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出轨在婚姻家庭中的过错与责任及其规制
作者:唐晓玲来源:原创日期:2013-05-03人气:1795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为精神出轨在法律的范畴下不存在明显的过错,所承担的责任也就可予以忽略。但是,在社会舆论,在社会道德范畴之下,精神出轨必然属于过错,而且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道德范畴下精神出轨在婚姻家庭中的过错与责任
姑且不论精神出轨的这种精神行为是否妥当,但这种行为无疑在精神上对夫妻的另一方是一种侵犯。不要以为仅仅是精神层面上的偶尔为之,其他的根本什么也没有做,这样就符合夫妻之道。我们可以作“换位”思考,当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这一方时将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因此,从道德范畴来讲,精神出轨完全属于一种过错,在道德范畴内应该予以控制、谴责。
(二)精神出轨的规制策略
法律的相对稳定与社会无限的变动以及社会认识的局限性注定了法律的滞后性。由于精神出轨的提出还比较新,导致现行法律对于这个新型的概念还没有对应的法律规制存在,有着一定的立法的盲区,执法上存在困惑。因此有必要从法律方面来对精神出轨方面予以完善。
1.培养公民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和法治理念,提高双方的婚姻责任意识。在现实的爱情生活当中,主观情感与客观义务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还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爱得权利的行使时,自然会产生爱的义务,进而导致了婚姻责任的出现。而相互忠实属于夫妻之间的第一层责任,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它意味着一种责任的担当。既是对自己负责,同时还是对对方的负责,它包含行为上的忠实以及情感上的忠实。从这个角度看,精神出轨属于一种背叛,而且还是身体出轨的初级阶段。已婚者应该培养自己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和法治理念,提高自身的婚姻责任意识。
2.道德范畴上要加强人格自律。精神出轨属于一种精神行为,不可能对之进行行为上的控制,更加不可能形成对应的控制机制。因此,通过内在控制机制的建立来提高控制的手段就显得尤为必要,也更为现实。自律,及时说要在处于缺少具体监督的隐秘空间时,不能做违心的事情,及时的清除自己精神上错误和不健康的东西。面对外界诱惑时要看清其实质,从思想、行动上对之进行抵制,保证善良正直的人格风范。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