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瓷与画的因缘关系浅析近代磁州窑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
作者:魏姝俊来源:原创日期:2013-11-07人气:1412
古代磁州窑在制瓷史上继承、发展了数十种陶瓷装饰技法,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艺术运用到陶瓷的装饰图案上,呈现出陶瓷装饰领域独特的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成为古代磁州窑陶瓷身份认证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近代磁州窑陶瓷在产品装饰上发生了重大改变,可以说近代是磁州窑陶瓷装饰特点的一个分水岭。视觉效果上以对比强烈的白地黑彩为主要特征的磁州窑陶瓷,清末由于人们审美习惯的改变,白地黑彩的装饰风格渐渐由青花、五彩、绿彩等所取代。
近代磁州窑陶瓷在装饰技法方面依然种类较多,风格各异,但最为令人称道的还是历史悠久的瓷绘艺术,虽然近代磁州窑陶瓷从外观上看,已经由青花装饰逐步取代了黑花装饰,然而仍然继续传承着宋代以来磁州窑陶瓷绘画装饰的最高成就。近代磁州窑与景德镇窑的瓷业交流密切,为提高陶瓷质量,寻求瓷器的销路,来适应民间对青花瓷器的普遍追求,磁州窑陶瓷在清晚期完成了由“黑花”到“青花”的过渡。虽然在装饰材料上用青花料代替了当地所产并且长期使用的斑花石料,但并未对其瓷绘艺术产生过多不适的影响,因为从瓷绘装饰的本质上来看,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近代磁州窑陶瓷除了青花装饰外,五彩、绿彩、红彩等也是表现瓷绘艺术的最佳载体。从总体上来看近代磁州窑瓷绘装饰艺术,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第一,近代磁州窑陶瓷瓷绘装饰内容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山水风景、花鸟鱼虫、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装人物、动物、花卉、博古、文字、杂宝、几何图案、装饰图案、时装人物等。有些内容是前代所少见的,甚至是没有的,例如:戏装人物、时装人物等内容。戏装人物是借鉴民间木板年画的图式而来,主要描绘的是戏曲故事感人至深的情节和表情身段,把舞台上五彩缤纷的人物形象、衣装扮相、身段程式、道具场面等绘制在瓷器上。民国时期常出现在掸瓶上的戏曲故事场面,有的会把舞台上方的电灯也绘制到瓷器上,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常见的戏曲故事有《黄鹤楼》《甘露寺》《芦花荡》《彭公案》《落马湖》《李白解表》《双锁山》《过五关》《看书瞒张》《群英会》《捉放曹》《穆桂英挂帅》等。时装人物是带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民国女性形象,数量稀少,流行时间较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新时代的一种仕女画,但近代磁州窑陶瓷最常见的还是传统古代仕女画面。从瓷绘装饰内容上看,近代磁州窑有很多特定题材,比如:文姬归汉、毕卓持鳌、二乔观书、携琴访友、西厢待月、郑家诗婢、开笼放鹤、赵子昂观山、寿阳公主、挂角读书、悬梁刺股、文王访贤、羲之爱鹅、琴鹤相随(赵抃入蜀)、孟母择邻、知章骑马、柳堤听莺、锦囊万卷、武松打虎、草圣张旭、米芾拜石、东坡玩砚、红楼梦、李白斗酒、吹箫引凤、书中黄金、教子升天、龙凤呈祥、天马行空、刘海戏蟾、麻姑献寿、伏虎罗汉、和合二圣、叱石成羊、福禄寿图、寻隐者不遇、牛郎织女、太师少保、福贤寿考、天女散花、状元拜塔、猫蝶寻春、福在眼前、五伦图、金玉满堂、天官赐福、麒麟送子、白头偕老、鹤鹿同春、柳燕争春、喜鹊登梅、仙鹤延年(松鹤同春)、枝头求友、欢天喜地、迎喜接福、松菊犹在、连年有余等,这些反复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陶瓷产品上的瓷绘艺术,除了起到装饰陶瓷的美化作用之外,还有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作用,也成了人们审美和教育的重要工具。
第二,“青花”取代“黑花”,打破磁州窑近千年装饰传统。近代,由于受景德镇青花装饰的影响,磁州窑传统的白地黑花瓷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青花装饰在磁州窑从清末开始繁荣一直延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才逐渐消失。磁州窑的青花颜料分土青、洋青两种,也就是国产青料和进口日本、英国的青料。使用土青装饰的瓷器产品呈色较灰暗,色彩纯度不高,发色不稳定,并缺少鲜亮的层次感,纹饰轮廓较为模糊。使用洋青则色彩效果变化丰富,但在民国使用洋青料初期,磁州窑画工也因为对此种装饰材料不熟悉而影响到装饰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后,青花产品迎来了一个艺术高峰时期。近代青花装饰艺术主要展示在瓶、罐、枕、缸等器形较大的陶瓷产品上,为提高生产效率,它经历了一个画面逐渐简化的过程,近代早期磁州窑青花瓷器在装饰上追求“满”,以瓶为例,往往在瓶身的口、颈、肩、腹、足五个部分都有描绘,呈环带状排列,这一类的青花瓷器上鲜见题记落款文字。从清末民初开始,描绘开始简化,大多在瓶身两侧布局,正面绘出一幅主要画面,较为常见的是山水、人物故事等,背面绘较简单的花鸟、折枝花卉或纯文字装饰,并在器身上大量出现题记绘画内容的诗文和创作时间、姓名的款识。抗日战争爆发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时间,磁州窑瓷业萎靡萧条,勉强经营的资方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了青花料的使用,青花装饰变得十分简单,艺术性也大为降低。
第三,民国中后期,色彩缤纷的五彩装饰逐步取代了单一色彩的青花装饰的优势地位。随着人们审美习惯的改变,青花产品的绝对优势地位已经不再突显,据民国二十年侯德封著《河北磁县粘土矿地质矿业及窑业》中记载:“因不行素烧手续,故绘于生坯之上。所用颜色,为黑、酱红(氧化铁)、绿(氧化铬购自外国,氧化铜来自山西)、蓝(氧化钴购自外国)。尤以蓝色消费极广,黑色次之。画法即用毛笔蘸色浆涂于坯上,花多粗重。”磁州窑五彩所描绘的对象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根据图案中不同物象的需要,配置出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较之前的青花装饰,显得更为瑰丽多姿、浓艳夺目。近代磁州窑五彩瓷在绘制工艺上出现了简化的特征,以掸瓶上的装饰为例,在青花盛行时期,瓶身两侧基本都有独立的画面布局和题记,如一侧是山水另一侧为花鸟等;五彩装饰的掸瓶则较多出现的情况是,只有瓶身一侧是画面而另一侧多为题记。近代磁州窑五彩瓷绘艺术,分为釉上五彩和釉下五彩两种,为提高五彩陶瓷的质量,磁州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引进了工艺先进的小型锦窑,彩烤工艺开始较多应用。到新中国成立前这种手工装饰技艺逐渐被现代效率更高的贴花工艺技术所取代,用花纸代替手绘,预示着瓷绘技艺的衰落,从贴花装饰效果上看,仍延续了当时的审美习惯。
第四,近代磁州窑陶瓷器物上的装饰具有强烈的绘画性。磁州窑是以绘画装饰为显著特点的著名古代民窑,近代以前的磁州窑陶瓷装饰,出现了大量白地黑花风格的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的装饰内容,并且其装饰的特点和宋元时期的文人画、院体画、风俗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在瓷绘的表现手法上,更多是将其视为图案加以描摹,没有将传统国画中对于墨色深浅变化的控制融入到瓷绘艺术中,这是由于以前白地黑花的装饰材料是本地出产的斑花石料,而它的特性则很难出现在宣纸上绘画的效果。清末磁州窑引进青花料,它可以用水调,并根据画面的需要,在瓷胎上绘制出深浅不同的蓝色,如同中国画中的墨分五彩。笔法上更是借鉴了中国写意画的皴擦点染、浓淡虚实,形式上有工细、兼工带写、大写意之别,在画面的整体效果上追求诗、书、画、印一体的传统绘画模式,从而使瓷绘艺术呈现出更加强烈的绘画性。根据近代磁州窑瓷器画面上的落款可知,磁州窑地域还出现了众多的专业画行组织,例如有静乐轩、养性轩、进步轩、竹溪斋、得月轩等,著名的瓷绘画师有石泉、王凌云(志宣)、吴良斋(兴让)、赵国珍(玉玺)、张士彦(美郎)、张子臣、刘逢之(道源)、茂英、石军等,像近代这样,出现如此集中的陶瓷绘画行业组织和瓷绘名家,在磁州窑的历史上十分罕见。近代磁州窑陶瓷绘画更多地脱离了传统工艺的制作性,而更加彰显出绘画艺术的创作性。可以让人欣赏到瓷绘艺术更多层面的艺术价值,比如:气韵、笔法、造型、色彩、构图等,使陶瓷绘画具备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立审美标准。
第五,近代磁州窑瓷绘艺术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近代磁州窑的画风是文人画风和民间画风相融合,以文人意趣,结合民间市场需求,使艺术风格走向雅俗共赏。早在宋元时期文人意趣已经影响到磁州窑的装饰艺术,但那时只是一个开端,瓷绘装饰中还缺乏绘画的独立性特征。近代使用青花料装饰,更多地拉近了瓷绘装饰工艺和纸绢绘画艺术之间的距离,在瓷器上的绘画性装饰大都是独立性很强的画面,追求诗、书、画、印的统一。近代一批有文化修养的艺人投入到瓷绘艺术中后,文人意趣在磁州窑瓷绘艺术中才渐成洪流。从近代彭城陶瓷上的题记中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南田老人笔法”“摹青藤老人法”“摹白阳山人之笔意”“摹唐王维之笔法”“仿海上名人之笔法”“仿米元章先生之笔法”“摹新罗山人之法”等。可见瓷绘匠人内心追求文人笔墨的精神,并加以变通,结合民间市场需求,融汇文人画风的“雅”和民间画风中的“俗”,既具有大众平民化的文化意识和审美倾向,也具有对内在心性和平淡天真的文雅追求。以近代磁州窑著名的瓷绘匠师王凌云为例,他常以民间吉祥美好之寓意,结合文人书法和诗文修养进行瓷绘创作,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画面中传统文人意识的遗留和传统民间质朴的吉祥祝福,在瓷绘艺术中多角度融会贯通,流传至今的大批作品可谓雅俗共赏。追求雅俗共赏的艺术之路,是近代磁州窑陶瓷绘画装饰非常鲜明的特点。
综上所述,近代磁州窑陶瓷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百年时间使磁州窑陶瓷在装饰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开创我国陶瓷绘画装饰的新途径——白釉黑彩的诞生,到近代以青花、五彩为主构成的集诗、书、画、印为一体雅俗共赏的陶瓷绘画新成就。近代磁州窑陶瓷在胎质的粗细、釉色的美观、装饰的色彩、成型的工艺、烧制的方式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发展,表现出近代发展道路上的一些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两点:第一,近代磁州窑陶瓷处于粗瓷向细瓷过渡的发展阶段,产品虽没有新中国成立后研制出的细瓷精良,但较明清时期的产品质量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良。第二,近代磁州窑陶瓷改变了千年以来的装饰传统,青花、五彩装饰的大量出现和流行,成为磁州窑传统的白地黑花向现代色彩缤纷的装饰工艺过渡的桥梁。
近代磁州窑陶瓷在装饰技法方面依然种类较多,风格各异,但最为令人称道的还是历史悠久的瓷绘艺术,虽然近代磁州窑陶瓷从外观上看,已经由青花装饰逐步取代了黑花装饰,然而仍然继续传承着宋代以来磁州窑陶瓷绘画装饰的最高成就。近代磁州窑与景德镇窑的瓷业交流密切,为提高陶瓷质量,寻求瓷器的销路,来适应民间对青花瓷器的普遍追求,磁州窑陶瓷在清晚期完成了由“黑花”到“青花”的过渡。虽然在装饰材料上用青花料代替了当地所产并且长期使用的斑花石料,但并未对其瓷绘艺术产生过多不适的影响,因为从瓷绘装饰的本质上来看,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近代磁州窑陶瓷除了青花装饰外,五彩、绿彩、红彩等也是表现瓷绘艺术的最佳载体。从总体上来看近代磁州窑瓷绘装饰艺术,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第一,近代磁州窑陶瓷瓷绘装饰内容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山水风景、花鸟鱼虫、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装人物、动物、花卉、博古、文字、杂宝、几何图案、装饰图案、时装人物等。有些内容是前代所少见的,甚至是没有的,例如:戏装人物、时装人物等内容。戏装人物是借鉴民间木板年画的图式而来,主要描绘的是戏曲故事感人至深的情节和表情身段,把舞台上五彩缤纷的人物形象、衣装扮相、身段程式、道具场面等绘制在瓷器上。民国时期常出现在掸瓶上的戏曲故事场面,有的会把舞台上方的电灯也绘制到瓷器上,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常见的戏曲故事有《黄鹤楼》《甘露寺》《芦花荡》《彭公案》《落马湖》《李白解表》《双锁山》《过五关》《看书瞒张》《群英会》《捉放曹》《穆桂英挂帅》等。时装人物是带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民国女性形象,数量稀少,流行时间较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新时代的一种仕女画,但近代磁州窑陶瓷最常见的还是传统古代仕女画面。从瓷绘装饰内容上看,近代磁州窑有很多特定题材,比如:文姬归汉、毕卓持鳌、二乔观书、携琴访友、西厢待月、郑家诗婢、开笼放鹤、赵子昂观山、寿阳公主、挂角读书、悬梁刺股、文王访贤、羲之爱鹅、琴鹤相随(赵抃入蜀)、孟母择邻、知章骑马、柳堤听莺、锦囊万卷、武松打虎、草圣张旭、米芾拜石、东坡玩砚、红楼梦、李白斗酒、吹箫引凤、书中黄金、教子升天、龙凤呈祥、天马行空、刘海戏蟾、麻姑献寿、伏虎罗汉、和合二圣、叱石成羊、福禄寿图、寻隐者不遇、牛郎织女、太师少保、福贤寿考、天女散花、状元拜塔、猫蝶寻春、福在眼前、五伦图、金玉满堂、天官赐福、麒麟送子、白头偕老、鹤鹿同春、柳燕争春、喜鹊登梅、仙鹤延年(松鹤同春)、枝头求友、欢天喜地、迎喜接福、松菊犹在、连年有余等,这些反复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陶瓷产品上的瓷绘艺术,除了起到装饰陶瓷的美化作用之外,还有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作用,也成了人们审美和教育的重要工具。
第二,“青花”取代“黑花”,打破磁州窑近千年装饰传统。近代,由于受景德镇青花装饰的影响,磁州窑传统的白地黑花瓷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青花装饰在磁州窑从清末开始繁荣一直延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才逐渐消失。磁州窑的青花颜料分土青、洋青两种,也就是国产青料和进口日本、英国的青料。使用土青装饰的瓷器产品呈色较灰暗,色彩纯度不高,发色不稳定,并缺少鲜亮的层次感,纹饰轮廓较为模糊。使用洋青则色彩效果变化丰富,但在民国使用洋青料初期,磁州窑画工也因为对此种装饰材料不熟悉而影响到装饰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后,青花产品迎来了一个艺术高峰时期。近代青花装饰艺术主要展示在瓶、罐、枕、缸等器形较大的陶瓷产品上,为提高生产效率,它经历了一个画面逐渐简化的过程,近代早期磁州窑青花瓷器在装饰上追求“满”,以瓶为例,往往在瓶身的口、颈、肩、腹、足五个部分都有描绘,呈环带状排列,这一类的青花瓷器上鲜见题记落款文字。从清末民初开始,描绘开始简化,大多在瓶身两侧布局,正面绘出一幅主要画面,较为常见的是山水、人物故事等,背面绘较简单的花鸟、折枝花卉或纯文字装饰,并在器身上大量出现题记绘画内容的诗文和创作时间、姓名的款识。抗日战争爆发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时间,磁州窑瓷业萎靡萧条,勉强经营的资方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了青花料的使用,青花装饰变得十分简单,艺术性也大为降低。
第三,民国中后期,色彩缤纷的五彩装饰逐步取代了单一色彩的青花装饰的优势地位。随着人们审美习惯的改变,青花产品的绝对优势地位已经不再突显,据民国二十年侯德封著《河北磁县粘土矿地质矿业及窑业》中记载:“因不行素烧手续,故绘于生坯之上。所用颜色,为黑、酱红(氧化铁)、绿(氧化铬购自外国,氧化铜来自山西)、蓝(氧化钴购自外国)。尤以蓝色消费极广,黑色次之。画法即用毛笔蘸色浆涂于坯上,花多粗重。”磁州窑五彩所描绘的对象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根据图案中不同物象的需要,配置出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较之前的青花装饰,显得更为瑰丽多姿、浓艳夺目。近代磁州窑五彩瓷在绘制工艺上出现了简化的特征,以掸瓶上的装饰为例,在青花盛行时期,瓶身两侧基本都有独立的画面布局和题记,如一侧是山水另一侧为花鸟等;五彩装饰的掸瓶则较多出现的情况是,只有瓶身一侧是画面而另一侧多为题记。近代磁州窑五彩瓷绘艺术,分为釉上五彩和釉下五彩两种,为提高五彩陶瓷的质量,磁州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引进了工艺先进的小型锦窑,彩烤工艺开始较多应用。到新中国成立前这种手工装饰技艺逐渐被现代效率更高的贴花工艺技术所取代,用花纸代替手绘,预示着瓷绘技艺的衰落,从贴花装饰效果上看,仍延续了当时的审美习惯。
第四,近代磁州窑陶瓷器物上的装饰具有强烈的绘画性。磁州窑是以绘画装饰为显著特点的著名古代民窑,近代以前的磁州窑陶瓷装饰,出现了大量白地黑花风格的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的装饰内容,并且其装饰的特点和宋元时期的文人画、院体画、风俗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在瓷绘的表现手法上,更多是将其视为图案加以描摹,没有将传统国画中对于墨色深浅变化的控制融入到瓷绘艺术中,这是由于以前白地黑花的装饰材料是本地出产的斑花石料,而它的特性则很难出现在宣纸上绘画的效果。清末磁州窑引进青花料,它可以用水调,并根据画面的需要,在瓷胎上绘制出深浅不同的蓝色,如同中国画中的墨分五彩。笔法上更是借鉴了中国写意画的皴擦点染、浓淡虚实,形式上有工细、兼工带写、大写意之别,在画面的整体效果上追求诗、书、画、印一体的传统绘画模式,从而使瓷绘艺术呈现出更加强烈的绘画性。根据近代磁州窑瓷器画面上的落款可知,磁州窑地域还出现了众多的专业画行组织,例如有静乐轩、养性轩、进步轩、竹溪斋、得月轩等,著名的瓷绘画师有石泉、王凌云(志宣)、吴良斋(兴让)、赵国珍(玉玺)、张士彦(美郎)、张子臣、刘逢之(道源)、茂英、石军等,像近代这样,出现如此集中的陶瓷绘画行业组织和瓷绘名家,在磁州窑的历史上十分罕见。近代磁州窑陶瓷绘画更多地脱离了传统工艺的制作性,而更加彰显出绘画艺术的创作性。可以让人欣赏到瓷绘艺术更多层面的艺术价值,比如:气韵、笔法、造型、色彩、构图等,使陶瓷绘画具备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立审美标准。
第五,近代磁州窑瓷绘艺术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近代磁州窑的画风是文人画风和民间画风相融合,以文人意趣,结合民间市场需求,使艺术风格走向雅俗共赏。早在宋元时期文人意趣已经影响到磁州窑的装饰艺术,但那时只是一个开端,瓷绘装饰中还缺乏绘画的独立性特征。近代使用青花料装饰,更多地拉近了瓷绘装饰工艺和纸绢绘画艺术之间的距离,在瓷器上的绘画性装饰大都是独立性很强的画面,追求诗、书、画、印的统一。近代一批有文化修养的艺人投入到瓷绘艺术中后,文人意趣在磁州窑瓷绘艺术中才渐成洪流。从近代彭城陶瓷上的题记中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南田老人笔法”“摹青藤老人法”“摹白阳山人之笔意”“摹唐王维之笔法”“仿海上名人之笔法”“仿米元章先生之笔法”“摹新罗山人之法”等。可见瓷绘匠人内心追求文人笔墨的精神,并加以变通,结合民间市场需求,融汇文人画风的“雅”和民间画风中的“俗”,既具有大众平民化的文化意识和审美倾向,也具有对内在心性和平淡天真的文雅追求。以近代磁州窑著名的瓷绘匠师王凌云为例,他常以民间吉祥美好之寓意,结合文人书法和诗文修养进行瓷绘创作,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画面中传统文人意识的遗留和传统民间质朴的吉祥祝福,在瓷绘艺术中多角度融会贯通,流传至今的大批作品可谓雅俗共赏。追求雅俗共赏的艺术之路,是近代磁州窑陶瓷绘画装饰非常鲜明的特点。
综上所述,近代磁州窑陶瓷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百年时间使磁州窑陶瓷在装饰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开创我国陶瓷绘画装饰的新途径——白釉黑彩的诞生,到近代以青花、五彩为主构成的集诗、书、画、印为一体雅俗共赏的陶瓷绘画新成就。近代磁州窑陶瓷在胎质的粗细、釉色的美观、装饰的色彩、成型的工艺、烧制的方式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发展,表现出近代发展道路上的一些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两点:第一,近代磁州窑陶瓷处于粗瓷向细瓷过渡的发展阶段,产品虽没有新中国成立后研制出的细瓷精良,但较明清时期的产品质量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良。第二,近代磁州窑陶瓷改变了千年以来的装饰传统,青花、五彩装饰的大量出现和流行,成为磁州窑传统的白地黑花向现代色彩缤纷的装饰工艺过渡的桥梁。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