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乡土教材开发 激活历史课堂教学
作者:常小亮来源:http://www.zzqkw.com/日期:2013-02-19人气:905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地方史中所涉及的内容全和学生生长及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是他们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对于有关家乡的历史故事、经典传奇、人物、风情习俗、甚至山水地名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情感,也都怀有好奇的心理。因此对学习了解家乡的历史必然有着浓厚兴趣,并产生迫切的学习愿望。教师应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这种求知欲,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穿插一些相关的地方史料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发生在家乡的历史事件和名人故事、文物古迹,乡俗民风、山水草木都比较熟悉,甚至耳闻目睹,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很感兴趣。如讲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节时,可引用在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面对学生提问;谁知道莫高窟的藏经洞是怎样发现的?有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人到过敦煌掠夺过经书?当时的道士是谁等等。通过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适当的讲述精选的乡土史内容,抓住学生心灵的共鸣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事实证明,历史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气息,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极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加强乡土史教学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把爱国之情与恋乡之情融为一体,从而使历史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具体、生动、直接。家乡是微型的祖国、祖国是巨大的家乡。而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乡土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有效的途径之一。乡土历史生动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接受,易于引起情感共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意,为他们长大后的建设家乡奠定知识和情感基础。正因为爱国是从爱家乡开始的,乡土史教育在整个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
三、乡土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
乡土史教学能增加讲课的直观性,利用乡土史文物、史迹作为直观教具,能增加历史教学的讲述的直观性,形成正确而牢固的历史形象,由感性知识发展到理性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首先,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思想理论武器的能力。其次,运用乡土历史开辟历史第二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通过这样的历史活动课,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环境,开拓新的学习途径,帮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知识天地。
四、广泛搜集名人事迹材料,让家乡名人走进历史课堂
(一)开辟历史“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
历史第二课堂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必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乡土教学在这个领域里可以办地方史兴趣小组,用专题形式向学生介绍乡土史知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学生收集乡土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定西通渭地灵人杰,名人辈出,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许多历史名人,如夫妻诗人秦嘉、徐淑、工部尚书赵荣、巴蜀名臣牛树梅等等。因此,我们大力美化校园环境,处处充满“名人教育”的气息,使学校的教室、名人陈列室、黑板报、宣传窗等都能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的心灵。
首先,指导学生分组查找名人,古代的、近现代的,按时间顺序,列出家乡名人目录。
其次,开展“走近家乡名人”读书活动,让学生讲家乡名人的故事,写“发现身边的历史”征文等等。我们每学期组织读书兴趣小组,为使读书活动有计划地进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保证时间,除全天候开放的阅览室、优化图书室管理外,还让教室成为图书室,让每个班开放的书橱洋溢着书香,并利用发“告家长书”、编印相关材料、开家长会、家访等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从而引导家庭文化。
(二)访名人事迹,接受良好熏陶
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德育基地,举办乡土史讲座和重大乡土历史纪念活动的图片文字展览。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考察采访活动,让他们亲自了解名人的业绩和在祖国、在家乡的影响,感受人民群众尤其是自己的长辈对名人的崇敬之情;组织学生瞻仰名人陵园,参观名人故居、纪念馆,具体了解名人生平事迹。每学期,由历史教研组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家乡名人”风采活动,把家乡名人的故居和纪念地作为课堂,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情怀。追忆家乡名人的生平故事,感受家乡名人为学的刻苦与勤奋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指导学生收集乡土资料、实地调查,写乡土史小论文和自办历史小报
学生对这些活动十分感兴趣,活跃了历史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开发,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丰富了历史知识。
总之,运用乡土教材资源开展历史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教活了历史课,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素质。
地方史中所涉及的内容全和学生生长及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是他们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对于有关家乡的历史故事、经典传奇、人物、风情习俗、甚至山水地名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情感,也都怀有好奇的心理。因此对学习了解家乡的历史必然有着浓厚兴趣,并产生迫切的学习愿望。教师应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这种求知欲,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穿插一些相关的地方史料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发生在家乡的历史事件和名人故事、文物古迹,乡俗民风、山水草木都比较熟悉,甚至耳闻目睹,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很感兴趣。如讲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节时,可引用在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面对学生提问;谁知道莫高窟的藏经洞是怎样发现的?有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人到过敦煌掠夺过经书?当时的道士是谁等等。通过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适当的讲述精选的乡土史内容,抓住学生心灵的共鸣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事实证明,历史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气息,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极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加强乡土史教学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把爱国之情与恋乡之情融为一体,从而使历史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具体、生动、直接。家乡是微型的祖国、祖国是巨大的家乡。而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乡土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有效的途径之一。乡土历史生动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接受,易于引起情感共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意,为他们长大后的建设家乡奠定知识和情感基础。正因为爱国是从爱家乡开始的,乡土史教育在整个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
三、乡土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
乡土史教学能增加讲课的直观性,利用乡土史文物、史迹作为直观教具,能增加历史教学的讲述的直观性,形成正确而牢固的历史形象,由感性知识发展到理性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首先,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思想理论武器的能力。其次,运用乡土历史开辟历史第二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通过这样的历史活动课,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环境,开拓新的学习途径,帮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知识天地。
四、广泛搜集名人事迹材料,让家乡名人走进历史课堂
(一)开辟历史“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
历史第二课堂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必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乡土教学在这个领域里可以办地方史兴趣小组,用专题形式向学生介绍乡土史知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学生收集乡土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定西通渭地灵人杰,名人辈出,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许多历史名人,如夫妻诗人秦嘉、徐淑、工部尚书赵荣、巴蜀名臣牛树梅等等。因此,我们大力美化校园环境,处处充满“名人教育”的气息,使学校的教室、名人陈列室、黑板报、宣传窗等都能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的心灵。
首先,指导学生分组查找名人,古代的、近现代的,按时间顺序,列出家乡名人目录。
其次,开展“走近家乡名人”读书活动,让学生讲家乡名人的故事,写“发现身边的历史”征文等等。我们每学期组织读书兴趣小组,为使读书活动有计划地进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保证时间,除全天候开放的阅览室、优化图书室管理外,还让教室成为图书室,让每个班开放的书橱洋溢着书香,并利用发“告家长书”、编印相关材料、开家长会、家访等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从而引导家庭文化。
(二)访名人事迹,接受良好熏陶
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德育基地,举办乡土史讲座和重大乡土历史纪念活动的图片文字展览。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考察采访活动,让他们亲自了解名人的业绩和在祖国、在家乡的影响,感受人民群众尤其是自己的长辈对名人的崇敬之情;组织学生瞻仰名人陵园,参观名人故居、纪念馆,具体了解名人生平事迹。每学期,由历史教研组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家乡名人”风采活动,把家乡名人的故居和纪念地作为课堂,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情怀。追忆家乡名人的生平故事,感受家乡名人为学的刻苦与勤奋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指导学生收集乡土资料、实地调查,写乡土史小论文和自办历史小报
学生对这些活动十分感兴趣,活跃了历史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开发,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丰富了历史知识。
总之,运用乡土教材资源开展历史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教活了历史课,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素质。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