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调查研究
笔者发现,实用价值最能够引起中职学生的兴趣,体育课堂教学就应该以实用为前提,具体来说就是体育课堂教学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职业需要。笔者认为,职中体育教学要具有职业导向性,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例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就应该以开发学生吃苦耐劳、锻炼体能为目标来设计课堂练习,还要在理论课上传授与旅游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游泳课就不应该再以传授基本游泳技巧和技能为目标,而是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转向游泳救生、水底捞物等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内容。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的观念和行动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并不是一定要借助特定的体育器材在特定的体育场所才能完成,生活中处处都是锻炼之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公共资源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在生活住所附近的公园就是锻炼的绝佳场所,不论是早还是晚,学生都可以去随意跑步、跳绳、跳舞等,公共健身器材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辅助工具,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变某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在体育锻炼中提高日常生活的品质。例如,将以往出门乘车的习惯改变成为骑自行车,这项运动不仅便捷而且成本低廉,并且自由,受场地限制小,深受年轻人喜爱,学生轻轻松松就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节省了出行的成本。此外,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宅”,不愿意出门,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户外运动,邀请他们参与,例如登山、户外游戏、生活中的体育比赛等。这些项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把他们从室内拉出来,享受生活体育的乐趣。最后,由于生活体育不受学校场地的限制,其危险性也就相对增加,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明确户外运动的注意事项,并且提高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保证锻炼的安全性。
五、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终身体育的意识,但缺乏相应的行动。体育教师要从课堂体育和生活体育这两方面入手,深入引导学生实践终身体育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针。
张萍
笔者发现,中职学生对终身体育的重要性认识相对比较到位。73.6%的学生认为终身体育重要或非常重要,认为一般重要的学生占17.2%,只有3.4%的学生认为“终身体育”不重要,有5.8%的学生不清楚其重要性。再来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只有14.3%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锻炼,28.3%的学生表示会适当参加,表示会偶尔参加的学生高达47.8%。另外,还有9.6%的学生表示几乎不参加或是从不参加。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其实际行动严重不符。尽管大部分学生都认可了终身体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终身体育,而是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电脑和逛街上,他们很少会想到学习,更不愿意将时间用于体育锻炼,这些表现都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严重背离,终身体育只是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笔者发现,实用价值最能够引起中职学生的兴趣,体育课堂教学就应该以实用为前提,具体来说就是体育课堂教学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职业需要。笔者认为,职中体育教学要具有职业导向性,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例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就应该以开发学生吃苦耐劳、锻炼体能为目标来设计课堂练习,还要在理论课上传授与旅游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游泳课就不应该再以传授基本游泳技巧和技能为目标,而是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转向游泳救生、水底捞物等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内容。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的观念和行动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并不是一定要借助特定的体育器材在特定的体育场所才能完成,生活中处处都是锻炼之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公共资源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在生活住所附近的公园就是锻炼的绝佳场所,不论是早还是晚,学生都可以去随意跑步、跳绳、跳舞等,公共健身器材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辅助工具,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变某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在体育锻炼中提高日常生活的品质。例如,将以往出门乘车的习惯改变成为骑自行车,这项运动不仅便捷而且成本低廉,并且自由,受场地限制小,深受年轻人喜爱,学生轻轻松松就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节省了出行的成本。此外,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宅”,不愿意出门,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户外运动,邀请他们参与,例如登山、户外游戏、生活中的体育比赛等。这些项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把他们从室内拉出来,享受生活体育的乐趣。最后,由于生活体育不受学校场地的限制,其危险性也就相对增加,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明确户外运动的注意事项,并且提高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保证锻炼的安全性。
五、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终身体育的意识,但缺乏相应的行动。体育教师要从课堂体育和生活体育这两方面入手,深入引导学生实践终身体育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针。
要性认识相对比较到位。73.6%的学生认为终身体育重要或非常重要,认为一般重要的学生占17.2%,只有3.4%的学生认为“终身体育”不重要,有5.8%的学生不清楚其重要性。再来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只有14.3%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锻炼,28.3%的学生表示会适当参加,表示会偶尔参加的学生高达47.8%。另外,还有9.6%的学生表示几乎不参加或是从不参加。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其实际行动严重不符。尽管大部分学生都认可了终身体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终身体育,而是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电脑和逛街上,他们很少会想到学习,更不愿意将时间用于体育锻炼,这些表现都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严重背离,终身体育只是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笔者发现,实用价值最能够引起中职学生的兴趣,体育课堂教学就应该以实用为前提,具体来说就是体育课堂教学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职业需要。笔者认为,职中体育教学要具有职业导向性,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例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就应该以开发学生吃苦耐劳、锻炼体能为目标来设计课堂练习,还要在理论课上传授与旅游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游泳课就不应该再以传授基本游泳技巧和技能为目标,而是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转向游泳救生、水底捞物等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内容。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的观念和行动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并不是一定要借助特定的体育器材在特定的体育场所才能完成,生活中处处都是锻炼之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公共资源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在生活住所附近的公园就是锻炼的绝佳场所,不论是早还是晚,学生都可以去随意跑步、跳绳、跳舞等,公共健身器材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辅助工具,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变某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在体育锻炼中提高日常生活的品质。例如,将以往出门乘车的习惯改变成为骑自行车,这项运动不仅便捷而且成本低廉,并且自由,受场地限制小,深受年轻人喜爱,学生轻轻松松就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节省了出行的成本。此外,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宅”,不愿意出门,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户外运动,邀请他们参与,例如登山、户外游戏、生活中的体育比赛等。这些项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把他们从室内拉出来,享受生活体育的乐趣。最后,由于生活体育不受学校场地的限制,其危险性也就相对增加,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明确户外运动的注意事项,并且提高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保证锻炼的安全性。 五、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终身体育的意识,但缺乏相应的行动。体育教师要从课堂体育和生活体育这两方面入手,深入引导学生实践终身体育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针。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