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域性特征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创意与运用
作者:许昌学院美术学院—韩鸿友来源:http://www.zzqkw.com日期:2013-01-09人气:874
地域文化和创新意识始终推动着设计的进步,信息化社会及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对于地域性标志设计在教学中的创意与运用应该进行梳理和剖析。在当前世界文化语境中,地域文化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共同追求的目标。把握地域性造型、充分挖掘地域性特征的创意点和启示点,对已有的成果和现象进行分析、类比、找出其设计规律,研究其发展趋势,在标志设计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一、思想内涵:地域性设计理念趋势所谓的地域性实际是民族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当地得到公认与通用,并区别于其它不同地方的个性特征。地域性的千差万别,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是源于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特定的文化语境,包括社会习俗传统、社会心理、价值体系、审美趣味等。这种语境当然也决定了设计行为,从设计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都有地域文化的烙印。故对于地域性特征,有更强的关注性、适应性和依存性。地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性个性。中国龙之说以称为中国龙,是因为我们的先祖先民对大自然充满崇尚和敬仰,以特殊的图形符号记录下来,奉为自己的先祖、保护神或团结的象征。这种独特的崇拜方式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精神,即中国龙,我们是龙的传人,其实质意义就是中国的地方崇拜,是具有中国地域特征的。目前我国众多的设计师尤其是平面设计师在标志设计领域中,以龙形元素的运用设计上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并涌现出很多的优秀作品。如中国篮球之队的标志形象(如图一),以龙、盾牌、篮球等元素有机融合,寓意篮球队是中国篮球之队,并且坚不可摧、团结、向上的队伍。整体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地域性与民族性。二、表现技法:象征性设计理念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提炼与创造,标志设计的表现技法不断地革新。传统的图案信息传播方式和解读方式受到冲击,自从电脑用于图形的制作和日趋完善,也给标志设计提供了精确和便捷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原有的视觉标准束缚和旧的绘制技术手段的局限,在形式和色彩上形成新技术所特有的视觉语言和视觉形式美感。致使标志设计采用肌理、笔触、质感、立体等和电脑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同时也给象征性设计理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与技术生成的标志形象,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情趣。对于象征性的表现技法处理,使标志设计在履行视觉传达功能的同时,转化为个性鲜明、变化多姿且洋溢着诗情画意的象征性视觉形象符号。如悉尼奥运会标志形象设计(如图二),把诸多的澳洲地域特色巧妙地融合到设计中,用简洁舒畅而又明快的粗线条勾勒澳大利亚的迷人形象,领略到以悉尼歌剧院为标志的现代文明和奥运五环为象征的奥林匹克精神,并突出了澳洲它古老的土族艺术和建筑艺术特征。
三、图形文化:民族性设计理念趋势良好的标志设计离不开文化性的展现。随着科技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文化进入一个相应融合和多元化的特殊时代,地球变小了,全球化导致共同化,唯有文化是形成和保持民族性差异的最后领地,其实也就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性可以说是标志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标志中的文化性是显现民族传统、时代特色、社会风尚、企业或团体理念等精神信息。我们只有立足于民族性本土文化,才能赢得关注和敬意,才能赢得独树一帜的现代设计语境。在这种融合与多元的文化格局中,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及其文化艺术前进的方向和不可动摇的根基。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形象(如图三),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把中国最博大精深的汉字元素,用明快清晰、效果简洁的现代设计技巧表现,有力的展示了民族文化背景及设计发展趋势。四、视觉审美:视觉性设计理念趋势人们对视觉审美的认识是一致的,如运用反复、对比、和谐、渐变、突破、对称、均衡、反衬等基本审美规律。作为标志设计不仅是设计理念与构思创意的浓缩,而且也是设计本身在直观表现上的视觉审美浓缩。这种概括的辩证美学法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理性地推敲标志设计中各个构成之间的审美关系,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寻变化,最终使设计语言在视觉审美表达上简练、明确、统一、完美以达到传递信息目的。因而在标志设计教学过程中,把视觉审美规律融入到教学理念上,为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能打下坚实的基石。在这些基本的视觉审美规律落实到具体的类别和项目设计中,必然会在地域环境特定的限制中形成自己的形式规律。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设计(如图四),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审美结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羊城---广州的城市形象,也表达了广州人民喜迎亚运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审美动感。综上所述,对于地域性标志设计的创意与运用进行梳理和剖析。在标志设计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并在相应的理论支持下灵活运用,不断的发展完善,为标志设计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从而形成地域性特征体系。 参考文献:1.李砚祖,芦影.《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张军.《标志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
三、图形文化:民族性设计理念趋势良好的标志设计离不开文化性的展现。随着科技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文化进入一个相应融合和多元化的特殊时代,地球变小了,全球化导致共同化,唯有文化是形成和保持民族性差异的最后领地,其实也就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性可以说是标志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标志中的文化性是显现民族传统、时代特色、社会风尚、企业或团体理念等精神信息。我们只有立足于民族性本土文化,才能赢得关注和敬意,才能赢得独树一帜的现代设计语境。在这种融合与多元的文化格局中,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及其文化艺术前进的方向和不可动摇的根基。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形象(如图三),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把中国最博大精深的汉字元素,用明快清晰、效果简洁的现代设计技巧表现,有力的展示了民族文化背景及设计发展趋势。四、视觉审美:视觉性设计理念趋势人们对视觉审美的认识是一致的,如运用反复、对比、和谐、渐变、突破、对称、均衡、反衬等基本审美规律。作为标志设计不仅是设计理念与构思创意的浓缩,而且也是设计本身在直观表现上的视觉审美浓缩。这种概括的辩证美学法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理性地推敲标志设计中各个构成之间的审美关系,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寻变化,最终使设计语言在视觉审美表达上简练、明确、统一、完美以达到传递信息目的。因而在标志设计教学过程中,把视觉审美规律融入到教学理念上,为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能打下坚实的基石。在这些基本的视觉审美规律落实到具体的类别和项目设计中,必然会在地域环境特定的限制中形成自己的形式规律。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设计(如图四),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审美结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羊城---广州的城市形象,也表达了广州人民喜迎亚运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审美动感。综上所述,对于地域性标志设计的创意与运用进行梳理和剖析。在标志设计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并在相应的理论支持下灵活运用,不断的发展完善,为标志设计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从而形成地域性特征体系。 参考文献:1.李砚祖,芦影.《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张军.《标志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