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和施工现场生产混凝土一样,商品混凝土在生产之前要求厂家把对所用的水泥、砂、石及有关外加剂作质量检定试验和不同标号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报告及资料提交施工单位,并在拌合操作过程中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为此,我们监理人员要求施工单位在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派员到厂方共同监控。并在混凝土生产前向厂方提供所需混凝土和种类、标号、用量、初凝时间、塌落度要求、供应的时间和部位,以便厂方提前做好准备,并向需方按规定的批量提供混凝土的配合比,砂、在、水泥及外加剂试验报告和资料。现场派员要根据这些资料,从原材料输入到混凝土料出厂,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即使对电脑配料也要规定抽记“混凝土搅拌计量台帐”资料,以备后查,按规范要求预留试块;同时记录有无换料、停水、停电等意外情况的发生。这些情况的掌握,对混凝土的生产质量至关重要。如发现对混凝土质量有不利因素发生,派驻现场人员除与本单位领导联系外,应及时向厂方提出,作好记录,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一、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既离开了生产地,又未到达施工现场(供应点),处在动态失控之中,期间受到运输机械、人员素质、道路状况、气候、外部干扰、联系不便等因素的影响。这个过程中如出现意外或不规范的行为,混凝土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要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除对驾驶员加强教育,增强其责任性外,每车出厂时要出具混凝土标号、塌落度、出厂时间、数量和到达地点的发料单据,运抵现场后要严格验收程序,填写到达时间及验收人,目测混凝土有无异常,并作塌落度检验,以保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离析,不分层。如发生离析、分层现象,需找出原因,并进行二次拌合。这时为防止组成成份发生变化,严禁随意加水。按规范要求,坍落度应控制在8~18cm以内。并在此范围内应满足所在季节、用料部位的不同而提出的要求。在冬夏季节还得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二、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生产主要是厂方的事,那么混凝土的浇筑则主要是施工单位的事。然而两者之间衔接的过程需要供需双方各负其现。这是浇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双方应本着订合同是两家,施工时是一家的原则,互相支持,紧密配合,遇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做到明确分工,分清责任,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前,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商品混凝土的特点、不同标号、用量、部位等,制订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操作规程,技术保证措施;对现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定岗定位,明确分工和责任,建立奖罚制度;操作面上要架好输送混凝土管道的三角架和马登,铺好人行及操作的踏板,检查准备好振动机械。厂方则根据浇筑需要,配合施工单位选好行车路线、泵站或车的停放位置和移动顺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做到:
(1)按《钢筋混凝土工程及验收规范》,在施工现场制作试块,并办理双方确定签字手续;
(2)为保证泵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厂方除了加强现场指挥和联络外,还须安排机械修理人员到现场值班,运输车辆及泵车要有备用,同时严格组织控制浇筑流程,保证一有情况反常,能及时调整。注意应将施工缝的留设安排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
(3)混凝土振捣要按规范要求操作,“快插慢拔”,确保密实,不得漏振,也不宜过振。以表面呈现浮浆、平整和不再沉落为准;
(4)因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较大,初凝时间较长,石子粒径偏小,泵送速度快,张力和冲力大,易发生胀模、漏浆,所以对模板支撑的牢固和严密程度要求更高,浇筑过程中更应不间断地加固补救,同时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易发生龟裂现象。最好待表面初凝后用木抹子毛抹一遍,并加强对混凝土块养护。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