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试论李白乐府诗的语言风格

作者:程俊来源:原创日期:2013-06-20人气:2807

李白的一生沉浮跌宕,历经了浮华的开元盛世,遭遇了天宝国殇,从“银鞍白马度春风”到“仰天大笑出门去”,再到“坐愁红颜老”,就这样,李白从一个放浪不羁的任侠少年到一个壮志未酬的迟暮老者,他一生向往自由,追求光明,虽然也有郁闷、愤慨、失落彷徨,但却从不放弃最求美好,表现在诗歌创作的语言上上亦是如此。乐府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乐府将李白的才华、李白的浪漫、李白的不羁…一切李白之所以为李白的元素展现的淋漓尽致,无论哪一篇都可以称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这些绝唱恰恰是经由其独特的语言实现的。
一、夸张雄奇、豪放不羁
李白的作品多雄奇之风,这与其豪放不羁的性格息息相关。李白的乐府诗以抒情见长,这种抒情中,经常闪烁着奇妙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使李乐府语言表达充满了雄奇之风。李白的乐府诗中,雄奇当属《蜀道难》第一,开篇伊始,作者就以“噫吁嗽!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强烈咏叹,宣泄出诗人对蜀道高峻艰险的惊愕与感慨,在中间与结尾又两次重复了这种感叹,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使强烈感情笼罩全诗。
可以说夸张十来白最擅长的语言,李白的夸张往往达到极致,李白《蜀道难》的夸张的手法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人说登天最难,李白却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人说“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尺”,李白却说蜀道“连峰去天不盈尺”;为了强调蜀道交通阻塞时间之久,他用“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形容;为了突出山路之盘曲,则称“百步九折”;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李白告诉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这些极度的夸张虽然不符合实际,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凸显了其不可攀登的凛然气势,对读者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将直抒胸臆、神话传说、奇特想象和恣意夸张结合在一起,是李白乐府诗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其乐府诗的最大特色。
二、用情用典,朴实自然
李白乐府诗语言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朴实自然,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莽云海问。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古朗月行》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等,无一不彰显着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清新优雅,自然流畅,浑然天成。
那么李白乐府诗的语言为什么会具有这种特点呢,这除了和诗人自身的气质有关外,更离不开前人的影响和熏陶,李白曾认真的学习和研究过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后人评为“凡太白乐府,皆非泛然独造,参观本曲之词,始知起源流之自,点画夺换之妙。”李白乐府诗的语言得益于古体乐府,以《长歌行》为例,《长歌行》的语言风格可谓是《孔雀东南飞》的翻版:“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而《行路难》中“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与“行路难,行路难,歧路几千端”又何其的相似;再说《将进酒》,其中的“与君歌一曲”与鲍照的:为君歌一曲”仅一字之异;“金樽清酒斗十千”更是与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如出一辙!这些诗句仿若信手拈来,对前人的语言化用浑然无迹,自然天成。这也是李白对古乐府情有独钟的一种体现。
李白喜欢歌行题,这种自由、押韵、宽松、朴素的句式可以任其驰骋,如《蜀道难》,为七言歌行,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三、四、五、六、八言句式,参差不齐,错落交接,时而散漫,时而整齐,随心所欲而又舒展自如,自然朴实却又别具韵致。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