全为普通人,然而当他们一旦接触到一些放射性物质之后就立刻拥有了十分神奇的魔力:出手迅猛,威力无穷,飞檐走壁,来无影去无踪,甚至掌握了高科技的秘密武器,完全不用担心个人的对抗本领,常常玩弄敌人于股掌之中。总而言之,他们是无所不能,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了的事。电影中个人英雄的本领展现得酣畅淋漓。
西方电影中所彰显出来的这种十分张扬的“个性”,和西方的文化背景关系十分紧密。与东方人更加重视伦理与道德相比较,西方人更加注重人的独立性以及个性的发展。西方人的个性通常都较为张扬,思想开放,性格较为坚忍,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具有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具备很强的独立面对并处理事情的能力,在语言方面往往较为生动、幽默并且富有哲理性,同时非常善于表现自我。西方人具备的这种非常独特的个性,很多英语电影都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二、注重“消费”,有着很强的消费主义观念
最近几年以来,很多西方影片都高度重视票房成绩。因为电影是一门能够融合文学、音乐、戏剧、舞蹈、摄影、绘画以及建筑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能够使用蒙太奇(一种剪接技术)等艺术性非常强的技巧,所以很多英语电影追求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及表现手法呈现出宏伟壮观的电影画面,反而对电影自身内容的关注却更少。事实上,注重运用先进的文化艺术手法而忽视了提高电影的艺术品位以及电影的内容与艺术性的有机整合,影片深层的美学特质较为缺乏,盲目追求票房成绩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使得电影的内容和高超技术相辅相成的发展目标有所偏离,甚至严重脱离了实际生活,为人们生产出不过一顿看似“丰盛”垃圾盛宴。例如美国电影《太阳泪》中,8个美国军人可以和400名黑人正规军抗衡,他们是钢铁硬汉,不用说是地球人,就连试图入侵地球的外星人都会被他们击溃。又例如美国战争电影《拯救女兵林奇》中,讲述的是美国的后勤部队的战斗力非常惊人,两个后勤兵竟然打败了10多个伊民兵。美国电影《前进巴格达》中的美国士兵在没有子弹的情形下,凭着一把小刀打败并消灭了一群手持AK自动步枪的伊拉克土匪。
西方影片中的这种注重“消费”的意识,和西方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十分强烈的自我享乐需求,他们想方设法利用刺激以及扩大消费来推动生产的进一步增长,同样在文化电影产业方面,便利用那些哗众取宠、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及超越现实、虚幻、惊险刺激的画面赢得观众的眼球,让人们乐于掏出腰包,从而影片的投资方获得所希望的票房成绩,刺激电影市场的消费。实际上,很多英语电影由于过于追求这种盲目的市场消费,已经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强烈反应。
三、强调“征服”,有着十分强烈的霸权意识
从美国战争影片《斯巴达三百勇士》(2007年)、到美国科幻电影《地球停转之日》(2008年)以及《第九区》(2009年),西方电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宏伟壮观的历史场景,但是无法掩饰当中所流露出来的十分强烈的霸权意识。例如电影《第九区》是用十分逼真的视角将美国的强权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迎合美国欲称霸全球的心理欲望。其核心理念就是“消灭所有非我族类”。假如在电影中,男主人公若不是因为自己感染了外星人发明的液体从而和外星基因结合的话,他其实与普通人一样,觉得拥有各种宇宙飞船的外星生命体不过是“低等生命”,和一般的昆虫差不多,从而在消灭他们的幼虫的时候显得那么的理所当然,尤其是在来到“大虾”的房子的时候显得目空一切。然而,正是因为他历经了生命的瞬间突变,他才会真正意识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特别是对待别的种族的时候,要求有一颗理解、包容以及尊敬的心。
英语电影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强烈的“征服”欲望,是和西方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其实也是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文化霸权指的是除了暴行以外,在同样的意识形态上实施的领导权,并且使得被统治者在心理上完全屈从。西方国家向来喜欢推行霸权主义,凭借其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包括电影等各种形式的文化进行渗透,自我标榜并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理念,试图打压甚至取缔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以便实现其推行强权政治的最终目的。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遍布于全球市场,其中影视市场大概占据了全球的75%。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娱乐的影视产品市场的占领,其实意味着美国式的文化侵略,比如个人英雄主义情节、宗教等。他们借助影视文化产品的不断输出,成为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方面输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因为英语电影中展现的霸权主义,造成很多国家在引进这些影视产品的时候存在很大的顾虑。
四、强调“毁灭”,有着强烈的暴力色彩
从美国科幻电影《黑客帝国》(1999年)到《木乃伊归来》(2001年),西方电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情节离奇、曲折的惊险故事,但是所展现出来的暴力色彩却十分值得广大观众深思。在这些电影中,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幕幕惨烈的枪战场面、暴力而血腥的画面,不得不让人产生思索,空虚、颓废、堕落、混乱的人类精神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的时候,人们的灵魂是不是进一步发生变形与扭曲?西方电影让我们欣赏刺激、惊险的枪战场面的时候所获得的那种仿佛身临其境的体会,其目的何在?难道是为了表达他们对战争的宣扬,对屠杀、暴力、血腥的狂热,还是为了发泄对整个人类向往的世界和平的厌烦?影片的制作方难道没有想过这种暴力而血腥的画面会对青少年造成何种影响吗?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9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