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重视科学课中的青春期教育
作者:胡志刚来源:http://www.zzqkw.com日期:2013-03-20人气:887
学生对教材中有关生殖、发育等内容是比较敏感的,教师在讲课时也往往感到难以表述。然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只要以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讲解,学生就能够顺利接受。让学生正确了解自身的变化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是教师的职责。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1.重视对学生进行性基础知识的教育
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两性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对科学知识有着天然的亲和力,科学课中的两性基础知识作为一种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无法企及的优势。
第二册教材在介绍有关生殖的内容时,首先指出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殖具有使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个体数目增多、种类得以延续的重要意义,然后依次讲述生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中,先介绍高等植物的传粉、受精及种子的形成,进而着重讲述人的生殖和发育。笔者在讲人的生殖一节时,以学生了解的鱼、蛙(卵生,体外受精)、家鸽(卵生,体内受精)、家兔(胎生,哺乳)等高等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复习为基础,指出随着生物的进化,生殖方式也趋于完善。人起源于动物,与哺乳动物有着胎生、哺乳等共同的生殖特征。利用课本插图和多媒体课件讲授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生殖细胞的产生、受精与妊娠、胚胎的发育、分娩和养育,形象直观地讲解人类两性生殖的基础知识。把生殖系统纳入人体八大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像学习其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样来学习生殖系统,消除学生对两性知识的神秘感。学生在课堂上乐于接受,班组中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把生殖系统当作一种科学知识来学习,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在这基础上,指出“一对有生殖能力的男女,发生性行为,女方有可能怀孕,那么男女双方就是孩子的父母亲,必须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因此,性行为不仅是两个人的事,它涉及下一代和整个社会,人类性行为是要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的”。使学生认识到人虽然与哺乳动物有着极其相似的生理构造和生殖方式,但又与动物有着巨大的区别,从而使学生受到性行为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2.结合青春期发育知识进行日常行为教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突飞猛进的阶段,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刻。初中学生对身体内外将要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往往是毫无心理准备的,对身体突变的原因更是不知所以然。教师系统地介绍青春期发育的原因及表现并及时加以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在具体的课堂教育中,让学生了解到进入青春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使人的外表和内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一方面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生殖器官成熟并出现第二性征;其次是各内脏功能日渐健全,特别是脑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不断分化、发展,理解知识和分析推理的能力迅速提高。这段时间是人的一生中大脑兴奋性最强的时刻,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特别容易接受新事物。教师接着提问:中学生具有上述生理特点,你平时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学生纷纷回答:“要积极锻炼身体”、“要补充营养”、“要多用脑”、“把握好学习的黄金时刻”……教师自然引出:我们中学生应该抓紧这大好时光,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学习多种知识,精心培养自己优雅的言行举止。一方面要积极锻炼,增强体质;另一方面要刻苦钻研,增长才智,使年轻而活跃的大脑变得更充实、更聪慧。
3.加强对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卫生的教育
在学生理解了青春期发育的原因和表现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由于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睾丸和卵巢分别开始产生精子和卵细胞,于是女性开始出现月经,男性开始出现遗精。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初次遇到时不要惊慌,可以主动跟大人讲,以便得到正确的处理。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心理还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制能力,在和异性交往中,要学会控制冲动,做到不亢不卑,自尊自爱。学生在了解了青春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发育的特点后,对课本中的上述要求也就成了自觉的行动。
由于青少年学生身体在急剧变化,他们感到已长大成人,希望自己支配自己,并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不少情况下开始对师长表现出不驯服,要大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但因为处在转折时期,思想和行动还未脱稚气,所以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常常充满矛盾,很容易自以为是,感觉得不到尊重和信任时,就会闹情绪,任性,出现不理智的行为。其实,孩子逆反,是在向家长或者老师提出一个信号“我长大了”。这种心理是学生成长到一定年龄段,自主意识加强之后的结果,它们要求更多的独立空间和个人自由,它们讨厌受到束缚,因此对于他们看不上眼的人或事都会横加反对。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科学教师应当告诉学生这是走向成熟的表现,要注意调适、疏导,将不利因素转化,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把周围环境中的不完美当成奋发向上的动力,使自己变得阳光、上进。教师诚恳的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育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初中科学中的两性基础知识、青春期发育及卫生等知识与学生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渴望了解,教师应乐于施教、善于引导。把德育教育、思想教育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与科学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了解自身的同时,感悟到青少年时期应该积极锻炼、努力学习的科学道理,自觉地配合教育者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在青春期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积极进取,全面发展,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