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少儿舞蹈剧目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作者:高原来源:《尚舞》日期:2023-03-29人气:358

少儿舞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着塑造儿童形体,提升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力,培养艺术修养等多种作用。舞蹈剧目教学是对剧目的理解、分析及表现,它是少儿舞蹈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少儿舞蹈课程中的上层课程,是基训课程之上的表演课程,是将舞蹈基础训练予以升华的课程。

“舞蹈剧目为舞蹈的名目,是各类舞蹈中具有完整人物刻画、剧情体系或情景塑造的具有表演性、叙述性和刻画性的舞蹈表演,也可称之为舞蹈作品。”[[[] 武博.舞蹈教学中剧目课程的作用[J].黄河之声.2020(12):71.]]舞蹈剧目将学生的基本能力、技术技巧和艺术表演充分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身体语言的理解、对舞蹈内涵的把握,并提升其艺术表现力。舞蹈剧目教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展示的平台,使其积累宝贵的舞台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日常课堂训练的检验,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反馈。

一、舞蹈剧目的选择

舞蹈剧目通常分为学习剧目与创作剧目,剧目的选择对少儿教学至关重要,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剧目中的情感与内涵,并运用他们的肢体对剧目加以呈现。“成熟的剧目,可以使学生更直接地体会到舞台的表演感觉。”[[[] 李丽宏.舞蹈表演教学初探[J].艺术教育.2007(05):14]]

然而,目前许多少儿舞蹈教师通过学习网上视频的方式,为学生选择剧目。因此,我们发现了儿童舞蹈偏成人化的倾向。近年来,歌曲《我的新衣》、《芒种》、《左手指月》、《万疆》等在网络中颇为流行,然而,其主题和动作都较为成人化,甚至有些已超出少儿理解的范畴,致使学生在剧目表演中常机械模仿教师的动作,很少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剧目呈现效果欠佳。长此以往,有可能导致学生慢慢失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建议教师在选择少儿舞蹈剧目时,选择经典、优秀,具有教学意义的剧目。优秀剧目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文化和审美的传承紧密结合,从而引导学生从优秀剧目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

与此同时,建议少儿舞蹈教师通过观察、关注学生日常生活,改编或创作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少儿舞蹈作品,结合少儿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对其进行美育教育与情感教育,让舞蹈剧目成为反映学生心声的作品。

二、舞蹈鉴赏力的提升

从目前少儿舞蹈教育的目标来看,区别于中专与大学的专业舞蹈教育,其具有基础性、普及型、半专业性等特点。中专与大学舞蹈教育通常会开设《舞蹈鉴赏》课程,但在少儿舞蹈教育中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少。

舞蹈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强健体魄,培养其肢体协调性、艺术表现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也为部分学生日后走上专业道路打下基础,初步培养他们的基本功、技术技巧、“舞感”等。然而,目前的舞蹈美育教材在内容方面呈现“三多三少”,即“技能内容多、常识内容少”、“基础知识内容多、应用知识内容少”、“模仿式技能内容多、启发式技能内容少”的特点。[[[] 庞小强.中国青少年舞蹈美育教材建设现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63.]]

少儿舞蹈剧目教学应当与舞蹈鉴赏充分融合,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学习来提升学生欣赏、分析、表现舞蹈的能力。首先,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他们情感丰富、擅于模仿,因此,通过舞蹈鉴赏调动他们的情感与动觉,符合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其二,与舞蹈剧目相关的知识背景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舞蹈内涵,提升学生的舞蹈感觉;其三,舞蹈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少儿舞蹈教育不应停留在对学生身体技能训练的层面,还应当上升到美育的高度。美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夏志伟.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建设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17:50.

]]

然而,由于少儿舞蹈教育领域教师水平良莠不齐、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不足、家长对舞蹈教育认识存在误区等原因,导致少儿舞蹈教育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美育”、“重考级轻能力”的现象,应当予以重视。教师在少儿剧目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去感受和传达情感,让舞蹈教育从技能训练层面提升到艺术感知、文化传承的层面,注重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舞蹈动作的规范性

近年来,出现了“国风国潮”和“传统文化热”的现象,网络上也有不少“古风舞”出现,引发了少儿舞蹈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然而“古风舞”并不等同于古典舞,其中的动作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但没能充分体现古典舞的审美和规范,而且掺杂了民间舞、现代舞、流行舞的成分,对于审美观尚未定型的儿童来讲,他们并不明确舞种之间的差别,动作的程式和规格尚未建立,致使其未能得到审美规范的正确引导。

不同的舞种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动作规范,然而,在部分剧目展示的过程中,反映出少儿舞蹈教学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例如,维族舞蹈的“移颈”动作,许多同学做得不理想,教师就将其换成了“晃头”;古典舞中的“圆场步”讲究步子要小、快、轻、稳,但学生呈现效果不理想,似走步一般,体现出日常教学缺乏严谨、规范的一面。

舞蹈步法训练尤其需要教师的重视。中国古典舞教学讲究“手、眼、身、法、步”,从事舞蹈教学多年的我们也了解,在评判一名学生功底是否扎实的时候,先要看他脚下的是否“生根”,步法是否稳定、是否准确、是否从容。然而,近年来,在许多展演或赛事中,发现许多教师选择让学生跪着或坐着完成舞蹈大部分动作,体现了日常教学中对步法训练的忽视。

许多舞蹈的风格都是从脚下生成的,例如,藏族舞蹈的颤膝、退踏步、抬踏步;维族舞蹈的摇身动律、横垫步、三步一抬等。在剧目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夯实舞蹈的体态与动律,掌握步法的规范与特征,从而准确表现出舞蹈的特定风格与审美。

少儿舞蹈动作规范性欠佳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专业与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缺乏少儿舞蹈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则归咎于部分教师认为儿童的年龄偏小,还不能充分理解舞蹈的审美与规范。然而,正因为面向少年儿童,启蒙教育才尤为重要,更应当注重动作的风格性与规范性。因为最初的印象难以磨灭,错误的动作或风格一旦形成,日后将难以纠正。

四、音乐素养的培养

音乐与舞蹈有着紧密的关系,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舞蹈的情感、结构与节奏等,二者的紧密配合,达成舞蹈作品试听统一的艺术效果。在目前少儿舞蹈剧目呈现中,表现出部分教师在选择、剪辑音乐过程中以及对儿童音乐素养的培养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其一,许多少儿舞蹈剧目的音乐是从网上下载或多个音乐进行了拼接,舞蹈剧目依靠音乐“提气氛”,动作层面却达不到表达情感或推动叙事的作用,令人遗憾。

其二,音乐剪辑中常常出现“没头”、“没尾”的现象,导致音乐让人感觉“一句话未讲完”,衔接痕迹过于明显或是风格不够统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由此,破坏了剧目情节的连贯性、情绪的延续性,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教师音乐修养有待提升的问题。

其三,剧目展示中,还时常表现出教师对学生音乐、节奏训练不足的情况,有的教师在舞台侧幕后面为学生数拍甚至以口令进行指挥;或请一位同学在台上为同学们数拍等,在剧目表演过程中,十分影响演出效果。

五、技术技巧不能“误入”

技术技巧的完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日常基本功训练的程度和水平。舞蹈剧目中,技术技巧恰到好处的运用能够充分释放演员的内在情感,并进一步提升剧目的艺术感染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时,舞蹈剧目中并非所有技术都可以“植入”,也并非所有舞蹈中都能够穿插技术技巧。许多教师为了比赛成绩或者演出效果,常刻意将基本功或技术技巧穿插其中。例如,在没有任何情感表达需要的前提下,穿插一个搬腿或下腰的动作;或是在某个胶州秧歌剧目中增加一个“大跳”等,都显得不合时宜。其一,不能为推动情节、情感的发展服务;其二,破坏了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性;其三,由于部分学生技巧的完成质量不高,反而影响观众和评委的观感与评价。

六、服饰、道具的使用

舞蹈剧目中服饰、道具的恰当使用,能够为剧目增色不少。但是,部分教师在选择服饰时,没有充分考虑剧目的舞种属性,致使服饰与舞蹈风格不相适应;或是在选择服装、饰品时未能为学生们准备长短适宜、大小合适的款式,从而影响了剧目表演的整体效果。

道具,是舞者肢体的延伸、意识的延伸、情感的延伸。然而,许多少儿舞蹈剧目中的道具未能准确反映舞蹈的主题;有的,则因为较为繁复,成为了小舞者们的“羁绊”,在表演中时常出现由于没有掌握好,道具掉落的情况,有时甚至发生小舞者碰撞、跌倒的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安全和表演的情绪状态,造成演出事故或比赛中的失误,需要引起舞蹈教师的注意。

七、舞台表演素养的形成

在比赛或演出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许多学生在舞台上不能很快进入状态,依然停留在生活化状态中;队形跑动时,因为距离保持不佳发生碰撞或推搡;或因某个动作失误,立即表现出懊恼、沮丧的表情,都可以看出学生还未充分建立起舞台表演的意识,尚未转化其作为一名小演员的身份。

“舞蹈表演可以概括为,舞蹈演员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有节奏、饱含情感的模仿和表现客观事物形象及主观世界的展示。”[[[] 景芳.论舞蹈剧目教学对舞台表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D].沈阳师范大学.2018: 03]]舞蹈表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技术性。对于少年儿童来讲,他们往往还不能很好地区分“台上”与“台下”的差别,也不能充分理解生活动作与舞台动作的区别。因此,少儿舞蹈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起舞台表演意识,挖掘学生的表演特质,启发学生运用想象力“走进”某一特定情境或某种特定情感之中。

舞台表演具有完整性,从上场到下场,时刻体现出学生的舞台表演素养。在演出或比赛中,有时会出现教师上台给学生摆好出场造型,或是音乐响起了,学生还未做好位置准备等情况。舞台表演有其固定的程式和规范,教师应该在剧目教学中,为学生讲解舞台知识,例如:舞台的上场口与下场口在哪里?当老师不出现时,舞台中心与重要点位如何去找?表演中出现失误应当如何处理?上场和下场(谢幕)应该怎么做等,这些都是小演员所必备的舞台知识和表演素养,也是少儿舞蹈剧目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八、舞蹈剧目的创新

舞蹈剧目的创新是推动少儿舞蹈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作品创新也尤为困难。目前的少儿舞蹈剧目呈现中,较多模范、学习和改编作品,而能够体现创新的,实数凤毛麟角。

舞蹈的创新发展需要题材、内容、形式、语汇的创新,这一方面需要少儿舞蹈教师用心挖掘学生生活,找寻合适素材;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留心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行为方式,并对其进行提炼、加工,为舞蹈艺术形象塑造服务,从而创作出符合新时代要求,反映当代儿童生活,富有童真童趣,并对儿童具有启迪与引导作用的优秀作品。

与此同时,少儿舞蹈教师也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舞蹈剧目的改编或创作之中,鼓励他们对情节、结构、动作语汇等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剧目情节更为丰富、结构更趋合理、动作更加贴近儿童本身。创作是一个启发与互动的过程,学生完全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共同为创作出谋划策,这将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进一步提升他们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结  语


在少儿舞蹈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各类比赛、展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少儿舞蹈剧目教学当中,剧目的选择、教学、呈现与创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舞蹈剧目教学体现出综合性、实践性与表演性的特点。少儿舞蹈剧目教学应当充分遵循学生各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应通过鉴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注重教学中动作的风格性和规范性,重视对学生乐感、情感的培养,指导学生正确穿着服装、运用道具,并引导他们了解舞台知识、形成表演素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文化素养。

与此同时,少儿舞蹈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审美力与鉴赏力,注重从儿童生活中提炼主题和动机,以创作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的少儿舞蹈作品;在甄选舞蹈剧目的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剧目,引导学生在舞蹈中体验与表达情感,挖掘少儿的天赋与潜能,注重其审美能力、舞蹈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本文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