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记者应具备的素质-新闻论文
1 摄像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1.1摄像记者应该提高理论和业务能力
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画面,电视画面是影响电视艺术优劣的最基本的因素。摄像记者是否具有扎实深厚的摄像基本功是其能否出色完成任务、制作优秀画面的前提。这就要求记者持之以恒的阅读与新闻摄像有关的书籍,完善摄像知识,熟练运用各种镜头,全面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技术性能。
同时应不同电视节目的要求,摄像记者还应该具备与电视节目有关的知识,如政治、经济、科技、工业、农业等。这就要求摄像记者应该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在摄像采访中从容不迫,确保画面清晰准备,画面信息量丰满。
1.2摄像记者应该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首先,电视摄录设备本身的特点就造成摄像记者的劳动强度大。例如,在炎炎假日,摄像记者依然要冒着酷暑在烈日下工作;即使在寒风凌烈的冬日,也要耐得住严寒。这样才能保证在关键时候抓住镜头,拍摄具有意义的画面。
1.3摄像记者在拍摄时要潜心投入,具有抢位意识
细节化是新闻中最微小的,但是却是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事实,有时候一个细小的动作,比千言万语都要有教育意义。摄像记者应该善于捕捉细节,通过细节表现新闻事件和人物特点。新闻记者不仅要求有捕捉细节的慧眼,还应该具有抢位意识。抢占合理的位置,是衡量一个摄像记者新闻敏感性和电视镜头意识的重要依据。现如今,众多媒体同时报道一条新闻,如何让自己的新闻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就要求摄像记住具有独特的社会观察力。面对新闻事件,摄像记者应该主动出击,甚至“跑前追后”,“上蹿下跳”,不顾自己的“体面”,为观众创造视觉盛宴。
1.4摄像记者在拍摄会议新闻时应该创新
相对于其他新闻节目,会议新闻时最易拍摄但是确实最易落入俗套的电视节目。目前,会议新闻不仅记者不愿拍摄,观众也不愿意观看。摄像记者应该改变原有的老套路,即拍摄会场全景以及每位到会领导以及发言人中近景的固定镜头和参会人员全景的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缺乏亲和力。采取各种方式,增强会议新闻的可视性。根据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侧重点,展现会议精神。
阶段一:拍摄会议前,其主要内容,交代与会议相关的文案资料以及会议的背景材料,可以拍摄会议的签到台、音响、灯光等细节,拍摄重要来宾以及受关注的人员。阶段二,拍摄会议过程。第一,掌握会议内容,抓住主次关系。提前了解自己的拍摄位置。其次,除了拍摄会议内容,也可以拍摄一下其他媒体和现场情况。阶段三,会议的延伸。即为现场采访与会人员,介绍参会感受以及会议内容等。
在注意摄像方式的同时,可以采取其他的报道方式,采取图表、字幕等剪辑手法等增强会议新闻的可视性。
1.5摄像记者通过“技巧”展现美
面对同一个主题的报道,不同的记者根据自己的能力不同,拍摄角度不同,可以拍摄出不同的电视图画,电视画面统一和谐是艺术形式的基本规律。摄像记者应该保证电视图画丰富多彩,不枯燥,不单板。
1.6提升摄像记者的编辑意识
摄像为编辑提供了素材,编辑是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重要环节。编辑不仅对素材的内容、技术指标有要求,还对镜头的真实性、连续性以及可编辑程度有不同的要求。这不仅要求摄像记者充分运用美学、构图手法、镜头运用原则、蒙太奇规律等拍摄好照片或者录像,还应该保证自己的拍摄作品具有有效的画面,画面具有可编辑性。这就要求记者具有编辑的意识,培养去编辑人员的默契,了解其构思方法,多交流多沟通,掌握编辑的意图。提高自己的编辑能力,保证电视节目的优质。
1.7培养摄像记者的审美意识
电视通过连续的画面、动作、时间等再现生活中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美的享受,寓教于乐。为观众奉献具有审美价值的电视画面是摄像记者的责任。审美不仅仅是画面的稳定、光影的合理处理,还应该包括信息量、情感的正确把握等。这就不仅要求摄像记者对摄像技术的熟练应用,真实的再现生活,通过直观的画面表达新闻的思想;还要求摄像记者考虑图面的有效信息含量,保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量,引导观众时尚健康的生活,而不是向观众传递错误的违法的思想。
1.8培养摄像记者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摄像的主体及摄像人员对摄像的客体即拍摄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是对所拍摄的对象的特殊放映形式。相对于审美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审美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是拍摄对象与拍摄者之间的某种特定的关系的反映,而不再是拍摄对象审美属性的直接反映。
在现实生活中,拍摄对象与摄像记者的心灵情绪相一致的画面才会引起其情感体验,这时摄像记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拍摄对象中去,带着丰富的情感拍摄,才能让拍摄出来的画面具有丰富的情感,感人至深。摄像人员应该培养起审美情感,把拍摄对象放到自己的思维中去体验,去审读,使得自身与拍摄对象融为一体。为观众朋友奉上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作品。
2 结论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对电视画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摄像记者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要求他们不仅仅掌握摄像的技术,还应该熟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同时还应该具有不怕吃苦,创新意识,具有新闻敏感性,培养起编辑意识,具有审美意识,为电视事业献身等,为观众朋友提供视觉盛宴。
文章来源于《科技传播》杂志2012年第19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