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南北方言各取所长,和谐共存——社科纵横
作者:袁梦晚来源:原创日期:2013-03-29人气:1294
1.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与源头。在普通话大力推广的今天,普通话极大的压缩了方言的生存空间;而方言却为普通话提供重要养分。现代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其语音则以北京方言语音为标准。普通话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从南方方言中吸收养分,最明显的吸收其词汇。普通话词汇库因方言而丰富,而方言词汇承载的地方文化,汇聚形成了悠久丰富的中华文化。
2.方言具有普通话不可代替的社会功能。方言是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载体之一。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的都用地方方言为表现载体,例如京剧的方言基础是北京话;黄梅戏的方言基础是古徽州地区的方言;古越剧的方言基础是浙北吴语。如果改用普通话唱出这些地方戏,则会失去往日的生命力。
在特殊的场合,例如军事通讯、体育比赛和商业竞争,使用方言还可以起到对外保密的作用。此外,某些方言是该地区出生的人的“母语”,从小在家庭和小集体中使用。方言母语对于一个人的大脑发育和培养其语言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方言母语比其它语言更能充分细致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
3.普通话和方言交替使用。许多语言除了有一般的方言外,都有超方言的变体。一般的地域方言称为“低层语体”(low variety),超方言变体称为“高层语体”(high variety)。在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通话是高层语体,地方方言是低层语体。高级语体用于书面语言和正式场合中,例如广播电视,学校教学,医院,公共交通报站或播音等;低级语体则多用于日常生活等非正式的场合,用于当地人民日常生活沟通,消费购物,地方戏曲或曲艺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人员的流动频繁,经济发达地区的移民数量增加,且新移民中的受教育程度和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一方面,语言本身就有着向经济上强势的一方靠拢的天性。使用方言的原住民为了迁就经济上占强势地位的新移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场景中使用普通话。另一方面,方言是一个人的社会文化认同的标记。一般第二代的新移民倾向于把当地方言和普通话都作为母语,依据不同场合进行语码转换。因此,普通话和方言在任何一个语言社区都不占据绝对优势,而是两者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我国的语言政策给普通话和方言都提供了相当宽松的生存条件。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政策极大地推动力我国的经济政治教育等事业发展。事实证明,普通话和方言是可以和谐共生,各取所长的。人们对待二者关系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让它们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共存并用,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单.语言立法与语言政策[J].语言文字应用,2005(4):8-12.
[2]Sandra Lee McKay.Nancy H.Hornberger.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道布.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J].民族研究,1998(6):42-52.
[4]黄晓蕾.民国时期政府方言政策概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4):131-135.
[5]李宇明.中国现代的语言规划——附论汉字的未来[J].汉语学习,2001(5):13-17.
2.方言具有普通话不可代替的社会功能。方言是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载体之一。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的都用地方方言为表现载体,例如京剧的方言基础是北京话;黄梅戏的方言基础是古徽州地区的方言;古越剧的方言基础是浙北吴语。如果改用普通话唱出这些地方戏,则会失去往日的生命力。
在特殊的场合,例如军事通讯、体育比赛和商业竞争,使用方言还可以起到对外保密的作用。此外,某些方言是该地区出生的人的“母语”,从小在家庭和小集体中使用。方言母语对于一个人的大脑发育和培养其语言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方言母语比其它语言更能充分细致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
3.普通话和方言交替使用。许多语言除了有一般的方言外,都有超方言的变体。一般的地域方言称为“低层语体”(low variety),超方言变体称为“高层语体”(high variety)。在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通话是高层语体,地方方言是低层语体。高级语体用于书面语言和正式场合中,例如广播电视,学校教学,医院,公共交通报站或播音等;低级语体则多用于日常生活等非正式的场合,用于当地人民日常生活沟通,消费购物,地方戏曲或曲艺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人员的流动频繁,经济发达地区的移民数量增加,且新移民中的受教育程度和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一方面,语言本身就有着向经济上强势的一方靠拢的天性。使用方言的原住民为了迁就经济上占强势地位的新移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场景中使用普通话。另一方面,方言是一个人的社会文化认同的标记。一般第二代的新移民倾向于把当地方言和普通话都作为母语,依据不同场合进行语码转换。因此,普通话和方言在任何一个语言社区都不占据绝对优势,而是两者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我国的语言政策给普通话和方言都提供了相当宽松的生存条件。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政策极大地推动力我国的经济政治教育等事业发展。事实证明,普通话和方言是可以和谐共生,各取所长的。人们对待二者关系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让它们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共存并用,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单.语言立法与语言政策[J].语言文字应用,2005(4):8-12.
[2]Sandra Lee McKay.Nancy H.Hornberger.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道布.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J].民族研究,1998(6):42-52.
[4]黄晓蕾.民国时期政府方言政策概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4):131-135.
[5]李宇明.中国现代的语言规划——附论汉字的未来[J].汉语学习,2001(5):13-17.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