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老庄哲学视域下赣南采茶舞蹈中丑角表演探究 ——以舞蹈作品《刘二寻花》为例

作者:姜奕冰来源:《尚舞》日期:2025-07-16人气:18

摘要赣南采茶舞源于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地区一种风趣的民间舞蹈,展现了赣南客家人的劳动与生活场景。老庄道家的哲学思想崇尚自由、物我两忘、自在游心,其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文章以舞蹈作品《刘二寻花》为例,基于老庄哲学思想,对赣南采茶舞蹈中丑角表演进行总结,指出超越美丑的观念是丑角舞蹈表演的升华所在。

 

【关键词】老庄哲学;赣南采茶舞蹈;丑角表演;《刘二寻花》

 

 

赣南采茶舞蹈源于赣南采茶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丑角是赣南采茶舞蹈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具有“三角成戏,小丑当家”的特色,反映了赣南人民的乐观情绪和庄子哲学追求“道法自然”的思想。丑角表演不仅提升了赣南采茶舞的艺术魅力,还彰显了客家人独特的质朴气质与洒脱性格,呈现出一种清新灵动的艺术风格。研究《刘二寻花》中的丑角表演,从老庄哲学的视角分析其美学内涵,有助于深入理解赣南采茶舞蹈丑角表演的本质。

 

1.老庄哲学思想与赣南采茶舞蹈及其关系

1.1老庄哲学思想

老庄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认为“道”作为万物本源,是超越人类感知和理解的存在,“道”孕育了世间万物,赋予万物生命与形态,主张“自然无为”“顺应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万物由道而生,体现“万物皆一”的观念。从哲学逻辑看,庄子洞察到世间万物都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于是他将生死、美丑等视为自然循环的不同表现形式,生与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像昼夜交替般,是自然进程中必要的环节,《庄子・知北游》云:“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生死过是的聚散变化,如同昼夜交替般自然,是生命循环的不同阶段,并非绝对对立;美与丑也不是秉持着固定的评判标准,而是随着自然流转而相互转化,《庄子齐物论》有云:“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小草与梁柱、丑女与西施,看似差异巨大,但以“道”的视角审视,他们的本质并无差别。基于此,庄子主张人应返璞归真:自然蕴含着最纯粹、最本真的力量,多人为雕琢会破坏自然的纯真与质朴。

1.2赣南采茶舞蹈

赣南采茶舞蹈源自赣南采茶戏,而采茶戏是在民间灯彩和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具有浓郁的赣南地域特色。采茶舞蹈源自客家民间,深受群众喜爱,是客家人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采茶戏以“三角成戏,小丑当家”为特色,表演技巧以“步子”“扇子”“袖子”为主,形成诙谐活泼的艺术风格。在新中国成立后,赣南采茶舞蹈获得蓬勃新生,在20世纪50年代改编了“四小金刚”,在70年代后期《茶童哥》被拍成彩色戏曲片并更名为《茶童戏主》。自80年代起,赣南采茶舞蹈作为独立的艺术品种登上艺术舞台,其中的“三绝”技艺为“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

1.1.2.1“矮子步”

“矮子步”是赣南采茶舞蹈中丑角的基本台步,以屈腿、半蹲或全蹲为特点,动作夸张且富有韵律,体现了赣南客家人在种茶采茶劳作中弯腰屈膝的姿态。这一舞蹈动作不仅展现了赣南人民乐观诙谐的生活态度,还体现了他们的勤劳质朴,生动反映了茶农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

1.2.2“单袖筒”

“单袖筒”也是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别具一格的特色之一。茶农在劳作时,在腰间系上一条白布,这条白布是用来擦汗的“汗巾”,有许多研究采茶的老艺人就把白布与袖子连接在一起,将袖子抛甩或缠腰,配合上上下屈膝等腿部动律创造了诸多舞蹈动作。赣南采茶舞蹈中丑角的专用是单袖筒,有一艺诀:“摆动像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从这一艺诀可以看到赣南采茶的“丑”,动作多模拟自然中的动物。“单袖筒”具有多样的动作和技巧,结合右手扇子、上身舞姿和脚下步伐等,生动展现了富有情趣的采茶舞蹈。它不仅是一种舞蹈道具,更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手段。通过“单袖筒”的各种动作,丑角演员可以根据需要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塑造出不同的情境,使观众可以充分理解剧情变化和人物性格。

1.2.3“扇子花”

在赣南采茶舞中,扇子从茶农炒茶的工具转变为重要道具,其动作“手舞似流水,左右如月桂”,展现其多彩的舞姿。舞者通过夸张动作,手持扇子表现生活百态。扇子可比拟多种工具,结合肢体延伸,自然流畅且深化表现力。

例如《刘二寻花》中,刘二手持折扇,身着绫罗绸缎,腰挂半掉钱,扮相似富家公子。这些贴近生活的道具和形象,亲切且具感染力,深受百姓喜爱。这体现了艺术从审美角度反映社会生活,舞蹈作品更是现实世界中民众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

1.3老庄哲学思想与赣南采茶舞蹈的关系

1.3.1审美观念中的不言之美

老庄哲学强调“不言之美”,认为对美的真正欣赏是超越知识判断和情感活动的,是一种在“道法自然”中体现的精神自由与超越。赣南采茶舞蹈源于客家人的生活,具有清新自然、活泼风趣的艺术风格,其动作大多来源于生活和自然,没有过多的刻意雕琢,这种自然、质朴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老庄哲学的“不言之美”。

1.3.2表演风格中的顺应自然

老庄哲学倡导顺应自然,不刻意为之。赣南采茶舞蹈的表演风格自由、灵活,演员在表演时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情境自由发挥,没有严格的程式化限制。例如,丑角的“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等基本动作,虽然有一定的规范,但演员在表演时可以根据角色的性格和情感进行灵活的变化,这种表演方式体现了对自然、自由的追求,与老庄哲学的思想十分契合

1.3.3精神内涵中的和谐价值观

老庄哲学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赣南采茶舞蹈中常常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例如舞蹈中模仿动物的动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丑角与旦角之间的互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包容。这种和谐的价值观与老庄哲学的和合思想相统一

 

2.丑角舞蹈表演概述

2.1丑角的分类

2.1.1正丑

赣南采茶舞蹈中的“正丑”多指代劳动群众中的勤劳踏实、热爱劳动、爽朗活泼的青壮年男子。扮相时,鼻梁抹白粉,称“小花脸”,右手持扇,左手甩袖。以传统赣南采茶舞蹈《刘二寻花》为例,角色中的田七郎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其特征如下:农民小伙子,善良风趣,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正丑的舞蹈动作多是虚拟的,模拟日常生活场景,比如上山、下山、摘茶、炒茶、擦汗、劳作等。正丑主要使用扇子和水袖作为道具,舞蹈表演以高桩和中桩步法为主。

2.1.2反丑

“反丑”的角色则多是一些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角色在扮相上,除了在鼻梁中心抹白粉外,还会画“三角眼”,并在嘴边点一黑痣。这种夸张的扮相突出了丑角的特征,使人物更易被观众辨认。在传统的赣南采茶舞蹈中反丑的典型人物为《刘二寻花》中,刘二就具备了这些特点:游手好闲,懒惰不作为,蛮横不讲理。反丑的舞蹈动作多模拟动物形态,如乌龟爬沙、猴子撒尿、懒猫抓痒等。舞蹈步法多以矮桩为主。

 

2.2丑角舞蹈表演在赣南采茶舞蹈中的作用

2.2.1抒情与动作的结合

   在赣南采茶舞蹈中,丑角通过诸多幽默滑稽的动作,例如灵活多变的矮子步、纷飞旋转的扇子花,将内心丰富的情感细腻的表达出来。

矮子步作为赣南采茶舞蹈极具标志性的动作,在《刘二寻花》中的运用更是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当刘二怀揣着希望与憧憬,满心欢喜的去寻花时,他的矮子步轻快且富有弹性,脚步移动快速,身体微微起伏,仿佛脚下生风。轻快的步伐搭配上洋溢笑容的表情,将他此时愉悦的心情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而当他在寻花过程中屡屡碰壁,心情变得沮丧时,他的矮子步步频放缓,身体蜷缩,肩膀下沉,头部低垂,手臂无力的垂在身旁,这种收缩的身体姿态生动的描绘出他内心的痛苦与自卑。

正是因为这些动作与情感的紧密结合,《刘二寻花》才能有如此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观众才能与角色产生精神和心理的共鸣,才能更加充分准确的理解角色的内心,提升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2.2.2叙事与写景的功能

     丑角的舞蹈动作除展现角色细腻情感外,还承担着叙事与写景的功能。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表演时虽未临其境,却能让观众如已临其境般感知角色所处的环境,明晰角色的故事动线。

《刘二寻花》中,刘二的出场动作就极具叙事性:他以略带夸张的“亮相”开场,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睁得圆溜溜,双手背于身后,脑袋左顾右盼,这些动作瞬间就让一个“寻花”的人物栩栩如生,暗示观众刘二即将踏上“寻花”之旅。

此外,刘二利用舞蹈动作描绘出了周围的环境:在“寻花”路程中,他用手臂大幅度的伸展和滑动,模拟出树枝的摇曳,向观众展示了一片茂密的树林,自己正穿梭于其中;配合着身体的扭动和脚步的变换,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到他所处空间的复杂和“寻花”的曲折。

2.2.3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丑角舞蹈以幽默诙谐、耍宝逗乐为特征,丑角夸张的表情、滑稽的动作常常让观众捧腹大笑,短暂的忘记生活的繁重压力,获得一刻休息;另丑角的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极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观众在观看表演时,可以从动作中看到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情节,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使观众不仅获得情感上的愉悦,更有精神上的满足。

 

2.3.赣南采茶舞蹈丑角表演的风格特色

丑角是观众喜爱的戏剧行当。他们在表演中插科打诨、庄谐并用,嬉笑怒骂皆成趣味。在逗乐观众的同时,他们以尖锐的讽刺和批判,直指历史与现实中的不合理现象和丑恶行为,给人以深刻的思想触动。

2.3.1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丑角的气质在众多艺术形式中,堪称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田汉先生曾言:赣南采茶戏是中国戏剧园中的一朵奇葩。如此切实真挚的夸赞,自然少不了丑角的功劳。丑角表演不靠蛮力,却展现出细腻的内心活动,并通过生动且多样的表演方式呈现给观众。其表演风格虽夸张灵动,却不失生活的真实感。在幽默风趣的动作背后,清晰地传达出对美丑、善恶的鲜明态度。每次登场,充满趣味的表演风格总能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2.3.2插科打诨,寓教于乐

丑角的“丑”并非低俗,而是通过滑稽搞笑的艺术形式,讽刺社会陋习,传递深刻启示与精神追求,兼具娱乐与教育功能。

在《刘二寻花》中,刘二的动作风格以“猴性”为特色,表现为扣背哈腰、眼珠快速转动和动作灵巧诙谐。这种风格由非遗传承人陈宾茂老师总结,编导胡海老师在此基础上塑造了角色性格,尤其在“一对子迷人眼”部分,生动展现了“猴性”的诙谐风趣。

 

 

3.老庄哲学的美学观念在赣南采茶舞蹈丑角表演中的体现

赣南采茶舞蹈中,丑角表演的基本形态为“男矮女高、男走女摇”,其核心动律特点是“屈重随浮”。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不仅为舞蹈增添了诙谐幽默的风格,还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生动展现了赣南客家人的生活情趣和性格特点。丑角表演不靠蛮力,却展现出细腻的内心活动,并通过生动且多样的表演方式呈现给观众。其表演风格虽夸张灵动,却不失生活的真实感。在幽默风趣的动作背后,清晰地传达出对美丑、善恶的鲜明态度。每次登场,充满趣味的表演风格总能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赣南采茶舞蹈丑角舞蹈表演的特点,从老庄哲学观点可以揭示并阐释其“以丑质美”的美学观点与表现,得出赣南采茶舞蹈丑角表演的“以丑质美是基于老庄哲学思想之“贵食母”“不藏是非美恶”的美学观念,其指向遵从自然之道,强调的是对美丑的超越。赣南采茶舞蹈丑角舞蹈表演的“以丑质美”是对赣南茶舞蹈丑角舞蹈表演的本质升华。庄子提出“形残而神全”“形残”多指形象差,不讨喜,正如作品刘二寻花》中刘二,他整日不务正业、无所事事到处寻花问柳猥琐扭曲的形象,放在现实生活中势必是让人唾弃的;在剧中,丑角通过轻快、滑稽且搞笑的动作,展现出其滑稽的形象,从而反衬出正派人物田七郎的爽朗与朴实,引导观众辨别美丑善恶,起到启发和教育的作用,这正是其“反丑”的精髓所在。

2.3.1贵食母

“贵食母”出自《老子》第二十章,象征回归生命根本,倡导返璞归真,从“道”中获取滋养。客家先民在艰苦生活中与自然万物打交道,形成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丑角演员在舞蹈中模拟动物形态,“公鸡啄米”“青蛙戏水”等,这些动作看似不“雅”,实则是对自然本真的回归,演员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内心与自然的交融,达到超脱现实的艺术境界。在《刘二寻花》中,刘二的“蜻蜓点水”“乌龟爬沙”等动作,生动展现了丑角对自然本性的回归,凸显了赣南采茶舞蹈“逍遥洒脱”的艺术风格。对丑角而言,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卸去作为人的包袱,标志着身心的自由与愉悦,进入“逍遥自由”的艺术返归,实现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精神升华。

2.3.2不藏是非美恶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万物平等,是非美丑皆为相对观念。在《逍遥游》中,他强调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认为只有“不藏是非美恶”,才能回归自然纯真的心灵境界。老子也指出美与丑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二者并无绝对界限。

在《刘二寻花》中,刘二的外在表现虽夸张、滑稽,但通过舞者的演绎,成为展现生活真实与幽默的载体,使观众感受到别样的美。其动作虽不优美,却是赣南人民生活劳作的艺术提炼,充满生活气息与活力,展现出自然、真实的美。刘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丰富而真实,通过舞蹈表达对爱情、生活的追求以及人性中的善良、乐观等美好品质。这种情感表达超越了外在形象的美丑,引发观众共鸣,体现了赣南采茶舞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价值。

 

4.在老庄哲学视域下探究赣南采茶舞蹈丑角表演的意义

4.1放松心情

赣南采茶舞蹈是农闲时的自娱性文化艺术活动,其主要功能是怡情养性、调节身心,满足人们自娱自乐、交流情感的需求。这种舞蹈活动不仅愉悦了群众身心,还能通过群体互动促进情感交流,提升社会的精神风貌。在老庄哲学“自然无为”“逍遥自由”的影响下,人们的情绪得以自然宣泄,进一步满足了其心理需求。

4.2宣传教化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赣南采茶舞蹈的“丑”并非简单的社会审美层面的丑,而是通过艺术手段将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舞台上的个性美,体现美与丑的依存、转化和统一。这种以丑演美、以丑演善的表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启示现代社会应以更开阔的胸怀和客观态度看待人和事,避免因狭隘观念产生冲突和烦恼。

4.3民族认同

在哲学视角下对赣南采茶舞蹈丑角表演的研究赣南采茶舞蹈的丑角表演,不仅有助于赣南客家人更好地认识自身,实现与自身精神世界的融合,还能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增强族群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对丑角表演舞蹈形式的把握,可以进一步了解赣南客家人的族群情况和文化生活,同时也能延续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形成对赣南采茶舞蹈丑角表演美的全新认知。

 

5.结语

赣南采茶丑角舞蹈对“物”和“我”的二重超越,把赣南采茶舞蹈的美学内涵提升到一个“自然无为”“逍遥自在”的境界,对天地间自然万物的模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具现,更是一种自然造化的纯粹境界。赣南采茶舞蹈中的丑角行当是舞蹈中不可替代的角色,丑角舞蹈是赣南客家人审视和把握自身精神世界的重要媒介,对凝聚赣南客家人的族群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章来源:《尚舞》 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