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六要”意识 提升思品复习效益
内容摘要: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工作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一环,也是一个认识和能力不断形成与提升的过程。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复习效益最优化的目标。作者从抓基础知识、抓住重点难点、抓住教材关联点、抓时事热点和书本知识的结合、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加强学生考试心理辅导等六个方面对优化思品复习课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复习 教材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工作是学好思想品德课颇为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认识和能力不断形成与提升的过程。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抓好平时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工作。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从“六要”入手,在追求复习效益的最优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要“抓大头”
所谓“抓大头”,也就是狠抓基础知识的巩固。每年的《中考考试说明》均强调:基础知识在卷面中的比重约占80%左右,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将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因此,思想品德课复习课教学,一定要把巩固基础知识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做好摸底工作,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设计出适量的书面练习。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在复习教学课中还要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学生系统地进行复习。开卷考试的推行丝毫没有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反而更高了。尤其是解答开放性试题,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无法很好地完成这一“使命”的。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之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只有掌握好书中之理,才有可能解答好书外之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要告诫学生识记、理解教材中重要的观点、概念和原理,在理清每个知识点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答题时才能做到“稳、准、狠”,避免丢三落四现象的出现。
二、要拥有“牵牛鼻子”的本领
“牵牛鼻子”,就是说要抓住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教材的核心要件,抓住了重点就抓住了教材知识的关键点,在复习时对重点内容要认真领会。难点是教材中较难理解和学习时容易出错的知识。在初三复习中,有许多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如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正确方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等。在复习时只有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主次分明,有的放矢。特别是到了总复习阶段,在复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的情况下,要提高思品课复习的效果,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免陷入“题海战”。例如,复习“基本路线”这一重点内容时,可以首先进行设问:什么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什么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等等,这样的设问,有助于学生抓住复习的重点。然后把问题进一步扩展。如上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怎样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等等,这样进一步扩展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把知识由点到面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脉络。
三、要善于“串珍珠”
复习过程中,要把各课、各章节之间或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材以及民族团结教育读本中间各个相关联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各课、节、框的有关联的知识点梳理出来,已形成教材的关联点。如课本中有关“权利”的部分,就涉及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财产继承权、知识产权、监督权等内容;比较重要的战略,就涉及到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内容。在复习时应善于“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学会对这些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可采用归类法使之系统化、专题化。如把有关民族方面的知识点归类为民族团结教育专题,把跟宪法和法律相关的知识归类为法律类专题等,也可以把其中带有共性的知识点合并,跟“核心”有关的知识,就有基本路线的核心、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依法治国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基础、制度等方面归类,甚至可将一些知识点列成图表进行归类。通过这种方式复习,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学生终将受益匪浅。
四、要寻找时事热点和书本知识的“交汇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不论是中考试题还是平时的思想品德练习题均能体现其学科时效性强、与时事热点、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尤其是开放性较强的分析题,更是以篇幅较大的时事热点材料作为背景,考查学生从中有效提取信息、灵活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每节课“时事五分钟”播报的形式让学生说时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热点事件。不仅关注时事热点问题本身,而且要找出热点问题同教材知识的相衔接的部分。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思品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的和分析。以“国家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民族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国家的基本民族政策、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等。让学生深入思考: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站在西部大开发的新起点上,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样就能“学以致用”,会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增强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身实践的能力,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进步,有效地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也能进一步增强复习效率。
五、要熟练掌握“调焦距”的技巧
审题有点类似于“调焦距”。随着中考改革向纵深推进,试题形式日趋多样化,设问方式更是开放灵活,使得学生的审题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三重奏”。其具体做法是:(1)审材料,即要求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找出涉及答题的关键字或词语(2)审问题,即让学生弄清问题的所指方向和具体要求(3)审结合,即促使学生找准材料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如果审题不准,必然导致答题失误。例如,“怎样才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该题的主旨是要求考生说明对外开放的一些措施或做法,但有不少考生答成了“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由于审题不准,盲目下笔,“驴头不对马嘴”,导致失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复习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六、要善于“疏导”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考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它的社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面对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的期待,考生容易在考前、考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考试心理障碍。有的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加压,导致心理过分紧张而怯场,影响了考试的正常发挥;有的学生由于平时学得不够扎实,考试时垂头丧气、对取得理想成绩根本不抱任何希望;有的学生抗干扰能力较弱,在解答试题过程中,面对同学翻资料时发出的的“哗哗”声或天气炎热引起流汗等感到心烦意乱,脑子里“一片空白”,本来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根本无法得到运用,其结果可想而知;另外,有时候某些偶发事件也会对学生心理带来惊慌,在高度集中注意力解答试题时,面对突然发生的一些事项、事件,会使考试者心里慌乱,思维发生紊乱,以致无法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加强对学生的考试心理辅导工作,是应当常抓不懈的一件事。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中考前两个月重点加强初三学生考试心理专题辅导,其效果可能是最好的。为帮助学生释放考试压力,我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突破,具体内容包括:如何帮助考生轻松度过考前“高原期”? 怎样正确看待考试焦虑?如何扬起自信的风帆?如何将考试情绪与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由于提前做足了功课,使初三学生能以平常心轻松面对中考,从而在中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发挥出超常水平。
总之,教师要全面做好复习工作,必须统筹兼顾,通盘考虑。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制定详细而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实效,为师生的共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瑞山·提高初中政治课复习效益之我见·《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年05期·
2·《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年9期·
3·.中考思想品德复习的几种策略 ·《中学课程辅导:初三版》·2007年12期·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