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秀山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
一、重庆秀山花灯非遗的介绍(一)秀山花灯非遗的简介秀山花灯,是中国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同时也是我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中的一支重要流派,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其设计、制作、表
-
宁夏山歌“山花儿”的传承及对人的影响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中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是汉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土族、藏族、裕固族等八个民族中的一种民歌,发源于甘肃河州(今临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风格,在中国民间歌谣中别具一格,
-
六盘山花儿的节奏特征研究
节奏,是音乐作品中与旋律同等重要的表情要素[1]。六盘山花儿的节奏本质上是花儿语句流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不仅是花儿音乐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使六盘山花儿达到节奏与唱词的高度统一。六盘山花儿以其历史流变和艺术内涵决定了其
-
从昆山花桥ITO企业需求看高校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信息技术外包(ITO,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是指用户在规定的服务水平及技术基础上,以固定的价格将其部分或者全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相关服务委托给服务商,从而更专注
-
曼斯菲尔德笔下的“裙下之臣”——山花
“唯我自己”的冷漠 尽管20世纪初的女性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但现实社会仍是男性主宰着一切。男性的主体地位还是无法撼动,失去自我的附属物也依然是女性群体。男性主宰地位的思想导致了一些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唯我自己”心态到了一种无
-
试论尹鹗词的“俗”与“雅”——山花
俗雅相傍的尹鹗词 一、尹鹗词的“俗” 尹鹗的词多写闺妇或歌妓,词风香软,往往被词论家们认为是颓废、消极或不健康。例如《清平乐》: 低红敛翠,尽日思闲事。髻滑凤皇钗欲坠,雨打梨花满地。绣衣独倚阑干,玉容似怯春寒。应待少年公
-
绝境荒原上的啸歌——山花
中俄20世纪初社会和文化分析 从社会阶级批评的观点来看,时代对于一个作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关涉到创作的题材、手法,也关系到创作的文学史定位。狂飙的革命是20世纪初中俄两国共同的主旋律和大背景。如果我们在阿尔志跋绥夫的
-
老舍创作中家国文化意识成因之探析——山花
生命教育:家国理念的奠基 自鸦片战争以降,满清王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当时的中国政治风云瞬时万变,国内国外各种社会力量,纵横捭阖,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目不暇接。正是在这样的时局中,一个幼小的生命在京城一条小小的胡同里,呱
-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经历及爱情诗写作考——山花
一、在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前,徐志摩对林徽因进行了不懈的追求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生于杭州,1916年因父亲林长民在当时的北洋政府任职,故举家迁居北京,并就读由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父亲离开北京,
- 声色美的热情——山花
-
阎连科乡土小说创作的成就与价值——山花
阎连科的乡土小说可以说几乎没有一篇不是关于底层劳苦大众的。《情感狱》中的瑶沟人非常贫穷,竟然穷得全村供不起一个高中生,过年也吃不上饺子;《最后一个女知青》中的张家营子人因为有免费的饭吃所以连坐牢都当香饽饽一样争着去,他们
-
对比宁夏山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情爱表达的性格特征-参花
宁夏“山花儿”和陕北“信天游”具有相同的爱情主题,是劳动人民追求个性解放和幸福自由的真实写照。两地民歌中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感人至深。共同表达了男女彼此间魂牵梦萦的柔情蜜意。或无限思念、或痛苦追忆、或深沉雄浑,或细腻
-
《山花》杂志 月刊 文学类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
《山花》自1950年创刊以来,经历了60年的沧桑岁月。坚持“融文学精品与前卫艺术于一炉”,给中国文坛提供了独具个性的“文学精神与视觉人文”并重的双重文本。是国内唯一不追求发行量,标举影响力至上,独家向世界100所著名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