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浅析折扇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审美价值与训练方法

作者:孟霞来源:《尚舞》日期:2025-09-13人气:8

摘要:折扇作为中国古典舞中常见的道具之一,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在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运用中,折扇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动态,展现了舞者优雅的身姿与细腻的情感。文章旨在探讨折扇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审美价值,并分析其训练方法,以期为舞蹈教学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折扇;训练价值

 

1.相关概念阐述

1.1中国古典舞身韵

中国古典舞身韵既是古典舞的灵魂,也是古典舞的核心,它强调的是舞者身体的韵律美和内在气质的表达,讲究“形神兼备、身心合一、内外合一”。身韵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姿态,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审美观念。它不仅是一种舞蹈技巧,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在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掌握和运用对于舞者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舞者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舞蹈的内涵和情感,使舞蹈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因此,在中国古典舞的学习和训练中,身韵的训练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1.2道具折扇

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中,折扇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折扇的轻盈灵动,与舞者身韵的流转相呼应,为舞蹈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它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道具,更是舞者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通过折扇的开合、旋转、挥动等动作,舞者能够细腻地传达出舞蹈中的情感变化,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的内涵。折扇的多样性和可塑性,也为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不同的折扇样式、材质和颜色,都能够为舞蹈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视觉效果。同时,折扇的运用也需要舞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身韵的掌握,才能够将折扇与舞蹈完美融合,呈现出最佳的表演效果。

 

2.折扇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审美价值

2.1“缓急轻重”的韵之美

   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折扇的运用不仅仅是技巧上的展现,更是对舞者角色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其中,“缓急轻重”的韵之美,正是通过折扇的运用得以生动体现。缓急,指的是动作节奏的快慢变化。在舞蹈中,舞者通过控制折扇的开合速度,以及扇面与身体的配合节奏,来营造出或紧张激烈,或舒缓悠扬的氛围。这种节奏的变化,不仅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也使得舞者的情感表达更为细腻和丰富。轻重,则体现在对折扇力量的控制上。舞者需根据舞蹈情节和角色性格,灵活调整握扇的力度,使扇面的摆动、旋转等动作既有力又不失柔美。轻时如微风拂面,重时则如狂风骤雨,通过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缓急轻重”的韵之美,在折扇的运用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它使舞者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情感表达更为真挚动人,从而帮助舞者更好地塑造出鲜活、立体的角色形象。

2.2“妙趣横生”的技之美

在中国古典舞中,折扇不仅是道具,更是舞者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折扇的灵活运用,舞者能够展现出“妙趣横生”的技之美。这种技巧之美不仅体现在折扇与舞者肢体的协调配合上,更体现在折扇所传达的角色情感和性格特征上。例如,在塑造一位温婉如水的古代女子时,舞者可以通过细腻的折扇动作,如轻轻摇曳、缓缓展开等,来展现女子的柔情与雅致。而在塑造一位英姿飒爽的武将时,舞者则可以通过折扇的迅速翻转、有力挥动等动作,来展现武将的刚毅与果敢。

此外,折扇的不同形态和颜色也能够为角色形象增添独特的魅力。如扇面的图案和色彩可以反映角色的身份和性格,而扇骨的质地和形状则可以体现角色的力量和气质。舞者在表演中巧妙运用折扇的这些元素,不仅能够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立体,还能够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古典舞女子群舞《醉春风》中的快板部分,扇面开合拂动之间,处处是春光的流转与生命无拘的雀跃。编导想要突出的“醉”字,并非酒精迷醉,而是灵魂沉醉于春之怀抱的彻底释放。扇子翻飞,袖笼轻扬,舞者踮脚碎步,时而如云朵轻飘,时而若水波荡漾,更似春风中摇曳的枝条,完美诠释出了折扇在舞蹈运用中的“妙趣横生”。

2.3“清微淡远”的雅之美

“清微淡远”的雅之美,往往体现在舞者通过折扇的细腻运用,所展现出的那种超凡脱俗、恬静淡雅的气质。在舞蹈中,舞者手持折扇,动作轻盈流畅,扇面的开合、旋转、摇曳,都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折扇在此刻,不仅是道具,更是舞者情感表达的延伸,它随着舞者的动作,时而轻柔如风,时而灵动如水,将“清微淡远”的雅之美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美,不仅是一种气场,更是一种风韵和充满内涵的幽静。在古装影视作品中,常常能看到折扇的身影,其形象通常和人文墨客联系起来,如翩翩君子在谈笑风生中手握折扇的场景,由此可见折扇不仅具有舞蹈性还具备实用性功能,其“雅”字在古典舞中的也就运用而生,古典舞折扇的“雅”可以是实用性的,如男子群舞《纸扇书生》中,在舞蹈的开场中,每个舞者都性格各异,所有人手握折扇风度翩翩在不同场景中行走,交谈,舞者们左手背手,右手握折扇边煽动边大步行走,每个舞者身上无不散发着大气、优雅的气质,若此刻舞者们手中无折扇,那么呈现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可见,折扇所塑造出的“雅”是不可替代的,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4“虚实相生”的境之美

在中国古典舞折扇训练中,“虚实相生”的境之美是帮助舞者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在女子群舞《春讲花月夜》中,道具为长绸折扇,该舞蹈来自于诗词《春江花月夜》,群舞的开场由扇子的长绸组成的意境,将折扇比做为潮水的涌起,由快到慢,由涌动慢慢回到平静的场景,此时的折扇不再具有实用性,而是起到一个虚幻的背景的作用。通过折扇的运用,舞者能够营造出一种虚实结合、意境深远的舞台效果,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体验。具体而言,舞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折扇的开合、翻转、挥舞等动作,将扇面与扇骨的变化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虚实交织的视觉效果。扇面的展开可以象征宽广的天地、辽阔的胸怀,而扇骨的折叠则寓意着收缩、内敛,这种虚实之间的转换,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还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舞者在运用折扇时,还注重与身体的协调配合,通过扇面的指向、扇骨的摆动等细节处理,进一步强化了舞蹈的意境表达。例如,在表现文人雅士的悠闲自得时,舞者可以轻轻挥动折扇,让扇面随风摇曳,仿佛在与清风对话;而在表现英勇战士的刚毅果敢时,舞者则可以紧握折扇,用力挥舞,让扇骨发出铿锵有力的声响,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通过“虚实相生”的境之美,中国古典舞折扇训练不仅提升了舞者的表演技巧和能力,更帮助他们在舞台上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角色形象,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还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3.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折扇的训练方法

3.1持扇训练

持扇训练一般为组合训练,以持扇、捏扇、架扇为主,其基本动法为盘、晃、提、压、转。训练时,首先要开始准备姿态,面向五点,左手兰花指背手,右手正位持扇于左髋旁,上身旁提,左腿主力,右腿踏步准备。其次,要注意手、髋、脚、眼等的配合与动作的衔接。第三,需要掌握节拍的节奏,例如1-4拍面朝八点,左手兰花指背手,右手正位持扇经由三点下弧线提腕于左肩旁,保持踏步位下蹲。5-8拍面朝一点,左手兰花指背手,右手正位持扇面盘腕于体前外侧,起步时呈踏步姿势,以逆时针方向接一点转五点;左手兰花指背手,右手由正位持扇转反位持扇背手,向上跨出五点左腿,向下跨出丁字步右腿并拢;左右手正位持扇转反位持扇背手,右手正位持扇,左右正位持扇。1-4拍面朝五点,左手兰花指背手,右手反握扇面向身体左侧经七点下弧形提升,右手手臂松驰传导,视线停留在两点以上,转正扇面即为正握扇面。其训练目的是通过持扇和上半身舞姿的配合训练,训练人扇合一的身体状态。

3.2握扇训练

握扇组合训练的基本扇技是指握扇、掌握扇、摊扇、盖扇,其基本技法主要是开、合、抹、转、摊等。训练时,先从准备姿势开始,身体体态微微向前倾斜,,右手握扇放在身体的正前方,左手兰花指推在手握扇后面,扇头朝上;脚下以左腿为主力腿,右腿为辅。其实,与持扇相同,也需要手眼身法的配合,同时还要注重步伐的移动。三是要注意节奏,如1-4拍面朝二点,右手掌握扇面翻腕握扇面在前,左手轻点扇面,向左八点方向踏步准备,右脚在踏步位置上向后踏步,扇面翻腕握扇面在前,左手轻点扇面,向左八点方向踏步。5-8拍面向八点,右手掌握扇提腕,左手推手轻抚扇面,右脚八点上步落大掖步位。1-4拍面朝八点,右手指握扇经四点至八点划下弧线,左手覆肘至右手肘,左脚踏于八点,右脚向前位置随上步而上。5-8拍面向八点,右手指握扇外盘腕至背手位,左手提腕至右肩位,右脚向四点方向后撤步,左脚紧随其后,落右脚主力踏步位,在保持舞姿的基础上下蹲。握扇的训练关键点是运扇时应保持手指与手腕松弛灵活,注意掌握扇与指握扇的技法转换,以身体的开合带动扇子的摊盖,从而保持舒展雅致、稳而不慌。其中通过道具折扇的运用以及舞者表情、肢体结合,能够使作品中角色的内在情感得以自然表达,展现出人物角色的精神气质,环境氛围和空间的呈现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舞者和场景、动作和时空融为一体,增强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更好地烘托主题,营造独特的情感氛围,从而体现了训练中的美学价值。

3.3云扇滚扇训练

云扇滚扇组合训练的基本扇技是云扇、滚扇、肩托扇,其基本技法是云、滚、移、托、晃、盘、提、靠等。首先,准备姿态是面朝二点,双手捏于扇边骨,右手展臂于胯旁,左手于右肘上方,左脚主力踏步位。其次,要注意肩膀与手臂的衔接,注重平圆与滚扇的转换与展现。第三,节奏方面,5-8拍面向一点,双手云花扇由三点至七点于头顶上方,八字圆转腰从七点至三点下划线于身前立圆云扇,脚下左脚七点撤步落旁点地位,收正步位。1-4拍面向一点,八点方向云扇,转向二点方向云扇至二点,脚下左脚七点方向移重心上步呈旁点地位,接着左脚八点方向上步踏步位。5-8拍面向一点,双手云花扇由七点至三点于头顶上方,八字圆转腰从三点至七点下划线于身前立圆云扇,脚下左脚三点撤步落旁点地位,收正步位。最后,训练关键点是注意云扇的平圆与滚扇的立圆转换,手臂交替协调运转,形成扇技路线,由身法带动扇技,进而达到气韵绵延、娴雅纯清、圆环相扣。在其单一元素的训练中运用道具折扇延长了舞蹈演员的线条,突破人类肢体的局限性,让肢体的幅度、空间得到充分的夸张和解放,使舞蹈语汇更为丰富,并使情感得到外延,同时也达到了训练的目的,体现出训练的价值所在。

3.4云花扇训练

云花扇组合的基本扇技可分为云花扇、肩托扇,其基本技法:握、盘、云、翻、提等。首先,准备姿态是面朝二点,右手指握扇,左手背手,左脚主力踏步位。其次,配合上手腕配合上节奏灵活转动。其三,律动上,5-8拍双手云扇在头顶上方三点至七点处,经过腰部八字圆,做云扇从七点至三点向下做下弧线,左脚七点处退至旁点位置,收正步,两脚并拢,1-4拍面朝一点,朝八点方向做云扇,左脚以旁点位置七点方向移动重心上步,然后左脚以八点方向上步。5-8拍面朝一点,双手云扇于头顶由七点至三点做上弧线,八字圆转腰于身前做立圆云扇,由三点至七点走下弧线,三点处左脚向旁点位置撤步,收正步。最后,训练关键点是注意云扇的平圆与滚扇的立圆转换,手臂交替协调运转,形成扇技路线,由身法带动扇技,进而达到气韵绵延、娴雅纯清、圆环相扣。其道具折扇在与舞者的肢体动作组合中,发挥了不同的表现功能,达到了折扇在由“物”到“象”再到“意”的转变过程中,超越了自身物象性质特点的目的,体现出除了道具折扇本身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外,还有衍生出来价值意义。

 

4.结语

    折扇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手法和审美内涵,还为舞者提供了更多的表演空间和创作灵感。通过折扇的训练,舞者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技巧,将角色的情感和性格特征通过折扇的细腻动作和形态变化展现出来,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未来,随着中国古典舞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折扇作为重要的道具和表现手段,将继续在舞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舞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表演空间,推动中国古典舞艺术的不断繁荣和发展。





文章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