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普融通趋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
0 引言
202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强调了中等职业教育要与中等普通教育融通,构建支持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前,多地已开展职普融通的探索,如佛山、温州、厦门等城市已推出当地的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在校生相互转学的方案。曾天山等认为,职普融通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习成果互认。
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后简称中职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着阅读推广、信息服务、助力教学科研等任务。目前国内关于中职图书馆发展的讨论相主要聚焦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及阅读推广等领域。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陈雅沙等提出依托中心图书馆构建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平台,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质量,邱淳提出构建珠三角地区中职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信息资源采购协调中心以促进区域内中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阅读推广方面,刘瑛明验证采用借书数量和写读书心得纳入学期成绩考核等的读书认证方式可促进学生阅读等。但关于从职普融通角度讨论中职图书馆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中职图书馆参与推进职普融通的必要性,结合分析中职图书馆发展现状,并提出职普融通趋势下中职图书馆发展策略的建议。
1 中职图书馆参与推进职普融通的必要性
中职图书馆参与推进职普融通的必要性主要有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文化素养需要提升及中职图书馆服务能力需要提升。
1.1 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需要提升
职普融通背景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仍需加强。刘凌霄调研了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发现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总体水平中等,个体间差异较大,且对图书馆认识较少,具有较大的提高空间。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包括其在学习生活中识别自身信息需求、获取信息、鉴别信息等多方面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能帮助学生提升获取信息知识的效率,以及促进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
1.2 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提升
职普融合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的互认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会对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也需要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如包括思想政治、经典文学、专业技术等类型的书籍。当前部分中职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且阅读意愿不高,如从实地收集的中职学生借阅情况发现,图书类型主要集中于玄幻小说、青春文学等,对其他类型的书籍涉猎偏少。原因之一是许多中职学生是经过中考分流后入校,虽然他们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年龄段一致,中职学生的阅读意愿较低,偏好于浅阅读。
1.3 中职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仍待加强
当前中职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空间较大。一般的,中职图书馆拥有一定数量的藏书,但对馆藏价值的发掘有限;为教师提供的服务教学或项目支持程度不高;为学生开展的阅读活动、信息培训等频率不高。在校师生若缺乏对图书馆的了解或接触,又可能加剧对图书馆的忽视,以及在需要课题资料等信息服务时无法意识到图书馆可提供相关支持。图书馆通过积极参与职普融通的推进,帮助中职学生拓宽阅读面,提升文化素养;为教师整理提供课改所需资料等方式提高其在校内的曝光度,进而提升其在校内的话语权,避免在学校中逐渐被边缘化。
2 中职图书馆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中职图书馆呈现发展不均衡的特征,部分中职图书馆存在人员配置不足,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中职图书馆评价标准待更新细化等情况。
2.1 部分中职图书馆专业人员配置不足
部分中职图书馆专业人员配置不足影响图书馆发挥应有的作用。如西部地区有的中职图书馆仅配备图书馆员1至2名,这些管理员可能不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还可能肩负了其他工作任务。因为有的中职图书馆隶属于校办、教务科或其他部门,于是图书馆员不仅负责图书馆管理,还兼顾所在科室的其他任务。同时,图书馆若需开展活动,需先通过所在科室的同意才可进行下一步流程。图书馆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图书馆员工作时间的投入,图书馆员的专业性影响图书馆活动开展的效率与质量。专职且专业的图书馆员的缺乏及图书馆的不独立影响图书馆相关活动的开展。相对地,一些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职图书馆或能得到较多人员配置,如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图书馆配备6名在编专职人员,开设了信息检索课程,在图书馆创新空间中引入瓷刻活动等,为中职图书馆的活动开展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2.2 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参差不齐
信息资源建设关系着中职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其范围不仅包括纸本资源、数字资源的采购,还涵盖了馆藏资源的编目质量及再开发等。中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资源购置经费、编目质量不稳定。一是部分中职图书馆的资源购置经费不稳定,存在突击采购及数年没有购置经费等现象,不利于系统建设信息资源。二是采购的图书质量不一。中职图书馆的图书采购主要是通过招标开展。图书馆员根据中标书商提供的书单选书。书单上的书目信息一般涵盖了书的题名、作者、出版社、价格、从属系列等基本出版信息,此外还有分类号、摘要等,部分书目会附注表明面向读者人群等。事实上,仅根据书单上的介绍较难评判一本书的是否合适师生阅读。在选书时间有限,选书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选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三是编目质量不稳定。部分中职图书馆员缺乏专业背景及培训,未能意识到编目质量的重要性,也缺乏将文献资源良好编目的技能。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为加入的图书馆及其他文化机构提供质量较高的编目数据,但部分中职图书馆因缺乏对该机构的了解或其他原因未加入,不利于其编目质量的提高。
2.3 部分地区中职图书馆的评估标准待更新
部分地区中职图书馆的评估标准宽泛体现在部分地区中职学校星级星级评估标准关于图书馆的评分较少及中职图书馆相关标准还待更新。一是部分地区中职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关于图书馆的评分较少。中职学校获得的星级会影响对应年份阶段学校的发展,如广西中职学校的星级认定是3年1评,中职学校的评定结果会影响其可获得的自治区财政奖励及补贴等,学生在择校时也会将星级作为衡量标准之一,因此星级评估对中职学校是重要的评估认定之一。如广西的评估标准中图书配备,生均图书达到30册以上即可获得图书馆相关项目的最高分值。
二是中职图书馆相关标准还待细化更新。如目前各地中职学校星级评估标准中对图书馆的要求主要根据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2022)、《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2010),其中规定了“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除此之外,《方案》和《标准》中鲜少关于图书馆的规范标准。《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规程》(1997)中对图书馆的建设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但由于推出时间较久,其中许多条目并不适应现阶段的中职图书馆;如《规程》中对“专业文献”提出要求,但实操中对具体书籍是否归于专业文献存在争议;根据学校类型建议生均图书50至100册不等,对于学生人数较多的中职学校难以达到;未对每年新增图书数量设定标准;阅览室座位数设置的基数及比例与当前中职在校人数存在差距等。
3 职普融通趋势下中职图书馆发展策略
3.1 加强与普通高中图书馆交流合作
在职普融合的趋势下,中职图书馆不应把行业交流合作对象局限于职业院校,普通高中图书馆(后简称普高馆)也是重要的合作及学习对象。一是中职图书馆可学习参考普高馆的活动案例,营造校园阅读氛围,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一些普高馆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读者活动,如南宁二中图书馆开展的百家讲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识技能的平台。普通高中学生与中职学生属同一年龄段,渴望能在群体中获得认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读者活动,让学生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获得认同感及价值感。值得注意的是,中职图书馆在参考普通高中的案例时需结合本校情况,不宜直接照搬。如部分中职生缺乏展现自我的经历,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部分中职生在课余时间沉迷手机游戏或网络小说,需要将活动设为“第二课堂”等实行积分制或其他形式激励学生参与。
二是与普高馆开展信息资源建设、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信息素养教育等合作。信息资源建设方面,主要是可加强如文献传递、资源互荐等合作。在购置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中职图书馆与普高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职馆在兼顾各类图书的基础上侧重该校专业主题的图书资源,普高馆则是在兼顾各类图书的基础上侧重学科主题的图书资源,对于同一区域内的普高馆,中职图书馆可与其开展文献传递,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但中职图书馆与普高馆都是以面向未成年人的读物为主建设馆藏资源,故可联合构建优质读物列表,扩充推荐书目清单。中职图书馆与普高馆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信息素养教育等活动,可以扩大此类活动的影响力,为中职生与普高生提供共同展示的平台,促进校际间的师生交流,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自信和竞争意识及自身素养。此外,中职图书馆还可从人员培训、微服务平台建设、读书会建设等多方面与普通高中交流,促进职普融通。
3.2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中职图书馆可以从加强图书馆专业培训、加入联合编目中心、参与图书馆联盟等方式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一是加强图书馆专业培训。鉴于中职图书馆员并非都具备图情专业背景,而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建设需要馆员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因此通过自学、参会等形式加强图书馆员专业培训尤为重要。同时,中职图书馆也应加强组织馆内学习,鼓励馆员参与专业技能比赛等形式督促馆员对图书馆专业技能的学习。
二是加入联合编目中心,提高中职图书馆的编目质量。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可为公益性图书馆免费提供海量图书的编目数据,其中的编目数据也是多家图书馆的编目员上传的集合。中职图书馆员在缺乏编目经验时可套录联合编目中心的数据,但也需结合编目规则学习所套录的书目数据中采用的字段,提升自身的编目水平,以便遇到联合编目中心中无记录的图书资料时可独立编目,确保馆内文献资源的信息特征获得多方面揭示,实现从著者、题名、年份等多角度检索。
三是中职图书馆可加入图书馆联盟促进信息资源建设。一方面可以建立区域内的中职图书馆联盟,同区域内中职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困难等较为相似,通过交流合作以在采购等方面实现共赢。另一方面是构建专业导向的中职图书馆联盟,每所中职学校都有自身的重点专业,图书馆也需要为学校重点专业发展助力。重点专业相同的中职学校可加强在资源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如开展对专业书刊的评价,设立优质书目列表,遴选合适中职师生阅读学习的书目,提升图书馆资源建设质量等。
3.3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
中职图书馆可通过入馆教育、讲座、与课程融合等多方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升中职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实践中可参考《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8),将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等纳入教学计划,开展系统性的教学活动,运用MOOC等教学形式发挥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并把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实操列入考核。当前不少高校图书馆已开展了包括入馆培训等在内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比赛等类型的活动,中职图书馆也应积极探索实践,开发关于信息素养的品牌活动。此外,中职图书馆还可借助短视频平台扩张信息素养教育阵地,在学生常用的短视频应用如抖音等设立账号,通过向校内包括数字媒体专业在内的学生征集视频创意,发布关于信息伦理、信息鉴别等主题短视频,加强信息素养教育。
3.4 完善指导及评价标准
完善指导及评价标准包括更新完善行业、地区、学校层面指导标准或评价标准,促使中职图书馆良好发展,提升中职图书馆对职普融通的适应力。一是更新完善行业层面指引标准。相较于《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规程》(1997),《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18)对完全中学和普通高中的开馆时间、各类型书籍配比、每年新增图书等方面都提供了建议标准。中职图书馆在建设中需要着重服务于学校设置的专业,不适宜全然套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的要求,如中职学校有以会计、酒店等专业为重点专业的商贸学校,有以推拿、针灸等专业为重点的中医学校等,中职学校的图书馆的馆藏需要侧重采购重点专业相关的资源。现行规程对现阶段中职图书馆的指引程度有限,不利于中职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若中职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与普高馆差距较大亦不利于职普融通的推进,故中职图书馆需要新版《规程》在重点专业不同的中职馆的图书配比、专业人员配置、可参考的生均藏书标准、每年新增图书标准等方面的引导。
二是完善地区层面对中职图书馆的指导标准和评价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先行探索贴合当地情况的中职图书馆建设标准及服务标准,并保障中职馆的经费来源、专业人员配置。地方评价中职等级标准对图书馆相关指标的要求,促进中职图书馆的发展,如可在对生均图书册数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对图书馆开展讲座、读书会等活动次数,参与活动师生人次或比例,每年生均新增图书册数、专业人员数量及占比等指标。
三是完善中职学校对图书馆的考核评价标准,提升图书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及学校师生对图书馆的关注。通过设立学年内图书馆入馆教育等信息素养教育、阅读推广活动等活动工作量及对应经费使用率,及设立师生对图书馆用户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开展、馆藏资源等满意度指标,完善对图书馆的考核标准。诚然,图书馆的意义与作用并非上述指标可以涵盖,但结合中职学校情况建立图书馆的考核评价指标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图书馆的情况,并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结语
在职普融通的趋势下,中职图书馆员应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通过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积极与同类图书馆、高中图书馆及其他类型图书馆交流学习、互通有无,为师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及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提升中职院校师生的阅读氛围,助力构建书香校园。中职图书馆的发展同样需要所在学校、地区、行业多方支持,以及制度、经费、人员的保障,才能把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