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医学论文 > 正文

护士站移动护理设备接入网络的安全防御策略

作者:陈伟清,周燕来源:《重庆科技报》日期:2025-11-18人气:8

随着智慧医疗的快速发展,护士站移动护理设备,如移动护理车、手持护理终端、无线监护仪等,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工具。相关设备通过网络接入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及电子病历系统(EMR),实现了患者信息实时查询、护理操作即时记录、生命体征数据自动传输等功能,显著提升了护理效率与质量。然而,移动护理设备的移动性、网络接入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医疗数据的高敏感性,使其面临设备丢失、网络攻击、数据泄漏等多重安全风险。基于此,探究护士站移动护理设备接入网络的安全防御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护士站移动护理设备网络接入的主要安全风险

 

  护士站移动护理设备网络接入面临多维度安全风险。第一,设备层面。移动护理设备尤其是手持终端,因其体积小、便携性强,在繁忙的护理场景中容易丢失、被盗或被非法占用。若设备未配置锁屏密码、数据加密等防护措施,非法使用者可直接获取设备内的患者数据,甚至以设备为跳板入侵医院内网。第二,网络层面。部分医院无线网络仍采用已被破解的WEP加密方式或设置弱密码,攻击者可通过“中间人攻击”“无线嗅探”等手段截获、篡改传输数据。未划分网络区域导致护理设备与患者个人设备共用网络,攻击者容易通过攻陷患者设备渗透至护理设备或内网。此外,依赖MAC地址过滤等简单认证方式易被伪造身份,防火墙、IPS等设备的防护规则未适配护理场景,难以拦截针对护理设备的恶意流量,网络边界防护存在明显短板。第三,数据层面。部分设备采用HTTP明文传输数据,本地存储大量未加密的敏感数据,容易被窃取、篡改或通过数据恢复工具提取。同时,未建立精细化权限管理体系,护理人员可能获得超范围的数据访问权限,设备共享使用时缺乏身份切换机制,导致操作责任难以追溯、数据易被滥用。第四,管理与人员层面。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缺失,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应急处置流程不明确,执行缺乏监督。同时,一些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使用公共Wi-Fi、泄露密码等违规操作,人为制造了安全漏洞。

 

  二、护士站移动护理设备接入网络的安全防御策略

 

  (一)筑牢硬件与系统安全基础

 

  在物理防护方面,为移动护理设备配备专用安全配件,如给移动护理车加装防盗锁,为手持终端绑定防丢绳并开启位置追踪功能,以降低丢失概率。设备解锁采用指纹、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若使用密码则强制要求包含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的复杂组合,且每月更新一次。同时,建立设备资产台账,记录设备编号、责任人、使用区域等信息。一旦设备发生丢失或被盗,立即启动远程数据擦除流程,防止数据泄漏。在系统与软件防护方面,采购设备时优先选择搭载Windows 10 IoT Enterprise、Android 13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且具备TPM 2.0芯片的机型,从硬件层面提升抗攻击能力。对在用设备定期开展系统更新,每月推送安全补丁并强制安装,关闭USB等非必要端口,仅保留充电功能,避免外接设备植入恶意软件。护理软件上线前需通过第三方安全检测,每季度进行一次漏洞扫描与渗透测试,及时修复代码缺陷与后门,禁止使用盗版或未授权软件,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体系。

 

  (二)构建边界和传输安全屏障

 

  无线网络加密采用802.11i协议中的WPA3标准,替换已过时的WEP协议,密码设置为16位以上复杂组合并每季度更换。部署Radius服务器实现802.1X双重认证,结合用户名密码与设备证书验证,确保只有授权设备能接入网络。同时,划分无线网络区域,将移动护理设备接入“医疗业务专用Wi-Fi”,与患者使用的“公共Wi-Fi”通过VLAN技术进行逻辑隔离,限制不同网络间的访问权限,防止攻击者通过公共网络渗透至业务网络。另外,在网络边界防护上,部署下一代防火墙(NGFW)与无线入侵检测系统(WIDS),针对移动护理设备常用的端口、传输协议制定专项防护规则,精准拦截SQL注入、DDoS攻击等恶意流量。引入网络访问控制(NAC)系统,设备接入前需完成安全状态检查,确认已安装杀毒软件、系统更新至最新版本,不符合要求的设备禁止接入内网,从源头阻断不安全设备进入网络环境。

 

  (三)保障传输存储及访问安全

 

  在数据传输环节,强制要求移动护理设备与服务器之间采用HTTPS、TLS 1.3协议,对患者身份证号、病历摘要等核心敏感数据,额外使用AES-256加密算法进行二次加密,确保传输过程中数据不被窃取或篡改。在存储方面,启用设备磁盘加密功能,如Windows设备的BitLocker、苹果设备的FileVault,禁止本地存储非必要敏感数据,临时数据使用后即时删除,避免数据残留风险。数据访问权限管理采用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BAC)模型,根据护理岗位与职责划分权限。普通护士仅可访问负责患者的护理数据,护士长可查看科室整体数据但无修改权限,实现“最小权限”管控。建立数据访问日志审计机制,记录操作人、时间、内容等信息,日志保存不少于6个月,通过定期审计发现异常访问行为,及时预警数据安全风险。同时,禁止设备多人共享使用,若确需共享则要求每次使用前重新登录用户账号,确保操作责任可追溯。

 

  (四)强化制度与意识保障

 

  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移动护理设备网络安全管理规范》,明确设备采购、登记、维护、报废全流程要求。采购时优先选择通过等保2.0三级及以上认证的设备,报废前需物理销毁或多次覆写数据。建立网络接入审批流程,设备接入需经信息科、护理部联合审核,由信息科统一配置参数与安装安全软件,禁止私自接入未经授权的网络。在人员培训方面,采用分层分类模式。对护士长重点培训设备管理流程与应急处置技巧,使其具备监督与协调能力;对一线护士开展设备操作与风险识别培训,讲解钓鱼Wi-Fi、恶意软件的识别方法,演示数据加密、异常上报的操作流程,逐步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操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护士站移动护理设备作为智慧护理的核心工具,其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患者隐私的保护。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移动护理设备网络安全防护需进一步创新,可引入AI驱动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溯源技术,提升安全防护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水平,持续完善安全防御体系。





文章来源:《重庆科技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27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