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吸引力不够的原因
河南省职业教育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于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河南省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职业教育在社会认识、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布局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切实可行的认可制度和质量监控机制,是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如何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以继续保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推动河南经济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生源质量却逐渐下滑
目前,河南省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53.55%和49.62%,尤其高职教育随着本科院校的扩招而快速、急剧扩张使高职教育内部发展凸现失衡,出现了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和结构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造成教育质量下降。[1]另外,社会上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也是造成生源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多数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并且很多单位在招聘时盲目追求高学历,使学生和家长造成一种错觉,优秀学生是上高中考大学的,成绩差或者被淘汰的学生是上中职和高职的。
二、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有所改善,但经费投入总体不足
“十五”期间,全省共投入职业教育经费达32. 74亿元,其中财政预算资金21. 57亿元。[2]基本上县县建成了一所吧职教中心,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培训点辐射到村的三级职业技术培训网络。但政府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上的财政经费投入差别较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设备发展严重滞后,部分职业院校实验实训装备配置不足,总体办学条件比较差。经费不足还影响了教师队伍建设,由于专业和学习的需要,职业学校本应配备更多的教师,而实际上职业学校的教师编制少于普通学校。许多教师缺少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不足。
三、职业教育定位不够准确,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一些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出现大量毕业生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和企业用工荒需要大量人才的怪现象并存。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盲目与普通高等院校攀比,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照抄照搬普通院校,致使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凸显不出来。在设置专业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不能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进行合理设置,结果因重复建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政府职教管理各部门存在职能交叉、管理混乱的现象,缺乏良好的沟通和衔接。职业教育的这些种种表现使职业教育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沟通不畅,限制了学生的生涯发展
职业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沟通不畅,按照目前的规定,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只有5%,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选择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等于是选择了“断头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想要考取更高的院校进修深造,困难重重。同样,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很难再到普通高校就读——这显然直接影响了家长和考生报考职业学校的积极性。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