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关于国有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发展的策略研究——以山东钢铁为例

作者:赵建忠来源:《安徽科技报》日期:2025-09-13人气:10

摘要:文章以山东钢铁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国有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与多元员工思想,传统思政工作模式亟待创新。文章从理念、方式方法、队伍建设等多维度提出创新策略,强调以员工为中心,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高素质思政工作队伍,旨在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性,为国有钢铁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障。

  关键词:国有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山东钢铁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对塑造员工价值观、落实企业战略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员工思想日趋多元,山东钢铁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遭遇全新挑战,亟需通过创新思政工作凝聚共识、激发活力,为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这对国企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山东钢铁推进思政工作要坚持“员工为本”,紧扣需求与发展。既尊重个体差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就生产优化、考核调整等广泛纳谏,让员工感受重视;又推动管理转向服务:定制岗位晋升路径,开展专家辅导与咨询;设心理咨询室疏导压力;按工种精准开展新技术培训。以解决实际问题传递关怀,激发员工主动参与思政教育的自觉[1]。

  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一)运用新媒体平台。山东钢铁可借新媒体打造“线上+互动”思政阵地:开通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每日推送图文解读政策理念,每周展示“一线风采”故事,每月发布行业案例;同步开展线上活动,重要节点组织“我与企业共成长”讨论,按月举办带奖“思政知识闯关”竞赛。以即时互动传播让思政教育更鲜活、更贴人心。

  (二)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山东钢铁立足实际,以主题实践推动思政落地:举办“钢铁脊梁·奋斗故事”演讲赛,激发员工干事热情;开展“节能降本金点子”征文,促进思政与生产融合;组织文化成果展,通过图文影像展现发展成效,增强归属感。活动将思想引导融入实践,让员工在参与中潜移默化提升境界,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国企思政的关键载体。山东钢铁构建特色文化体系,确立“创新、卓越、担当、共赢”价值观与“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精神,融入制度与行为规范。面向新员工实施文化浸润:通过讲座解读内涵、参观展厅感悟历程;日常借宣传栏、电子屏等持续传播理念,营造进取氛围。该机制深化员工价值认同,为思政工作提供持久动力。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一)优化队伍结构。山东钢铁着力打造高素质思政队伍:通过校招社招吸纳思政、心理、管理等专业青年人才,构建老中青梯队,发挥经验、稳健与创新互补优势。同时推动跨部门交流,定期选派思政人员到生产、销售、研发一线挂职,既拓宽视野、更新思路,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增强队伍专业素养与综合水平。

  (二)加强专业培训。山东钢铁定期开展思政队伍专业培训,课程涵盖思政理论、心理学及管理学等领域,邀请高校专家、行业权威授课,传授前沿理念与方法。同时鼓励自主学习,提供学习资料与线上平台支持,建立内部交流群共享资源,定期组织学习分享会交流心得。通过“学训结合”,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思政工作队伍。

  (三)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与工作人员绩效挂钩,从工作完成质量、员工满意度、创新成果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与精神表彰,如颁发荣誉证书、奖金,在企业内部宣传其先进事迹;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提供良好职业发展空间,设立明确晋升渠道,鼓励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与进取[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山东钢铁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是支撑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通过践行“员工为本”理念,推动管理向服务引导转型;创新方法路径,融合新媒体传播、主题活动开展与企业文化浸润;建强工作队伍,优化结构、强化培训、健全激励。这些举措协同发力,既能提升思政工作质效,凝聚员工合力、激发创新活力,为企业改革提供思想保障与精神动能,也为国有钢企锚定正确方向、服务国家发展贡献了实践样本。未来,山东钢铁需持续深化探索,动态优化创新策略,以适配市场变化与企业发展需求,筑牢高质量发展思想根基。





文章来源:《安徽科技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317.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