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社交与网络教育的整合-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增长速度也大大加快,知识总量也在急剧增长。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方法,一个被现代知识所充斥的学生会觉得课堂是如此地乏味,老师甚至会被戏称为“老夫子”。微博的优势与魅力。
微博,即微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吐、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地沟通是微博的理念,其宣传口号是:傻瓜式的提问保证人人都能回答。
在人们日益成长的网络教育中,为了改变上述的尴尬现状,及时地将新技术整合进课堂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现阶段“微博”作为一个热门词汇已经深深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微博的火热有其必然性,现代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信息爆炸性增长,导致人际交往表层化、快捷化。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有机会表达情绪、分享感受、传递信息,微博作为能实现这一诉求的便捷沟通工具,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国内,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国内微型博客网站已成为时下的热点,微博让网民们不约而同地“说”了起来,沟通也变得多了起来。作为油下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微博已成为网络时代又一次重要的通讯革命。信息传播泛主体化。
微博如今也正发展成信息传播的新渠道,信息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机构的特权。这个特质同样也可以让专业知识由学员之间互相传播。信息处理碎片化。
微博篇幅简短、内容随意,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可以被长期存储下来,人们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升了真实性与及时性。平台使用开放化。
开放设计让用户并不局限只有登入该网站后才能使用相关功能,经由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者微博用户端安装的各式软件都可以使用服务。简短的信息和开放设计的理念,使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捷。通过和财凡直接书写,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这样的便利将会为学员们提供更多随时学习的机。网络教育的现状。网络教育课程多为所使用,因此学习效率与竞争意识远没有实体课堂高。教学信息资源缺乏和陈旧,信息质量较差,更新慢。网络服务种类少,开发水平低,导致很多学生都在学习过程中渐渐流失了。在这个虚拟的课堂中,教师与课程开发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教师主要负责网上课程教材的编写,而网上课程的开发则由技术人员负责,导致网络课程质量低下,因此以人为本的教学经典思想很难在网络教育中体现出来。
网络教育的不足。教学质量监控经过信息收集、质量评价,必须及时将有效信息反馈,才能发挥保证质量管理环良性循环的作用。这就需要网络教育过程本身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能够让人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学习,这才是最好的推动。微博中的社交理念以及植入微博文化的内涵“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交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现在几近信息爆炸的时代,成千上万的社交关系网状联结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必需品。人们不想错过任何可能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于是一面是信息过多,一面依然是一种信息饥渴。关系对人们的重要性,也是大部分人都意识到的。为了可能存在的有价值的关系,人们纷纷扑向任何一种社交服务。而如果能够把这种信息饥渴的势头引入教育中,那么势必会帮助人们多一个积极的健康的社交圈。讽曲技术的植入。
关于如何将微博理念植入网络课堂,可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说明。账号同步配给当用户在学习网站进行注册后,便配给类微博账户,并自动关联学习同等课程的学员信息,使用户能够快速加入到学习日程中。在技术上保证开放设计,让用户并不局限只有登入该网站后才能使用相关功能,经由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者学习用户端安装的各式软件都可以使用服务。课堂中鼓励使用,引领互动学生透过熟悉的网络或手机接口,在微博上发送讯息,能快速跟上课堂节奏。为了防止课堂教学中互动太多带来的干扰,设计一个版块专门接收课堂中同学们的提问,在课后公示显示所有人的响应,助教与教师来及时补充和回复同学们的疑问。透过微博能尽情表达各种想法,大家都。
课后进行移动学习,知识不断网微博的技术支持让学生可以随时和同学、伙伴探讨问题,可以快速形成庞大的网状学习群体。比如在课后有了微博社交与网络教育的整合。
新的疑问,或者是对某些问题有了新的见解,可以随时随地发出信息,微博平台的其他群组人员与教师可以随时接收,学生可以随时与专家、教师、学习伙伴取得联系,使问题尽快地得到解决,学习之路永远不孤单,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将信息碎片整合著名大学教授财只发现,用一个星期通过微博网络平台来组织大家发表评论,提出观点,采用这种方式比过去传统的教学更能挖掘一些新的想法。逻辑上人们创造的信息越多,人们对信息的定位要求也就越高。学员在社交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基本上是属于碎片性质的。而碎片越多,整合的要求也就越强烈。教师充分利用管理者权利,履行教师的义务,将有代表性和建设性的讨论内容分阶段整理出来,上传到网站上,方便大家的学习回顾。与此同时,学生也更有存在感与自豪感。
完善的评价方式形成良性剌激。
对学生的账户管理,借鉴网络游戏中的积分积点策略,对每一次的发言记活力一个值,对主动发表的良性言论进行奖励,根据活跃度和粉丝支持度授予各种称号。人在潜意识中都会有竞争意识和优秀意识,这种政策配合上学习的交际圈会更加促进学生及时地钻研知识表现自己,也使学习者在网站有归属感与成就感,不会太轻易地离开。建立官方微博网站要有一个官方微博,在网站格局有新的变化,网站资源有更新的时候及时发表微博联系用户,这样即使是没有条件天天登录网站也不会落伍。基于人性化的理念,官方微博可以适时发表节日问候,或是环球大事提醒,在这样一个信息风暴的时代,被关怀、被知识传输自然会更受到学习者对归属感的期待。新技术植入网络教育的展望与思索网络社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是一个搜索和社交网络的时代。多个网站的起起落落使我们渐渐认识到,一个不具备信息定位与搜索功能的涉及社交的网站,一般会娱乐性偏重,用户在厌倦这一种社交后便会离开。现在的网络课堂要汲取前人的经验,在网站课程规划设计中将站内搜索与站外搜索都做到淋漓尽致,再配合学习者的微博社交网络,必然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留住更多的人。使网络学习绽放它的最高音。
在设计探究中,设计应对的是还未存在之物,创造的未存在之物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之物,它本质上是一种“涌现”产物,不可能完全预测。因此,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刚刚开始,在后续的应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问题,如多方面信息的筛查、过滤、对微博与搜索的依赖性等等。要充分发扬其优势,积极避免劣势,使技术整合与人文关怀达到和谐。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