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曾海燕来源:原创日期:2013-03-23人气:799
导入新课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热情。《新目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第一部分都是热身(Warmingup),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看图讨论、情景听说、思考问题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师可利用大脑风暴(Brainstorm)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已有的背景知识,使学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该单元的中心话题。利用练习中的设问使他们积极主地参与,带着问题,以探索者的姿态投入该单元的学习,去获取新的信息,掌握新的知识,并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题的能力。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维持、巩固和发展在导入新课阶段激发出来的情感
首先,在认知过程中,当语言知识学习顺畅,课堂任务活动进展顺利,在创设的语言情景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教学效果良好,师生都会有积极的情感,产生快乐、兴奋之情。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让学生在对问题感兴趣的同时发现问题,进而激发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产生渴求知识的激奋情绪,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既维持了学生已激发出来的情感,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教学。
其次,要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开展采访、表演、辩论、演讲、编故事及研讨等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更多时空表现自我的合作活动,激发学生观察、想象、探究、实践及合作互助的欲望,培养积极的情感。这符合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在课外的小组学习中,学生发现了问题,会利用各种手段,如上网、咨询等方式加以解决。 二、注重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以激起学生更高层次的求知需求
在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要善于捕捉时机,激起学生更高层次的求知需求,使他们在课后能自觉地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收集资料,讨论问题,将知识用之于课外。这就使课堂得到了延伸,取得“课虽终,需犹在”的效果。
总之,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吸收和理解教学内容的效果。通过师生的情感培育,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必然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为学生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教师要用理解和爱唤起学生灿烂的笑容,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要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