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 的现实约束与突破路径研究

作者:孙婷来源:《村委主任》日期:2024-03-19人气:451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数字化实现的过程,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凸显,以及农民自身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能力的提高,从而催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数字转型过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高质量发展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过程,为农村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动力。

一、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实践

郑州市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数字乡村战略的各项要求,高度重视信息化、数字化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科技创新、技术赋能等重要作用,在河南数字乡村建设中打造“郑州样板”,为河南数字乡村建设提供“郑州实践”。

1.政策鼎力扶持。郑州市在2020年6月份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旨在深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信息化、数字化在拓展网络帮扶成果,推动郑州数字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发展中的短板,促进农业现代化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创新引领和融合发展作用,以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郑州乡村全面振兴。

从《意见》中可见,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关键在于推进“互联网+农业”行动,在此行动上将实现农村、农业的价值重构、功能重构和空间重构,农民的生产、生活将实现全方位的变化,以智慧农业为发展主渠道全面推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2.信息设施覆盖面广。为深入贯彻2019年5月中央出台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加大信息设施建设进度,4G网络做到全面覆盖,5G基站建设正在进行中,扩大宽带在农村的普及率,提高网络速度、降低网络费用。在关乎“三农”问题整合数据资源,建立“三农”问题专门的数据库,为“三农”服务打造“一张网”全覆盖解决“三农”问题。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在物联网建设方面也积极推进新的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等领域的运用,并形成一大批物联网应用示范标杆的工程。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将大数据广泛运用于乡村治理中。其中“互联网+党建”模式在农村积极推广,村民通过网络参与党建知识的学习,可谓是既方便又节约了学习成本。

郑州市中牟县万滩镇关家村作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示范点成绩显著,在村中已启动“三农”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农户在家就拥有新型的互联网机顶盒,乡村农户在家就可以通过网络电视这个终端获取关于“三农”问题的一揽子云端服务。农户、养殖户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家随时随地获取农产品的售卖价格、购买饲料价格,同时通过智能手机软件随时监控养殖农产品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等数据,实现远程操控。在农忙时节乡村农户还可以通过农机合作社的软件预约农机机械进行收割和脱粒服务,既省略较多中间环节,节约了时间又极大方便了农户。

3.数字服务助力增收。郑州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推进精准化、智能化的农业农村建设,比如在树木的种植林场通过科技手段来保护树木,起到生态平衡的目的;在养殖牲畜的畜牧业中,通过科学配比饲料以及科学处理牲畜粪便,起到平衡生态链条的效果;在蔬菜、花卉等种植业中,通过智能化的监控,更加精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在渔业的养殖方面,通过饲料和各种鱼类养殖比例智能化的配比,在乡村推广科学的水产养殖,增加农户收入。近些年通过数字化、物联网以及智能化的设备在郑州乡村的推广,在郑州有些乡村已经建设一批“数字渔业”、“数字林业”、“数字田园”、“数字牧业”等代表郑州数字乡村特色的智慧型养殖和信息化示范园区,不仅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而且给农户增添了更多的致富思路和渠道。

4.电商产业促经济发展。郑州数字乡村产业的生产、销售充分发挥了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将数字设备运用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提高乡村各产业的生产效能,极大范围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有效缩短了运输时间,增加了运输渠道。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依托互联网将电商引入农村电子示范区,进行乡村农业产品和其他产品在全国范围的销售,大范围地打开乡村产品的销售渠道,不仅解决了乡村农户买原料难、卖产品难的问题,还增加了乡村农户收入,极大促进乡村农户就业和创业的积极性。

二、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约束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还不够成熟,数字技术与乡村建设还存在不能完全融合发展方面的问题。

1.数字乡村建设要素保障不够全面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保障和资金扶持方面与发达城市相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总体而言处于相对落后程度。在郑州一些乡村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还未能进入乡村生产经营与销售流程中去,还依靠传统方式进行种植与养殖,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对自然灾害抵抗力较差,一旦遇上恶劣极端天气,损失较重。

2.数字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充分

乡村数字产业融合是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但在郑州数字乡村的建设中产业之间融合的程度较低,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少,自身独自运行较多。有些乡村的产业有所融合但是将物联网、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充分运用到产业融合中的还较少。

3.数字乡村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不够强

郑州数字乡村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性不够强,大多数乡村未能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深度结合的前提下,实现线上和线下对乡村旅游方式的创新。郑州数字乡村在打造为农户提供快捷、有效数字乡村销售新实体方面还需要加强建设。

4.数字乡村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衡量,郑州数字乡村运行机制在组织领导、规划统筹、组织实施和评价考核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在整体规划方面还存在着与各层级规划不够全面衔接的现象,在编制数字乡村自评价体系方面不够细化,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考核、奖惩制度与数字乡村科学评价体系还存在不同步现象。

三、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突破路径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程[[[]唐世浩,朱启疆等.关于数字农业的基本构想[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0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新实践,基于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加快推进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要素保障,助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转型升级

第一,提升数字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高速宽带网络、4G网络在郑州乡村的全面覆盖;加强农业农村物联网建设、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郑州乡村的建设;积极推进北斗卫星系统和遥感技术在郑州乡村农业的应用[[[]王宁.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及其特点探析[J].理论月刊,2003(06).]]。加快郑州乡村全方位监测预警、一体化信息采集等一系列新型数字资源基础设施在郑州乡村的推广[2];利用地理信息数字资源来开发农村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参与全市农业农村、农产品物流等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数字政府”的资源共享[[[]徐天祥,晏雄.关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4(07).]]。

第二,加大农村信息人才引进与培养。在郑州乡村打造一批专业型和管理型人才梯队。依靠科研院所、高校的优质资源,通过聘请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持郑州数字乡村建设[[[]沈艳兵.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服务业发展探究[J].北方经济,2007(08).]]。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对乡村内高素质农民进行信息化应用技能和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在农村本土打造一批热爱农村、善于经营和掌握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对符合条件回乡创业的企业家、高校毕业回报家乡的大学生和返乡的农民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拓宽数字乡村建设投资渠道。通过各种渠道、多方协同加大对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和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可通过政府购买、建设基金、专项经费补贴、项目经费、小额免息贷款、低息贷款等形式,探索财政支持与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模式,给予郑州数字乡村金融投资多方面支持。

(二)丰富郑州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加快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融合发展

第一,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融合。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郑州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运用。依托乡村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建设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作物物联网示范型基地,实现乡村农业产业智能化;建立林业、果业、畜牧业和渔业智能化产业模式和现代信息服务体系;提高郑州乡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

第二,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管理融合。推行精准化的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果业生产,逐步实现郑州乡村生产管理智能化。全方位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农业设备、农机作业和农业机械管理的融合应用[[[]杜志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瓶颈约束:豫省例证与政策选择[J].东岳论丛,2013,(01).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和有机追溯管理体系,为发展绿色农业、打造郑州数字乡村农业品牌提供生产管理保障。

第三,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经营服务融合。在郑州乡村推行“互联网+农户”计划,打造信息化新型职业农民。在郑州乡村建立农产品物流设备及仓储保鲜冷链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网络平台为郑州数字乡村提供农业气象、市场需求信息、农产品供应、农业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农业经营服务,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经营服务保障。

第四,创新治理模式,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推进郑州乡村网格化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的应用,提升郑州乡村现代信息技术社会治理水平。推进智慧社区向农村延伸,提升郑州乡村基层党建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在郑州乡村建立“互联网+党建”智慧融合平台,推行数字党建,推广网络党课新模式,实现基层组织与活动方式的创新。通过建立乡村治理平台,推进“数字政务”,实现郑州乡村政务、财务在数字治理平台的公开。依托“豫事办”平台,在郑州乡村实现行政许可事项100%线上受理。

(三)培育郑州数字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突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特色

第一,培育数字乡村新业态。在郑州乡村打造健康养生、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认养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百园千村万点”休闲农业精品。将数字化赋能乡村旅游、认养农业,实现线上和线下对乡村旅游方式的创新,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良好体验,促进健康养生、休闲观光、创意民宿等郑州数字乡村新业态的发展。

第二,培育数字乡村新模式。依托省、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将县、乡电子商务实体机构打造成为上下联通、快速协同、为农户提供快捷,有效的线上、线下数字乡村销售新实体。在郑州乡村建设与乡村快递点密切联系的智慧物流配送中心,实现郑州乡村农产品进城,同时探索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条,在郑州乡村推广绿色物流,探索郑州乡村物流、配送等新模式。在郑州乡村培育一大批直播带货知名度较高,有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特色的优质农村电商品牌,助推郑州数字乡村新模式的发展。

(四)建全郑州数字乡村运行机制,推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成立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责任落实。在郑州乡村通过建立党员干部带头贯彻落实、广大村民积极相应的建设格局,全方位调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第二,明确建设目标,做好整体规划。以郑州数字乡村需求为导向,加强各层级规划的全面衔接。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梳理数字乡村重大项目、重要事项和重要时间节点,确立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短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具体实施步骤以及相关负责部门,完善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系统体系,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三,构建数字乡村建设的评价体系。各省要根据中央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编制数字乡村自评价体系,同时各市、县(区)要建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考核、奖惩制度与数字乡村科学评价体系。编制郑州数字乡村评价体系,确定郑州数字乡村数据指标,以便长期动态监测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将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纳入各县(区)的政府评价工作体系中,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定期开展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过程的监督、评价工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郑州数字乡村科学评价体系。

结语:数字乡村是乡村在网络和数字方面推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全面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体现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做出的具体规划。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支持和重要的战略支撑。

数字乡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背景的推动下,通过实施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改变乡村居民生活方式,淘汰落后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乡村居住环境。数字乡村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农村和现代农业有效结合,还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之间的有效融合,同时促进农民收入的有效增加。


本文来源:《村委主任》https://www.zzqklm.com/w/xf/3217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