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在产业升级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路径。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产业发展的核心素养,对高职学生意义深远。本研究聚焦此背景,深入剖析工匠精神的内涵,探讨产教融合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旨在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高职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一、完善顶层设计
(一)规划政策蓝图,指引培育方向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需协同政府部门与企业共同规划政策蓝图。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出台鼓励通过产教融合培育工匠精神的专项政策法规,如给予积极参与的企业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引导企业深度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要依据宏观政策,结合行业需求与学校定位,制定具体的工匠精神培育规划,并明确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教学目标设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安排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环节。
(二)构建制度框架,保障工匠塑造
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支撑。首先,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规范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师资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流程与责任义务,确保产教融合有序开展。例如,明确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的机制,以及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人力资源支持的方式。其次,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成效纳入其中。不仅要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专注度、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等工匠精神特质。最后,设立学生激励制度,对在学习与实践中体现工匠精神、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学金、荣誉称号、优先推荐就业等奖励,激发学生追求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全方位保障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塑造。
二、创新教学模式
(一)探索教学新法,激发工匠潜能
为契合产教融合需求与工匠精神培育目标,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可创设逼真的职业工作情境,如模拟企业生产车间的运营场景、项目实施的全流程环境等,使学生仿若置身真实职场,提前感知工匠在实际工作中的专注与严谨,激发其潜能;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设置源于企业实际生产的复杂问题与挑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锻炼其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以促使其应对未来工匠岗位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技术与工艺难题。
(二)创设学习情境,培育工匠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构建项目式学习情境。将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分解与整合,并以项目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学会像工匠一样规划流程、把控细节、追求卓越品质,进而逐步形成严谨、专注的工匠思维。例如,在工科专业中引入企业产品研发项目,促使学生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制作,全程遵循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打造竞赛式学习情境。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竞赛环境高度模拟行业顶尖水平的挑战与压力,促使学生在备赛与参赛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如同工匠在技艺切磋中追求极致,进而培育其勇于竞争、追求创新的工匠思维,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石。
三、校园文化建设
(一)营造文化气息,渲染工匠底色
高职院校可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渲染鲜明底色。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精心打造工匠精神主题景观,如在校园广场设置工匠雕塑,在教学楼走廊悬挂工匠事迹介绍与技艺展示图片,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工匠文化的视觉冲击与熏陶;在精神文化层面,积极传播工匠故事,将古今中外著名工匠的传奇经历和卓越成就融入校园广播、校报校刊以及校园新媒体平台的日常宣传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领悟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同时,举办各类工匠文化主题活动,如工匠文化节、技能大师分享会等,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形式,营造充满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工匠精神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三)开展多样化活动,传递工匠精神
以丰富多元的活动为载体,能够有效促进工匠精神在高职校园中的传递。组织校园技能大赛,设置与各专业紧密相关的竞赛项目,让学生在竞技过程中体会精湛技艺的魅力,感受卓越的工匠精神;开展“工匠之星”评选活动,表彰在专业学习、实践操作中展现出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品质的学生,激励全体学生向其看齐,形成人人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风尚;举办工匠精神主题的社团活动,如手工制作社团的传统工艺研习活动、科技创新社团的发明创造挑战活动等,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实践工匠精神,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并在校园中进一步扩散,使工匠精神得以广泛传承与弘扬。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一)设立多维指标,评估工匠素养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核心在于设立多维度评价指标,以全面衡量高职学生的工匠素养。除传统的学业成绩考核外,还要纳入实践操作表现指标,如在企业实习实训中的任务完成质量、工艺精准度等,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动手能力与专注精神;增加职业态度评价维度,通过教师观察、企业反馈等方式,评判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心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考量学生在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表现,例如对生产流程的优化建议、技术难题的突破思路等,以综合判断学生的工匠素养发展水平,为精准培育工匠精神提供有效依据与导向。
(二)构建评价网络,反馈培育成效
构建全面的评价网络对于精准反馈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成效至关重要。网络应涵盖学校、企业、教师、学生自身及同学等多元主体。学校从管理角度评估培育方案的执行与推进效果;企业依据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展现出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给予评价,反映学生与实际岗位要求的契合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技能掌握及工匠精神践行情况进行动态评判;学生自评利于反思自身成长与不足;互评可促进相互学习与激励。通过各方评价信息的汇总与分析,形成完整闭环,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培育策略,提升工匠精神培育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校园文化建设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多方面举措,产教融合促进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更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应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优化培育策略,让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文章来源: 《重庆科技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27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