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的演进

作者:秦海欣来源:原创日期:2013-12-09人气:1012
 引言
自然垄断理论的应用和推广是经济学界一个前沿方向,学者们对此非常关注。二十一世纪,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大背景下,我国的自然垄断企业内、外部效率较低的矛盾突出。在我国自然垄断企业在国际层面规模并不算大,采用传统分拆措施并不一定是明智之举,需要基于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合理使用科学性的管制方法,在理论上运用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防止“管制失效”。
1 自然垄断的定义
自然垄断最早来源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现象。1848年,经济学家穆勒(Mill)提到了自然垄断问题,认为资源可以通过市场来完成配置,但是收益却无法由市场实行分配,所以政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1]。这是他的著作中第一次出现自然垄断这一概念,是现代自然垄断规制理论的思想渊源之一。通常,如果一个产业规模越大,它的成本反而越小,如果符合这样的规律,它基本就是垄断性产业。格林沃尔德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工具从规模经济范畴解释了自然垄断,当一个企业的规模刚好被相关市场容纳,且市场上所有的需求都会被满足,也就是说自然垄断能否存在的决定性判断标准是,市场需求必须小得只要有一家成本不断降低的公司就能满足。Adams和Ely意识到规模经济既不是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也不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现代经济学家对自然垄断的新认识始于对成本劣加性(Subadditivity)的界定。夏基(Sharkey,1982)和鲍莫尔、潘札与威利格(Baumol,Panzar,Willig,1982)认为,自然垄断的定义或者最显著的特征应该是其成本的劣加性(Subadditivity)。每一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或产出的增长比例大于投入增加比例的特性。如果单一企业生产所有各种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该行业的成本就是部分可加的[2]。总之,自然垄断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三大特点,而最大的相关体现在成本上。
2 规制理论的演变
公共利益理论认为:如果市场中的自然垄断厂商不存在竞争压力,那么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他们会实施垄断价格,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垄断地位,这样一来生产净福利就会大大流失,因此国家就会进行适当干预,采用价格管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合理控制。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认为规制(regulation)的含义是有规定的管理,或有法规条例的制约[3]。整治和管理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规制,二就是经济学里经常提到的国有化。国有化从产业组织学的角度上看,属于特殊的政府规制。阿姆斯庄等经济学家在1994年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国有化的整治管理方式应该属于由内部产生的规制方式,与此相反的还有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整治管理方式。
二战以后,大多数西方国家针对公用事业采取了很多严格的规制措施,如电力、天燃气、公路、铁路以及通信等行业,主要措施由国家对相应的市场行为、收费的标准进行强制性规定、将垄断企业变成国家性质的、有些还会严格控制其他企业从事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等,获得了一定的效果[4]。
我国也充分借鉴了相关经验,合理发挥该理论的指导作用,早期,我国的垄断行业属于国家绝对经营,针对目前的国有资产改革问题,有专家建议我国垄断行业的投入要加大,并且以国有资产的投入为重点。虽然严格控制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有很多,接受严格规制的企业在各方面的积极性遭到严重打击,尤其是管理和技术的创新,追求服务多样化的热情也有所减退,降低收费水平成了一个难题。
从通常意义上讲,在发展中不断增加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使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是对自然垄断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和手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观点并不是特别准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是不同的领域,国家或相关部门都应该适当采取管制措施确保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例如该行业属于极端自然垄断性质的,那么无论怎样,竞争行为都不会出现,竞争政策将毫无意义,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层面还属于小规模企业更加不应从分拆开始,国家适当的管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了。有许多垄断性行业如公用事业等都存在着较大的进入障碍,所以他们的竞争欲望得不到满足,为了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体系,竞争导向的规制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3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
许多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必须由国有企业进行经营。还有很多片面的观点认为:我国所谓的改革就是依据原有的国有经济发展框架,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最终打破行业垄断的局面。这种观点和想法无疑是不科学的,并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要从根本上对垄断进行深层次改革,就要跳出束缚人们思维的怪圈,开阔思路,从全局长远的规划国有经济的发展格局。
仔细剖析我国垄断行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可以发现政企不分才是我国垄断行业的主要症结。行政特权是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体制的一种特殊结果,主要与政府和企业内部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比较大的关系,垄断是它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发鼓励和制约机制才是自然垄断行业的问题所在,程度强弱的垄断都不是问题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企业属于一种治理方式,并非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要想解决上面的种种问题,简单的分拆和单一的强化竞争机制并不会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有些政府对部分企业进行地方保护主义措施,或者直接进行财政补贴,有些甚至会严格控制或禁止外地产品的进入,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机制,导致受到保护的企业即使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百分之几百也无法进行破产处置。所以,政府等相关单位以及各个职能部门与企业有效隔离是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和必要举措。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相关产业或相关产品的保护主义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遏制,但是注重行政区划的地方性保护主义只是对保护的有关规定作了一定的更改,不仅没有彻底消失,反而越挫越勇,快速的发展起来[5]。
总之,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以及政府改革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自然垄断产业要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不断对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引入和创新,最终实现动态调整模式。我国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也要认真思考,努力践行,从根本上解决“由谁规制?规制什么?规制谁?”等问题,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积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
升级。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