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承载高中历史教学的厚重与积淀
作者:朱婕来源:原创日期:2012-11-12人气:918
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本质,总结历史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正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
一是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感知。积极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历史课堂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
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历史就是一条线,历史发展往往是相似的。利用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他们积极联想,会使他们在联想之后得出或深或浅的结论。如由美国侵略伊拉克让学生联想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由政治上实行冷战,经济上扶助西欧,军事上建立北约,到美苏争霸,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再到苏联解体后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美国的对外政策总是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考虑,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和美国的国家利益。
三是充分营造开放民主的空间。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用自己独特、开放和创新的观念,引导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感受、探究历史,培养他们的优良个性、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可举办历史专题辩论赛,让学生自由发挥。如“辛亥革命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认为胜利的一方就会从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角度寻找史料并辩论,而认为失败的一方就会从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角度去展开论证,他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辛亥革命只是剪掉人们头上的辫子,但没有剪掉心中的辫子。再如二战的性质、新航路开辟的后果,都可以设计为辩论赛的主题,让学生们在一个愉快、民主、宽松的环境中,展示其历史学习功底,发展创新思维。
三、创新评价,延伸历史教育的功能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历史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一是拓宽评价渠道。评价体系是教学的指挥棒,更是课程改革的方向盘。历史教学要创新,就必须在改革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上下工夫。应根据课改的要求,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不以考试为唯一标准,而从学生对史料的处理能力、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查。
二是重视发展个性。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对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讨论,让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例如教材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是“为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可在课堂讨论中一些学生认为这是绥靖政策的表现。教材对东方战线的注释中说“苏联派兵进入波兰”,有的学生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这是侵略,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教师应鼓励这些“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不囿于教材和传统说法,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
三是培养综合能力。有计划地开展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发展个性特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正是我们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一是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感知。积极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历史课堂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
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历史就是一条线,历史发展往往是相似的。利用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他们积极联想,会使他们在联想之后得出或深或浅的结论。如由美国侵略伊拉克让学生联想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由政治上实行冷战,经济上扶助西欧,军事上建立北约,到美苏争霸,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再到苏联解体后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美国的对外政策总是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考虑,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和美国的国家利益。
三是充分营造开放民主的空间。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用自己独特、开放和创新的观念,引导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感受、探究历史,培养他们的优良个性、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可举办历史专题辩论赛,让学生自由发挥。如“辛亥革命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认为胜利的一方就会从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角度寻找史料并辩论,而认为失败的一方就会从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角度去展开论证,他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辛亥革命只是剪掉人们头上的辫子,但没有剪掉心中的辫子。再如二战的性质、新航路开辟的后果,都可以设计为辩论赛的主题,让学生们在一个愉快、民主、宽松的环境中,展示其历史学习功底,发展创新思维。
三、创新评价,延伸历史教育的功能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历史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一是拓宽评价渠道。评价体系是教学的指挥棒,更是课程改革的方向盘。历史教学要创新,就必须在改革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上下工夫。应根据课改的要求,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不以考试为唯一标准,而从学生对史料的处理能力、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查。
二是重视发展个性。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对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讨论,让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例如教材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是“为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可在课堂讨论中一些学生认为这是绥靖政策的表现。教材对东方战线的注释中说“苏联派兵进入波兰”,有的学生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这是侵略,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教师应鼓励这些“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不囿于教材和传统说法,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
三是培养综合能力。有计划地开展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发展个性特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正是我们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