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
通过我们走访发现,由于我国还是实行的二元制的户籍制度,导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只能从事的职业只能是隶属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明显过低,而且工作没有保障性,时刻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使得收入还具有暂时性、不可预见性。同时,农民工的工资绝大部分都应用于住宿和食品上的支出,所处环境的生活和卫生条件比较差,而又不可能把工资投入到提高生活质量上来提高生活品味。而在医疗保障方面,农民工几乎绝大多数都没有医保,所有医药费都必须个人去掏腰包,出现典型的生病生不起,而在生病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自己看着买药或者到那些小的个人诊所进行治疗,到正规医院的寥寥无几。而从居住条件上来看,由于农民工大半是从事建筑行业,近一半以上的农民工住在工棚或者是集体宿舍中,室内脏乱差,地方十分拥挤不堪,电线乱拉,存在安全隐患,房间内灰尘特别厚,被褥也特别脏,也没啥别的物品。 (二)农民工工作之余精神生活匮乏,在社会上受到严重歧视 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后,虽然和城市居民同处于一个城市,可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接纳程度太低,无论农民工为城市做出多大的贡献,也无论农民工在城市中居住的时间多长,城市居民在骨子里还是对农民工歧视而不予接纳,农民工始终漂浮在城市居民以外成为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也同样受到歧视,一般都就读于农民工学校或者师资力量比较差的学校。由于交际圈仅仅限于老乡和工友,在工作之余只能打打牌消磨时间,现在的农民工精神状态不能让人乐观。在工作和生活中或者由于工作没有着落或者工作不顺心而产生焦虑感,在与城市人的交往过程中受到城市人歧视而产生的自卑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而没有途径维护自己权益过程中的愤懑,在农民工在婚恋失败之时对感情的挫败感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经常遭遇到的各种精神问题。 (三)农民工所从事工作的风险较高,面临风险也不受到保障 农民工在城市中主要从事的是工业生产、建筑业打零工和服务业打短工,城市居民由于有着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分担风险保障其基本的生活,在面临生活风险和以外伤害的时候,还可以接受单位和居委会、街道等组织的帮助。而农民工则不一样,当农民工遭受生活风险和意外伤害的时候,则没有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来保障基本生活,而对风险的应对只能依靠自己的积累或者亲朋好友的救济。 (四)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十分严重,讨薪工作面临困难重重 农民工虽然工资比较低,往往都是一年一结算或者几个月一结算,可农民工工资还经常受到企业和包工头的恶意拖欠甚至克扣。每到年底的时候农民工工资都要受到新闻媒体的重点关注,虽然近些年国家下发了很多的关于不准许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通知和指示精神,并且对该类拖欠工资现在也加大了打击和监督力度,可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而这普遍的欠薪则更进一步降低农民工工资的实际工资水平。 (五)农民工在城市中流动性比较高,并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 我国农民工由农村向城市迁徙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且农民工因为户籍政策的规定不能在城市中定居,所以不会产生城市归属感,他们的家还只能落在农村,在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收入过低,又想到城市中需求更高收入,农民工就频繁的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摇摆。农民工到城市来打工,只能通过自谋出租住房和雇主提供住房两种渠道来解决住房问题,所以工棚、集体宿舍和民工棚构成农民工居住主要地方,甚至有些农民工还住在市场、火车站、汽车站中,这样的地方仅仅满足人的基本生产需要甚至连基本需要都没满足,与城市居民稳定的家具环境相比这是天壤之别。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一)保障权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 生存是人的第一要务,我国政府积极强调的首要是人权,而提倡保障生存权则是社会保障所体现的必要条件,农民工作为我国公民的一部分,同样也必须要保障农民工的权利。按照市场经济观念中推崇的“优胜劣汰”法则,按照这一法则是强调适者生存。而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对于弱者必须给予同情,这也是对人权的尊重,如果冷若冰霜和不闻不问的话这是对劣者生存权的尊重。在优者的个人发展权和劣者的生存权同样需要我们重视。 (二)是完善社会助于市场经济体系客观需要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但这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也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有效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政府都提倡把发展作为摆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发展是硬道理,而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部门则必须建立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社会保障体系,并确保把尽量多的公民纳入这一体系中来,督促用人单位对单位所使用的民工咋必须缴纳社会保险灯相关费用。为保证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监督力度,则必须建立健全的制约机制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监督。而当社会保障体系中要具备良好的投资运行能力,这样在对社会保障进行履行责任的同时,还可以给积蓄大量资金,这也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积累。 (三)这是促进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 虽然我国土地总数大,但按人均来算则远远比不上农业发达国家水平,而社会发展的趋势则是土地的集中过程,而在这过程中则必须让更多的农民脱离土地成为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这就要求在思想上对农民工进行熏陶,搭理提倡土地的规模性经营,降低农民工对土地的依赖性,通过合适的规避手段躲避农民工生活风险。在现在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加入对于农民工进行社会保障的要求,从而让农民工脱离土地后能让农民工适应。 (四)这也是实现保障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农民工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安全隐患,由于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从事的都是低级的工作,处于社会的底层,而社会保障供给对于农民工来说并不完善,这就直接造成农民工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在个人的风险不断积累过程中进一步造成社会风险产生,这肯定对当前社会稳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而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解决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增强农民工的安全感和对这个城市的社会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和农村的安全稳定。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