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进。本文结合水利工程特点,分析了影响质量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量管理方面对策和建议,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原因、对策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在分析我国工程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结出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其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发现问题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措施。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利工程具有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的管理措施与方法也是需要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出作用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管理能力。2.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综合性。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对工程质量问题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与旧问题等;另外不同类型水利工程都会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和行业特点而导致其工程存在一定差异性。3.对于水利项目来说其具有很强操作难度以及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要想使我国水工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知识进行学习提高专业素质,从而使我国水工行业的发展不断进步[1]。
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影响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施工之前,没有完整系统地对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做好充分合理的规划。所以导致了许多问题出现:1.质量主管部门不统一,职责定位不明确。个别单位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职责分解到其他部门,职责定位出现了偏差。2.企业质量管理程序执行没有落到实处工程建设企业普遍建立了质量管理手册,制定了产品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不合格产品管理程序。3.相关人员对于自己所管辖区域内工程质量管理意识淡薄。4.对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等方面缺乏必要了解和监管制度不健全。5.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相关规范标准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二)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有些企业在管理方面能力不足,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1.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够重视;3.缺乏相应专业人才和技术型人员等都会影响到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以及最终效益与质量安全隐患;4.管理不到位也可能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或者浪费,进而增加了成本费用支出,降低企业利润率;5.部门执行力较弱,只制定计划不监督执行,导致在实施过程中问题层出。
(三)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工程中最主要的参与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水利施工建设项目的整体水平。当前,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高。一些从事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化培训就开始上岗工作了;另外还有些人缺乏专业技术技能、法律意识淡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
(四)质量管理手段落后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手段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预测。一些企业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提高利润率而忽视了社会成本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二是缺乏先进技术设备与工具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正常开展。因此这些因素导致我国许多水利项目的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并且影响到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使得水利工程出现严重隐患甚至安全事故现象发生在现代建筑行业当中等等,给人们带来巨大损失和威胁。
(五)质量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很多企业都认为只要把各个部门送来的材料送到工程项目部就行了,对其他各班组进行检查只是走形式而已;二是缺乏专业人才来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等相关内容的建设及管理工作,导致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效率不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人的工作,因此,要想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相关人员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来约束他们。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缺少专业人才进行管理、监督以及控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所需材料,使得施工进度缓慢而不能按时完成最后就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影响工程进度[2]。
三、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管
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就必须有完善、健全相关制度,对水利工程进行严格管理,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培训教育以及技术考核工作要做到位。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最后就是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在施工现场中,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二)加强工程质量监督,落实责任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是对工程的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进行全面检验。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水利主管部门要求开展。对于一些隐蔽性问题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应及时上报上级。应当做好事前控制、事中监测以及事后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建设方也应该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并落实责任制:①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和制度,完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奖惩机制对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要及时纠正;②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分包队伍建设,确保每个环节工作都能严格落实到位,并做好监督检查②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量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保证各单位、每个工作环节都能按规定进行,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③制定完善合理奖惩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评定各分包队伍工作的重要依据[3]。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就是人才,在人员素质方面,要加强对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工程建设、技术创新以及施工安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招聘一些优秀员工来带动其他人员。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现阶段存在问题还能促进整个团队能力提升;另外还要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来推动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发展;此外在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方面要加强对其定期考核和不定期培训这样既可以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又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措施。
(四)合理使用资金和调配资源
在建设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调配各类资源,使企业良好的运行,根据质量管理需求,可以在调配中入质量机制,从生产的基础环节便建立完善的机制,由此才能够推动整理质量管理有效进行。
(五)加强质量管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一套全面、一体化的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并充分应用到实际,我们要建好各种台账,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包括质量检验、质量评估和质量环节等环节,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关键因素,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结语
工程质量是企业发展命脉,工程质量、安全、投资三者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要进度快、又要质量好、投资小,我们就需要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本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剖析了当前的不足之处,并根据问题总结了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实践者提供理论借鉴。
文章来源:《产品可靠性报告》 https://www.zzqklm.com/w/kj/32519.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