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耦合与实践路径研究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刻内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深入挖掘沂蒙精神与乡村振兴的价值耦合,探索其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沂蒙精神与乡村振兴的价值耦合
沂蒙精神与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目标、动力来源、治理理念等方面展现出了深刻且有机的内在契合性。
1.价值目标的耦合:追求人民幸福与共同繁荣
沂蒙精神形成于党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实践中,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革命时期,党通过减租减息、创办识字班等来保障农民的权益。新时代新征程中,党领导推行乡村振兴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都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与人民福祉的提升。因此,弘扬沂蒙精神,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终惠及民生。
2.实践动力的耦合:依靠人民力量与激发内生动力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揭示了革命实践的成功离不开人民群众,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激发亿万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与创造力。沂蒙精神强调的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这也是破解乡村振兴“等靠要”思想、唤醒农民主体意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潜力的关键。因此,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协同振兴格局。
3.治理理念的耦合:党群同心与共建共治共享
沂蒙精神蕴含着“党群同心”“水乳交融”的内涵,体现着良好的党群关系,与乡村治理中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相契合。沂蒙精神启示我们,有效的社会治理须建立在深厚的感情纽带、高度的信任与共同利益追求基础上。因此,弘扬沂蒙精神,有助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引导村民参与乡村建设,形成治理合力,构建和谐、活力的乡村。
二、沂蒙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1.坚持群众路线,提升“善治乡村”效能
在乡村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在自治方面,通过完善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深化村级议事协商等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从而调动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为乡村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法治建设在农村是一项薄弱环节,这需要加强乡村的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公益法治宣传,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来强化乡村发展的法治保障。在德治方面,可以发挥沂蒙精神在其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乡村道德评议会、沂蒙精神传承代表人竞选等活动来发挥道德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2.优化组织建设,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传承沂蒙精神中“党群同心”的优良传统,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沂蒙精神型”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村“两委”,尤其是带头人,选举致富能手、青年人才加入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深化党员干部对沂蒙精神的学习理解,提升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与能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吸引力,创建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新型党群关系。
3.强化思想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共识
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将其融入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通过积极开展“沂蒙好榜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弘扬正能量,涵养文明乡风,使沂蒙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围绕乡村振兴与沂蒙精神,利用短视频、VR等新技术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或是宣传语,扩大沂蒙精神的传播范围,发挥沂蒙精神的思想引领作用,不断凝聚共建乡村的共识。
文章来源:《延安日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6984.html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