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沉浸式体验类型研究
“第四经济时代”正在来临,沉浸式体验围绕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个性化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与精神体验,成为一种文化产业新业态。2020年,中国沉浸式产业在全球的发展体量已达到千亿级产业水平。三亚市拥有天涯海角、南山、大小洞天、大东海、鹿回头等著名景区,以及黎苗族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资源。在体验经济的浪潮之下,如何充分发挥三亚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抓住“沉浸式体验”新风口,是当前城市发展需要面对的课题。
一、沉浸式体验的内涵
(一)从古典到现代
从古希腊开始,一些学者就尝试描绘感官体验的“图景”,柏拉图在物理和生理层面对感觉作出了生动详细的说明,提出了清晰的感官知觉概念。尼采将日神定义为外观的幻觉,将酒神定义为情绪的放纵,通过两者的区别,引发一种思考,当各种感官体验融合,人类便可以沉浸其中,进入一种浑然忘我的状态。1975 年,米哈里·契克森米在积极心理学领域提出“心流”这一专业术语。“心流”理论又名沉浸理论,契克森米哈赖将“心流”解释为一种人们将全部的精神投注到某种日常活动中的特殊状态,个体就像在水里沉浸着,感到高度的兴奋与充实,不受周围环境的打扰,也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直到这种心无旁骛的状态结束后,个体才发现时间已经匆匆流逝,心中难以忘怀。[1]
(二)从沉浸体验到沉浸产业
沉浸式体验真正兴起于后工业时代。B·约瑟夫·派恩二世在《体验经济》中提到,自穴居时代结束以来,我们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而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2]过去,人们虽然对沉浸式体验有所向往,但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水平有限,难以获得稳定的、长久的沉浸式体验。后工业时代,在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人机互动装置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体验消费逐渐成为现实。互联网降低了量身定制的费用,允许企业大规模经营,在企业精心制作的舞台上,人们有了自我表现和创造体验的机会,人们愿意为体验付费,沉浸式体验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人们美好、量身定制、转瞬即逝的唯一,都是人们的高价值经历。2011年3月,《不眠之夜》正式被引入纽约,开启了当代沉浸产业。沉浸式体验被应用于各行业当中,从KTV到自习室,从公园乐园到酒吧餐吧,从科技展览到戏剧电影,从真人游戏到虚拟游戏,从文化旅游到商业地产……万物皆可沉浸。沉浸式体验为各行各业赋能,将高新技术、感官体验、文化创意、设计方法融入产业中,为传统行业增加消费营收,引领起一场“体验式”的升级革命。传统博物馆、展览馆、影院、餐厅、酒吧、表演、艺术、商场、旅游、教育等行业仍潜藏着巨大机会,全球沉浸式产业细分项目不断增加,8058种沉浸项目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可以为中国沉浸产业提供借鉴,沉浸式体验将技术、体验、创意、设计方法融入到传统产业中,为沉浸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三亚市沉浸式体验发展现状
2013年3月,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在山西平遥古城正式公演,成为中国沉浸产业的开端。经过4年的发展,中国沉浸产业迈入大众视野,2017年沉浸式体验相关项目搜索增长率达到 3800%。总体而言,中国沉浸产业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增长速度快,规模较大。根据《幻境· 2020 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沉浸体验项目达 1100 项,覆盖12大细分产业及34类业态,成为全球沉浸产业最为发达的市场之一,并在项目数量上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3]2020年,中国沉浸产业总产值达到60.5亿元,相比上一年,总产值增长25%,沉浸式体验相关主题的会议、沙龙、研学数量不断增加。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沉浸式体验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文化产业中备受关注,城市沉浸产业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沉浸业态呈现指数级增长。
三亚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一直以来重视文旅产业的发展,不断寻求创新之路,这恰好与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强调互动性、叙事性、个性化的沉浸式体验不谋而合。2023年,百度搜索“三亚沉浸式体验”,显示731万余条结果。目前,三亚市沉浸式体验正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主要集中在艺术、旅游、娱乐领域,其中包括沉浸式剧本杀、沉浸式密室逃脱、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沉浸式景区、沉浸式戏剧、沉浸式剧院、沉浸式KTV、沉浸式虚拟游戏等业态。在商业定价方面,三亚沉浸产业100至300元的项目最多,300元以上的项目最少,相比其他旅游项目,价格较为适中,具有一定的消费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三亚市沉浸式体验类型划分
(一)沉浸式剧本杀
剧本杀又称“谋杀之谜游戏”,玩家需要扮演剧本中的角色,通过证据、照片、地图等游戏道具,分析剧本中的谋杀案,指认凶手,查明真相。在最终阶段,一般由游戏主持人复盘整个案件。沉浸式剧本杀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借助虚拟现实装置、增强现实装置、投影、360°环绕屏幕进行游戏;另一种在实景中进行。沉浸式剧本杀具有不同的主题、细致的道具及丰富的游戏内容NPC由工作人员演绎,玩家可以按照角色进行装扮自己,机制设计复杂,形式多元,重视叙事性及互动性,强调以玩家体验为中心。三亚市沉浸式剧本杀行业发展迅速,在美团中搜索“沉浸式剧本杀”词条,显示20多条结果,如山海阁沉浸式剧本体验馆、筑梦师沉浸式剧本杀、天方夜探沉浸式实景、叁千世界沉浸式剧本体验馆、MIGO CLUB米果剧本沉浸探案馆、追梦空间·沉浸式剧本演绎馆、似海剧本杀密室全息实景推理探案馆、咕噜猫沉浸式探案馆、寰海秘境沉浸式推理体验馆等。从游戏形式来看,有VR剧本杀、AR剧本杀、投影剧本杀、桌面剧本杀、大型实景剧本杀等。
(二)沉浸式密室逃脱
沉浸式密室逃脱是一种实景游戏,融合了科技手段和创意内容,通过声音、道具、真人NPC等形式,为玩家带来惊险刺激的沉浸式体验。沉浸式密室逃脱的设计灵感多来自于电影、电视剧。动画漫画和小说,主题内容丰富,包括逻辑推理、欢乐演绎、搞笑轻松、魔法奇幻、古风玄幻、未来科幻、恐怖悬疑等,具有挑战性、趣味性以及故事代入感。以三亚市迷若可·沉浸式密室为例,体验馆设有假面酒店、废弃工厂、校园宿舍、记忆囚笼、牢房救赎等主题密室,每个密室场景多样,设有大量的解密道具,密室内部有故事主题配套的灯光和音响设备,剧情沉浸感强。在游戏过程中,密室NPC与玩家互动,玩家可以凭借逻辑推理和同伴协作闯关。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密室。
(三)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
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利用科技、光影、装置、舞蹈、表演、音乐等方式,呈现丰富的创意内容,通过如梦似幻、栩栩如生的场景以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使观众沉浸其中。VR(虚拟现实技术)、AI(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展示空间的融入,区别于传统展架、 展柜形式的展示空间思维方式大量应用于现 代展示空间中。[4]“数字天堂——三亚沉浸式科技艺术体验展”以疗愈、沉浸、互动及科技等为主题,展出了全球50多位艺术家或团队的艺术作品,借助屏幕矩阵与巨型屏幕装置,为观众营造美轮美奂的沉浸场景。如艺术家陈抱阳的作品《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妈?》,利用光影、VR装置与玻璃镜面,创造了一个虚拟与现实的迷宫,观众戴上VR眼镜后,可以在迷宫中自由探索,感受沉浸式展览的独特魅力。艺术家李木子的作品《MOses的浸入_print(“北纬18°_东经109°”)》,以三亚市为主题,选取三亚的经纬度作为起点,将太阳上升的角度代入分形方程设计,呈现了三亚的城市生命力及自然特色,展现了虚拟世界的多元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未来可能。
(四)沉浸式景区
沉浸式景区基将数字技术运用于真实场景,基于景区的自然与文化特色,打造即真又幻的神奇世界,使游客在体验中浑然忘我。沉浸式旅游体验讲究身临其境,强调人与场、人与物、场与物的三元互动关系。[5]它改变了传统的时空关系,打破了白与昼、 古与今、虚与实的界限,让游客身临其境,获得不同的体验感。[7]三亚凤凰岭海誓山盟景区利用5D投影技术,脚踏感应灯互动式声光装置,动感激光,雷声鼓声,打造大型森林实景沉浸式光影互动体验秀。当夜晚来临,观众可以在山林中欣赏影幕上《百鸟朝凤》的神话故事,也可以通过互动装置参与到场景中。整个景区被划分为多个一个主场景和十余个分支场景,一步一景,每个地方都有特色景观,通过自然与人文科技的融合,使游客自然感受到凤凰岭海誓山盟景区文化,缓解山林景区夜晚开放不便的尴尬。
(五)沉浸式戏剧
“沉浸式戏剧”的概念起源于英国,其术 语最早是被英国文化委员会用来描述 Punchdrunk 公司制作的《不眠之夜》,可以说该剧的成功是沉浸式戏剧引起国际关注的起点。[7]传统剧目表演的场地设置于舞台,而沉浸式演艺则打破了空间局限,在音响、灯光、投影、巨型屏幕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加持下,构建一个可听、可看、可感的沉浸式故事场景,观众不仅可以和演员互动,还可以与场景互动,走进震撼的故事王国。2019年,由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制作的原创剧目《C秀》在三亚市亚特兰蒂斯海豚湾剧场开演,演出融合了科技、舞蹈、杂技等形式,场地采用水陆空3D立体水舞台,配置LED巨型曲面可移动视频墙,讲述了一个有关勇气、爱情与冒险的海洋传说。震撼的特效与丰富的场景将水陆空与观众融为一体,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奇幻的海洋世界。
(六)沉浸式影院
沉浸式影院通过音响设施,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全息投影技术等手段,将观众包裹在一个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中。沉浸式影院能够全面覆盖观众的视角,用游戏互动、叙事、场景,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感。目前,三亚市已有文旅景区对沉浸式影院展开探索,如天涯海角景区的裸眼3D轨道影院。裸眼3D技术是一种观看3D影片的新方式,传统的3D影片需要戴上3D眼镜观看,而裸眼3D减轻了人们佩戴眼镜的不适,在视觉表现上更加真实、清晰。天涯海角景区的裸眼3D轨道影院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主题和丰富的感官体验,以超大的视野空间、无拼接的全视景影像,引领观众穿越侏罗纪与海洋世界,沉浸在真实而刺激的虚拟世界。
(七)沉浸式虚拟游戏
沉浸式虚拟游戏,借助囊括了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项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产生一个具有真实感三维空间世界,为游戏玩家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使其获得强烈的沉浸感。例如射击VR游戏《Half-Life:Alyx》,玩家将扮演主人公Alyx Vance,和父亲一起对抗外星生物,通过装置沉浸在逼真的虚拟环境中,玩家使用VR控制器和手势进行交互、射击和解密,游戏画面十分精美。在游戏中,虚拟现实装置代替了电脑、键盘、鼠标,玩家可以体验到更为真实的操作感,眼前不再是狭窄的屏幕,而是广阔的虚拟世界。再如AR手机游戏《Kings of pool》,游戏互动性强,具有逼真的台球物理和细腻的3D图形,玩家可以借助AR装置,自主选择一个平面生成一张真人大小的台球桌,像在现实里一般在台球桌上玩台球,玩家不仅可以获得自然的操作感、瞄准感,还可以与全球玩家联机游戏,进行实时对战,争夺排名和专属奖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家将眼光投向了新兴的虚拟现实游戏市场。三亚市目前已有多家VR游戏体验馆和VR主体乐园,包括新动力VR乐园、VR三亚虚拟体验中心、星际空间VR科幻乐园、幻影星空、SoReal超体中心、幻享VR主题乐园等。
四、总结
沉浸式体验是文化内容和数字技术融合创新的结果,它以叙事作为主线,以现代逻辑作为内在架构,集合了新型视听效果,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的个性化沉浸体验。沉浸式体验为人们的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插上翅膀,将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人机交互等高新技术和装备应用到文化消费中,市场需求旺盛。2019年,全球范围内的沉浸体验项目数量增加到8058项,囊括258种细分业态。而三亚市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主要集中于沉浸式实景游戏、沉浸式戏剧、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览、沉浸式影院、沉浸式景区,这使得市场的消费内容过于趋同,部分同类型项目,如沉浸式剧本杀、沉浸式密室等商家竞争激烈,其他类型的沉浸式项目较为少见,如沉浸式餐厅、沉浸式KTV、沉浸式自习室、沉浸式博物馆、沉浸式夜市、沉浸式主题公园、沉浸式魔术、沉浸式照相馆、沉浸式心理疗愈等。三亚市沉浸式体验方兴未艾,要健康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关注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及沉浸业态的多样化。
本文来源:《文化产业》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