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城乡文化融合发展

作者:梁乾慧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9-05人气:52

城乡文化融合的基本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命题,是对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在精神文明建设层面做出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新时代城乡文化融合是指大相径庭的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共处于中华文化系统的大背景下,相互接触、碰撞、融合,继而形成完全不同于这两种文化系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系统。在塑造全新文化系统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对原本城乡文化的传承,也不是一方对一方的吞并和取代,而是通过解构原先双方文化系统中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创建的一种新的既适应新时代发展理念和城乡融合发展过程,又实现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共生共存共荣的文化体系。城乡文化的融合,是多方面的融合。

        首先,城乡文化融合是城乡价值观念的融合。在城镇化进程中,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城市得以快速发展,而在人们追求基础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城市社会虽然讲效率、讲信用、讲原则,但城市居民流动性大,一般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尊严的维护,个人行动能力较强,然而人情过于生疏和冷淡,大多都是利益交换的感情。反观乡村,在城镇化工业化对农村巨大冲击的背景下,乡村居民人员固定且大多都是老龄人,交往关系较为狭窄,加之老一辈人格外重视血缘关系,乡村凝聚力和向心力较强,但过分强调集体力量使得个人依赖性较高,个人能力和价难以真正发挥。同时,伴随着社会不良风气的传播,现如今乡村存有各种天价彩礼、豪华丧葬、人情攀比等顽疾。城市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种问题无疑阻碍了城乡文化融合的进程,更阻碍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所谓城乡文化融合,即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和乡村两大主体的文化不断磨合,把城市不断创新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文明带到乡村,把乡村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劳善良的品质带到城市,形成城乡共通同享的文化形态。

        其次,城乡文化融合是城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在新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以繁荣发展,但在形势向好的同时,不免有很多问题和弊端的显现。较文化事业方面来说,城市虽文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公共服务体系也较为完善,但由于文化事业没有编制且工资待遇较低,导致从事该工作的专业人员较少,不利于城市文化事业的革新和发展。而农村虽发展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电影放映工程等,但基层文化建设仍较为落后,大多数农民都专注于满足物质,对于文化生活的重视度极低,很少订阅书刊和时报,不仅如此,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财政投入也少之又少,且农民日常的文化活动也比较单一,除了广场舞就是敲锣鼓,受众则以老年人为主,缺乏活动内容上的创新和时代气息,难以适应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较文化产业方面来说,城市虽文旅产业发展较好,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经济水平,但相关的文创产品既高价又毫无新意,不是杯子、扑克等物品就是本、笔等文具,难以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随着数字化的广泛普及,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空心化”严重的乡村不仅数字化专业人才和技术设备匮乏,农业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缺乏专业的培训和锻炼,并且以农业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的乡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创新动力和活力明显不足,无法有效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也无法生产出高级、有质量的文化产品供销城市,加之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不能吸引城市产业的转移,不利于城乡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在此层面上,所谓的城乡文化融合,不是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全覆盖到农村,而是要基于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和现有的资源,引入城市先进的理念和基础设备与之融合,共同构造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的文化事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愿景。

城乡融合与城乡文化融合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念,强调的是城乡的协同发展,而不是城市对乡村的经济扶持,而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多个层面中,文化融合的作用不容忽视,城乡融合发展的最终价值体现一定是城乡文化的融合,而城乡文化的融合也一定推动着城乡的融合发展。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落脚点是城乡文化的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城乡的融合一定是城乡文化的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城乡文化相互尊重相互沟通为基础的,不放任现代工业化城市对落后农业化农村肆意践踏,不允许现代城市文化对传统农村文化进行统治。如果城乡之间没有价值观念的趋同,没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相融,就只能变成城乡经济利益的交换,最终仍会演变成城市对乡村的运动式帮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之间的矛盾。

        第一,由于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耕社会,人们对土地、家乡、祖宗都有一种依赖感,因此在传统理念中,“认祖归宗”、“落叶归根”是必然和必需的,人们执着于对故乡的寻根求源和对血脉传承的追求,而乡村和城市就犹如“父子”关系,“子”关系的工业化城市从“父”关系的乡村中脱离,随着大机器和技术的引进,得以高速发展,并对乡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盘削,造成了农村更加落后贫困的局面,使农业逐渐从属于工业,农村也不断依附于城市的发展,城乡文化关系也走向了分离的局面。而在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农村的落后又反过来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着“子”关系与“父”关系的沟通与融合,这也说明只有重塑乡村文化的地位,只有打破城乡文化关系的壁垒和隔阂,城市和农村才能得到更好的融合和进步。

        第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城市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大量的资源、政策和资金不断投入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没有开发价值的农村处在了被忽视的地位,尽管现如今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得以完成,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说到底,城市和乡村发展情况截然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交通设施的便利、技术设备的引进、教育医疗的开发、福利待遇的优厚等引发一股进城热潮,这无疑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高素质大学生的流失、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生产劳动力的老化等,不仅使得农村逐渐变得空心化,也影响了农村农业的转型升级,而落后的农耕文化得不到创新发展,势必遭到数字化时代的巨大侵蚀,也会逐渐被领先发展的工业文明所淘汰,必将加大城乡之间各方面的差异。

        因此,城乡要全方位融合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精华的融合,必须保证城乡公共服务同质同量的发展。只有始终将城乡文化的融合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和乡村的深度融合。

2.2 城乡文化的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润滑剂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日益呈现的是完全相反的状态——繁荣和衰退,而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层面,还存在于教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差距,在承认城乡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促成城乡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城乡关系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城市和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城乡价值观念的交流和融合。人情冷淡的城市居民可以了解到农村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人情维系,人与人的交流不再是利益输送的过程,而是纯粹、真诚的感情互换,更能从农民身上学到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从而助于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有利于美丽城市的建设和优秀市民的培养,更有利于加深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城乡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个人过度依赖集体的农村居民可以从市民身上学到勇于探索和进步、敢于创新和发展的精神,以及在严格遵守规则的基础上顾及人情关系等方式方法,从而激励他们改变“小富即安”的思想,积极投身于数字化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更好地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各方面的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第二,城市和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城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在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基础设施完备但缺乏从事文化事业的专业人员的城市与基础文化建设落后且文化生活重视度低的乡村正好形成互补的关系,在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城市可以抓住大多数乡村青年进城务工的机遇,以较高的工资待遇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吸引城乡高素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应聘岗位,不断完善文化事业的专业队伍建设;乡村可以吸取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的优势,调动人们参与文化事业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对文化活动和文化生活形成一定程度的重视,不断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发展前景明朗但文化产品没有新意的城市与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的乡村存在共生的关系,可以按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纯净水、社区服务站等)来部署乡村的设施,实现城乡文化产品的有效对接,丰富城市文化产品的种类,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乡村可以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乡村民宿等,推动新时代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总之,城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有效交流能更好地推动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融合,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均衡发展。

新时代城乡文化融合的实践路径

3.1 构建城乡文化融合的精神纽带

        一是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论是城市文化还是乡村文化,都是建设现代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城市和乡村文化的独特优势和深厚价值,增强居民对城乡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城市和乡村要开放包容地互相吸收精华之处,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参加文化创新活动,以积极的姿态促进城乡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发展。

        二是要树立城乡文化平等融合发展的价值观。城乡文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必须平等地对待城乡文化发展,鼓励双方互相学习和借鉴,促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此外,城乡文化融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数字技术手段以创新性的方式实现二者和谐共生的局面。

3.2 搭建城乡文化融合的共享平台

        一是要优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首先必须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同时也要积极构建城乡数字网络服务体系,提高乡村宽带网络覆盖率,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的数字网络使用机会和渠道,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其次,要创新传统“文化下乡”模式,通过举办文化节、文化论坛、艺术展览等活动,促进城乡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更加注重保存乡土文化特色,避免城乡文化的趋同发展。

        二是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内训”,即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当地文化工作者对乡土文化的认识,也要组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如邀请专家和文化知名人物开展讲座或访谈,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注重发扬本土优秀工艺者的精湛技术,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其次要注重“外引”,即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引进机制,包括优厚的福利待遇、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等,为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也要注重选拔有能力、有服务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文化工作者,为乡村文化发展和城乡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注入新鲜血液。

3.3 激发城乡文化融合的内生动力

        一是加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首先,要推动城乡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借助城市完备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现代技术发展等,与乡村特色的文化资源、生态环境等相结合,形成城乡产业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其次,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积极开发“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是推动城乡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首先要依托城乡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通过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实现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业、教育等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实现与城市需求的有效对接。其次要更新文化产品营销模式,擅于利用新兴科学技术,如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进行电商直播活动或推文宣传,开展多样化的产品营销模式,以吸引城乡居民群体关注,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变化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