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电影场景中的色彩情感表现-电影论文
一、动画电影场景中色彩的特征
电影综合了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多种需求,力求通过对其画面、情节、音效的提升,给观众呈现出一场视听的盛宴,带给观众一个全面、震撼的视听感受。而动画电影由于其情节刻画相对简单,人物心理写照相对不太复杂,因而画面颜色的选择与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动画颜色的搭配与普通绘画相比,无论是在其载体的形态上,还是人物的形态上都更加复杂。因为动画电影表现的是更加流畅、动感的画面,因而其绘画要求有更强的连续性、可识别性。
绘画作品多为通过对场景、事物或事件、人物等“瞬间”的抓取,来表达一幅画的深层含义,来诠释表达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意向。而电影则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动作变化的描写,来展现一系列的画面,因而,电影中所展示的视觉形象是出于光影与色彩的不断流动而产生和形成的。因此,绘画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在色彩运用与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差异性。从实践来看,绘画实现了对瞬间色彩空间的固定,而电影则是对运动的多色彩画面的组合与剪切,并根据不同段落之间的色彩变化形成了整体色彩节奏和色彩韵律。目前来看,在电影作品中,色彩主要是通过摄影机运动和电影角色、电影场景的变化流进和流出。比如,一天之中,因太阳起落而出现的光线变化;一年之中,因四季的更迭而产生的环境物象的色彩变化。此外,它还可以通过对同一个镜头中色块位置的改变与结合,从而构成不同色彩的视觉对比。在先后两个镜头画面之间组接过程中,它可以使电影画面色彩形成新的组合。诸如此类的特性,共同构成了电影色彩与其他形式色彩之间的区别。由此可见,电影色彩主要是利用了不断运动着的色彩,形成了多样而又统一的色彩组合、对比以及相互之间的融合,从而构成了现代电影独特的表现形式。
二、动画色彩对动画风格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动画电影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动画得到了越来越多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的喜爱,动画的风格也不再受到限制,脱离了以往单一、固定的模式,形成了它独特的色彩体系。下文将通过色彩对动画风格的影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一)色彩感官首先指定了动画自身的风格
在动画电影中,除了具体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之外,动画的色彩视觉感成为动画制作者首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动画风格的定位,特别是一些商业性的动画,如果想要符合广大观众的口味,就必须正确把握观众的视觉需求以及他们的预期愿望,依据该种设想来确立动画的色彩画面,进而成为动画风格的指导。1999年,动画电影《宝莲灯》的制作就非常成功,同时这也是中国影院动画一大突破。该动画电影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同时使用了轻松诙谐的艺术画面风格来展现。这部动画故事取材于众所周知的中国神话,所面对的是广大的青少年观众,因此整个画面色彩要丰富、积极向上,从而迎合了广大青少年口味。并且通过采用不同感观的颜色分别对正面角色沉香和反派角色二郎神加以表现,使观众对于角色的认识更加清晰。由此,这部动画电影也因颜色基调的明确而形成了情感单纯、节奏紧凑和积极向上的风格。
(二)动画的风格决定着动画的色彩
一般而言,一部动画电影所确立的风格,就是这部电影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动画的风格决定着影片的基调,因此我们总是根据电影剧本内容首先确定动画的风格,再由风格确定画面色彩。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首先根据该故事的主线确定了整部影片的凄美绘画风格,同时再以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为背景,最终确定了该部影片哀婉、舒缓的节奏感。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暖色调以及较明快的光影的变幻来表达最初梁山伯和祝英台纯真美好的爱情,而通过画面色彩由清新梦幻转为浓烈强硬,展现其因为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勇于反抗的激烈过程。尤其是祝英台从花轿上跳下来,飞奔向梁山伯的坟墓,整幅画面突然调成灰暗和阴冷的感觉,红、白、黑色调的运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风雨交加的环境,促使该影片的节奏感瞬间增强,并且充分地表现出电影主人公誓死冲破封建婚姻制度束缚的精神。电影最后以双双化蝶结尾,色彩清新淡雅,如梦幻一般,使原来对比非常明显以及非常紧张的气氛又重归于平静和正常。
三、动画色彩的语言魅力
色彩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动画电影中的造型与叙事。其中,造型是展现空间层次感,便于广大观众第一时间就能捕捉到视觉上的美感;而叙事则更多的是表现时间内容,它主要是为人们的想象提供了空间。在叙事过程中,动画电影通常所表现出来的风格、韵味以及节奏,都是电影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对电影内容的引导与感染
从实践来看,现代媒体动画最注重的色彩表达业已成为现代电影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并且动画组织的情节叙事通过色彩运用,也起到了进一步深化之作用。此外,在处理拍摄镜头承接转换时,应通过有效运用呼应、比喻、连贯、对比、悬念、暗示、联想以及拟人等表现方式,使电影作品主题变得更加明确和生动形象,节奏鲜明,脉络清晰。
(二)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在动画电影之中,每个角色都要有自己的身份,例如正面角色与反面角色,同时也都有自己较为明确的色彩符号与色彩类型。在对每个角色的造型色彩进行设计时,应当以该角色自身为中心,并按照故事情节的先后、主次顺序排列。以使不同的派别、不同轻重的人物形象层次清晰,一目了然。同时,色彩运用的重点要考虑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以此烘托人物形象,以起到对电影情节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动画电影色彩的应用
在动画片《狮子王》中刚开始时太阳升起,照亮大地。色调应用渐变形式,不仅表现新的一天开始了,而且预示着木法沙所统治的国度欣欣向荣。到结束时,辛巴把刀巴打败,把破败不堪的国家重新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色调从蓝灰色调叠化到暖黄绿色调,体现着一种时间推移。从而说明辛巴像他父亲一样,能够把整个国家治理好,人们在心理上松了一口气。其中有几个非常独特的段落在色彩运用和影片节奏把握上非常成功。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9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