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论电影《禁闭岛》的非线性叙事特征-电影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电影文学》方媛日期:2012-11-08人气:1869

  一、何谓非线性叙事

  从字面上看,非线性叙事的概念与“线性叙事”相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关于悲剧的经典论述,就可谓是“线性叙事”的原型。除此之外,“三一律”“故事三角”等经典叙事理论都是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所谓线性叙事,即“一种经典的叙事方式,在叙事时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时间的连贯性、情节的因果性,在这种叙事观念的背后包含着对世界的秩序感和确定性的信念和诉求”。

  与此相对,“故事的零碎、时空的错乱、人物关系的繁复,情节的多线条发展,这些与‘线性叙事’背道而驰的因素自然就成为非线性叙事的重要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非线性”也是电视编辑中的一个技术用语,“指的是可以对画面进行任意顺序的组接而不必按顺序从头编到结尾的影视节目编辑方式”。

  与美术、音乐等单纯的空间艺术、时间艺术不同,电影是一种时空并置的艺术形式,非线性叙事在电影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层面上的局部叙事手段,如闪回、闪进等蒙太奇剪接;另一方面表现在影片的整体构思上,指主要叙事线索内部反复出现的时空错乱,这是导演有意为之的结果。

  具体说来,电影《禁闭岛》的整体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影片的表层结构,即执法官泰德到禁闭岛调查精神病院用病人做实验的案情;二是影片的隐藏结构,即精神病院为了治愈病人莱蒂斯而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配合他演了一场戏。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影片内部出现时空交错,干扰观众的思维。其次,影片采用插叙、闪回等手段将主人公不断出现的幻觉和回忆穿插表现,更给影片带来了扑朔迷离之感,令真相难以捉摸。

  二、表层结构的建立与消解

  影片的表层结构主要是由执法官泰德的叙述构成的。影片以他和助手查克乘船上岛为开端,因此,观众便先入为主地认同了泰德的立场和视角,而由他的叙述建立起来的意义,在随后的事件发展中被逐渐消解。

  (一)第一次解构

  对泰德叙述的第一次解构发生在泰德向查克表明自己上岛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搜集医院的罪证之后。而查克却对此提出质疑,“我们是来这里找瑞秋的,为什么没有她存在的一点证据……你一直在调查阿什精神病院,就想找机会到这里来,而他们却恰恰需要治安官,不可疑吗?”查克的话显然不无道理,导演开始诱导观众怀疑这是一个圈套。

  (二)第二次解构

  对泰德叙述的第二次解构发生在C病房。泰德和查克乘乱混入了关押最危险病人的C病房,被关押在那里的乔治?诺伊斯对泰德说:“这是一个局,为你设计的局。你什么都调查不出来,你就是迷宫里的一只小老鼠。”乔治的话证实了查克的猜想,这是对泰德叙述的第二次质疑,导演进一步诱导观众开始怀疑查克。

  (三)第三次解构

  对泰德叙述的第三次解构发生在山洞里。泰德在寻找查克的时候无意间在山洞里遇见了真正的瑞秋。她告诉泰德,岛上的医院确实在用精神病人做实验,实验室就在海边的灯塔里。更可怕的是,医院已在不知不觉中对泰德进行了洗脑。

  至此,导演通过其精心安排的三次对话、借助三个人物之口,层层递进地将观众已经建构起来的对影片的认识拆解得摇摇欲坠,并将一切真相指向灯塔,为最后的全面瓦解做好了铺垫。

  (四)第四次解构

  对泰德叙述的第四次解构发生在灯塔里。当泰德只身到灯塔寻找实验室时,等候已久的考利医生却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泰德自己便是“第67号病人”——莱蒂斯,为了忘却过去,他为自己编造出执法官的身份调查小岛,而影片之前所发生的一切,竟是医生们为了治疗他而演出的一场戏!

  至此,影片的表层结构瓦解了。泰德之前的叙述甚至其执法官的身份都被完全颠覆,由他所建构起来的故事被打破。原来正义的执法官才是需要治疗的精神病人,观众们跟随泰德调查医院的罪证,此刻却突然角色转换,成了整个医院在看着莱蒂斯犯病,让观众也有了被愚弄之感,仿佛鲁迅笔下被人看而不自知的“看客”,导演由此创造出类似“看——被看”的效果,给观众的期待心理带来了巨大冲击。

  三、由细节性意象构成的隐藏结构

  影片的第二条情节线索较为隐蔽,直到考利医生揭穿真相后才得以凸显。然而,影片的结尾,泰德的一句“是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好人一样死去”,再次将观众引入迷宫。显然,导演并没有将这条线索统摄下的故事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而是在片中留下了蛛丝马迹,将真相隐藏其中。

  (一)烟

  影片中,除了泰德的梦里莱蒂斯给他点烟的那一次,发生在现实中别人给泰德递烟的镜头出现了四次。前两次递烟,泰德没有犹豫就接过去了。而第三次考利医生的递烟发生在泰德遇见了瑞秋医生之后,由于听取了她的警告,泰德拒绝了考利的烟。最后一次递烟出现在影片结尾,泰德又从查克手里接过烟的细节表明,他已被治愈,不再怀疑小岛的罪恶。

  (二)鞋

  在调查瑞秋失踪案时,查克在她的病房中搜到了两双鞋,而院方称每个病人只有两双鞋,这就意味着瑞秋没穿鞋就逃走了。而当瑞秋被找到时,脚上并没有伤痕,说明她根本就没有逃跑或者她本来就不是瑞秋。另一方面,泰德在山洞里见到的瑞秋脚上正穿着一双鞋,这暗示着山洞里的一切只是泰德的幻觉。

  (三)唱片

  泰德初次到考利医生的办公室时,导演给了唱片机一个特写,并借泰德之口说明播放的是马勒的音乐。而在泰德对当年集中营的回忆中,纳粹指挥官的办公室里也有同样的唱机和音乐。值得注意的是,马勒是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不难看出,马勒身份的多重性也在暗示着泰德身份的不确定性。

  (四)酒

  泰德曾在战争中杀了很多人,良心上的不安促使他用酒来麻痹自己,最终酿成了家庭的悲剧。所以,在作为执法官而存在时,泰德滴酒未沾,以此来赎“真实”的自己曾经犯下的罪。但是,酒这一意象也多次出现在他的梦境中,暗示着泰德的真实身份。

  (五)枪

  在船上泰德与查克第一次相遇时,查克说自己当了四年执法官,但他掏枪的动作却很生疏,这暗示了他的真实职业是不曾接触过枪的。此外,在灯塔中泰德拿回了自己的枪,却发现那竟是一把玩具枪,试想,一个执法官怎么可能配着一把玩具枪呢?

  由此可见,导演将一个个看似彼此毫无关系的镜头连成一条不易察觉的线索,隐藏于影片的表层结构之下,表面上讲述了一个福尔摩斯探案式的故事,其实在这层外衣的遮蔽下,才是真相。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9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