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谈创新员工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培训效率——当代学术论坛

作者:张军海、张涛来源:原创日期:2013-05-22人气:1155
 一、员工教育培训现状
在目前的员工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从认识上,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员工的重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种,首先,员工年龄结构构成上,老、中、青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员都存在,老员工因为接近退休和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的原因,对培训产生不了兴趣;中年员工长期从事某一工种,在技术上有一定的优势,自身的自满心里使其对培训感到没有用处;新员工刚刚工作不久,虽然有受培训的需求,但是培训的方式与内容,往往与实际工作联系较少,从而导致其产生培训无用的观点。其次,培训工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无法调动员工的热情。员工在培训中没有得到机制激励的鼓励,没有在培训过程中获得体现自身价值的心里满足,对培训工作自然不会有大的兴趣。第三,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走过场、应付事的现象,无法完全做到教与学的统一,使员工产生培训只是一件例行工作,学不学都无所谓的认识。
(二)从方式上,培训工作存在着模式单一、形式简单、联系实际少等不足。多年来的基层培训方式,因为受到师资、硬件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形成了照本宣科、抄写笔记、应付检查的模式。员工的个人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学习效果不高,例如学习笔记在互相传抄中,往往会变得与原来的内容大相径庭,甚至出现一些简单低级的错误。由于师资的因素,培训教师多为单位的技术人员、生产骨干,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具有一定经验,但是缺少授课的基本技能,肚子里有东西,却无法对员工学员讲明白、讲清楚。各基层单位的硬件条件不一,硬件好的单位会采取多媒体等现代化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再配以实践操作基地或练兵场等提高培训效果,条件差的单位只能采取抄抄写写,读读念念,培训的效果不大。在目前的培训工作中,按照各工种技能鉴定教程进行的为多数,这其中,理论多于实际,尤其是一些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更是欠缺。
(三)在投入上,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够大,投入不均衡,影响着培训工作的开展。多年来,培训投入的重点都在大工种上,例如作业、采油等,也相应建成完善了培训基地,在小工种上,由于人员少、分散等客观因素,无法在基层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培训基地。
二、做好员工教育培训的新对策
如何使教育培训工作更加适应生产需要、满足员工培训需求,达到提升员工素质的目的,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首先培训工作是一项教学工作,面对的是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在培训工作中要分析员工的个人素质,形成分类教学。例如将员工按照年龄、技术水平层次分为A、B、C三类,A类为年龄较小,文化层次较高,实际操作经验少的。对于他们要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技术理论实践培训,使其尽快成长为生产骨干。B类为中年员工,有一定实际操作经验,但文化层次不高的,对于他们要进行以理论为主的培训,增强他们理论实际贯通的能力。C类为年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的,对于这类员工,主要是要进行现代生产技术知识的培训。其次,培训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员工技能素质,因此在培训中就要大力加强对实际技能的培训力度,从生产出发,回到生产,形成培训为生产服务,生产为培训找到需求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强培训意识教育。使员工清楚的认识到培训为了自己,使不培训就要落后,就要被淘汰的意识牢固的树立在员工的思维中。
(二)增强培训工作的激励机制。在基层培训中,员工的培训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在培训过程中,要探索适合基层的激励机制。例如,在基层队站,可以采取月度学习标兵评选等活动,通过对培训过程的量化考核、理论考试、现场比赛等,对学习认真、肯学、愿学、学的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刺激其他员工,激发学习积极性。要加强激励机制的灵活性建设,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随时调整激励力度。探索建立员工培训激励基金,专门用于员工培训激励,用物质的方式激励员工学习。
(三)不断推进培训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改变以往的应付式培训方式,让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员工需要,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尽可能的做到员工想学什么就教什么。创新培训模式,要改变以课堂为主的培训方式,将培训放到现场,增强现场培训力度;通过员工喜欢的方式,增加员工对培训的兴趣。近年来新员工不断增加,他们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可以采取年轻人喜爱的方式,用活跃的氛围来调动积极性。在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适应员工的需要。
(四)不断增加培训投入,特别是对小工种的投入。从师资和硬件等方面来说,首先要加强基层培训教师的素质培训,没有好的师傅就不会有好的徒弟,很多基层兼职教师往往依靠自己多年的经验,对理论性的问题了解不够深刻,系统的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其次要加强硬件建设,配置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实践操作培训基地,尤其是小工种培训基地建设,可以按照分片、集中、联合使用的方式,为小工种建立实践操作培训基地。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