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环境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和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变革和影响。我们如何才能让网络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变革和影响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学校和辅导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服务目标。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既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又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其核心理念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信任关心学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条件,大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网络的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形成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和利用率,减少了获取信息资源的成本,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调动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与参与性。其次,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新的方法。网络视频等技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加形象和生动有趣,拓宽了辅导员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第三,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条件。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为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角色冲突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能力,也为大学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结交朋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四,网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网络的隐匿性有助于保护学生,交流形式的多样化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深层次把握教育对象的精神理念和思想动态,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挑战
网络丰富的信息缺乏控制和过滤,各种合法信息、非法信息、有益信息、无益信息、真实信息、虚假信息等混杂在一起,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尚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甚至误导,从而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倾斜和道德判断力的削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首先,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复杂的信息环境之中。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及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种种问题,使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迷惘和困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产生价值观的倾斜,民族认同感弱化、主流价值观发生偏移、传统文化流失、低俗文化泛滥、暴力和迷信,等等。其次,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世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体制和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受到挑战、工作针对性难度加大、舆论监管和导向困难等等。第三,网络使大学生个体行为发生新变化。沉迷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使大学生道德意识淡化,大学生网络犯罪和针对大学生的网络犯罪也正日益突出。第四,网络给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网络在更深的层次上导致了大学生思维方式渐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大学生的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削弱,其虚拟性特征造成大学生非人性化倾向增强,无法面对真实社会。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