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换位思考预防师生课堂教学冲突
作者:郑玉平、刘军来源:原创日期:2013-07-04人气:699
预防师生课堂教学冲突,对于促进校园和谐,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践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即置换角色,站在学生的立场,想学生之所想,真正做到理解学生,追求师生之间求同存异,和谐共进。换位思考直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与信任。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基础不是利益的组合,而是互相宽容和理解。就如《论语?卫灵公》里所记载的孔子与其学生的一段对话所揭示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精辟的见解提醒我们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
对于预防师生课堂冲突,建设良好师生关系,换位思考的践行能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途径主动预防师生课堂教学冲突。
1.转换心理视角
即教师通过调整自己心理的视角,抛却传统的俯视学生,转换为平视、仰视视角,以重新设定师生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在传统的师生沟通中,教师处于强势地位的状态,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造成双方关系的不平等,直接影响着沟通的效果。平视学生,就是把学生看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一员,学生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和为人交往方式,有他自己的个性特点,是社会中众多成员之一,他有着相应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采用仰视视角,就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认识到目前的学生虽然存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但是在以后的成长中,学生可能会不断超过现在的水平,可能会不断取得巨大的进步和成就,超越教师现在的水平,甚至于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贡献。这样,教师面对学生时,才会欣喜地看到眼前的学生是一个个未来的“牛顿,爱迪生,瓦特”,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和关心。
2.转换处境
教师要善于想象,想象自己如果处于学生的处境,是怎么一种感受,并不时地自我反思,由此体验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的所做所想。因为在不同的处境中,人们对事物会有不同的感知,进而萌发不同的想法。传统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具体处境”这一重要因素,因而对学生的感受,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于是教师在不理解的基础上的应对方式,往往得不到学生发自内心的遵从和认同。教师转换处境,要求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真实处境,深入把握学生的目前学习、生活状况,设身处地的冷静思考,去想象学生当下的情景,以细腻的感觉去体会和体验其情绪变化。像有些优秀的教师,常到学生的座位上坐坐,看看能否看清黑板或投影仪上的内容,看看教室外的冷风是否会直接吹到身上等等,这些都是转换处境在实践中的很好示范。
3.师生身份互换
师生身份互换,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组织各种活动,交换师生角色,藉此推动双方感受对方的行为特征,在活动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加双方的和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参与、体验和理解教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体谅他人、尊重他人。如教学片段中设计让学生当老师、当课堂小助手等形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体会到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付出。同时,老师通过交换师生角色可以再次感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激发自己改进教学,提醒自己关爱学生。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积极践行换位思考,就能较好地预防课堂中出现严重的师生冲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全面发展,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对于预防师生课堂冲突,建设良好师生关系,换位思考的践行能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途径主动预防师生课堂教学冲突。
1.转换心理视角
即教师通过调整自己心理的视角,抛却传统的俯视学生,转换为平视、仰视视角,以重新设定师生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在传统的师生沟通中,教师处于强势地位的状态,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造成双方关系的不平等,直接影响着沟通的效果。平视学生,就是把学生看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一员,学生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和为人交往方式,有他自己的个性特点,是社会中众多成员之一,他有着相应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采用仰视视角,就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认识到目前的学生虽然存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但是在以后的成长中,学生可能会不断超过现在的水平,可能会不断取得巨大的进步和成就,超越教师现在的水平,甚至于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贡献。这样,教师面对学生时,才会欣喜地看到眼前的学生是一个个未来的“牛顿,爱迪生,瓦特”,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和关心。
2.转换处境
教师要善于想象,想象自己如果处于学生的处境,是怎么一种感受,并不时地自我反思,由此体验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的所做所想。因为在不同的处境中,人们对事物会有不同的感知,进而萌发不同的想法。传统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具体处境”这一重要因素,因而对学生的感受,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于是教师在不理解的基础上的应对方式,往往得不到学生发自内心的遵从和认同。教师转换处境,要求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真实处境,深入把握学生的目前学习、生活状况,设身处地的冷静思考,去想象学生当下的情景,以细腻的感觉去体会和体验其情绪变化。像有些优秀的教师,常到学生的座位上坐坐,看看能否看清黑板或投影仪上的内容,看看教室外的冷风是否会直接吹到身上等等,这些都是转换处境在实践中的很好示范。
3.师生身份互换
师生身份互换,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组织各种活动,交换师生角色,藉此推动双方感受对方的行为特征,在活动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加双方的和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参与、体验和理解教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体谅他人、尊重他人。如教学片段中设计让学生当老师、当课堂小助手等形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体会到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付出。同时,老师通过交换师生角色可以再次感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激发自己改进教学,提醒自己关爱学生。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积极践行换位思考,就能较好地预防课堂中出现严重的师生冲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全面发展,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