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适老到助老:双重视角下老年住宅室内设计的文化赋能与路径构建
摘 要: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住宅室内设计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通过加装扶手、消除高差等适老化设计改造来提升老人生活质量,也需要依托助老理念来回应新时代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的生活追求。文化赋能作为老年住宅室内设计创新的关键,可以切实满足老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能驱动老年住宅室内设计的适老化升级。鉴于此,本文基于适老、助老双重视角,从挖掘地域文化、促进老人社会参与、依托数字化技术、创设代际共融环境空间等角度提出创新策略,以期为构建兼具安全性、归属感、幸福感、文化生命力的老年居住环境提供助力。
关键词:适老化设计;地域文化;老年住宅室内设计
为切实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响应老有所居的发展理念,适老化设计逐渐成为住宅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但大部分老年住宅室内设计主要聚焦安全性需求,并未根据老人的精神生活进行差异化设计,难以满足老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诉求。从适老迈向助老的设计理论转换,实现了由物理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渡,强调在老年住宅室内设计中,需要根据老人精神生活的需求进行优化设计。传统文化是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关键要素,独特的地域文化在老人中具有记忆点,能够唤起老人的情感共鸣,达到改善老人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从适老到助老视角下老年住宅室内设计中文化赋能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老年住宅室内设计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升级的关键抓手,针对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传统加装扶手、消除高差、改善照明等适老化改造设计难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社会参与、自我实现等服务需求,助老设计转型势在必行。该视角下老年住宅室内设计强调不仅要关注通行、安全防护等老年人日常生活物理层面的需求,还需将设计维度拓展至心理、情感等维度,让老年人能够在室内空间中感受到归属感、尊严感、被需要的自我价值感,实现从安身到安心的精神升华。文化元素作为从适老到助老过渡的催化剂,依托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让冰冷的适老改造设计更具有温度,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地域传统文化的元素能够唤起老人对当地独特的记忆,缓解老人在生活不便中面临的失落感。特别是大部分老人怀有深厚的乡土情结、历史记忆,设计师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住宅室内设计,可以让室内环境成为老年人情感寄托的场所。因此,文化赋能不仅能驱动从适老到助老的转型,也能为老年住宅室内设计提供不竭的灵感源泉。
从适老到助老视角下老年住宅室内设计的文化赋能逻辑
文化赋能强调依托独特的传统文化来唤醒老人的情感共鸣,增强老年住宅室内空间的文化属性,从而为老人营造具有思想活力的环境。传统功能导向的老年住宅室内设计往往将老人定义为弱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老人的心理状态。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性融入,可以激发老人独特的文化记忆,让他们感受到住宅空间的归属感、尊严感、自我实现感等。例如,设计师可以在设计中融入黎锦文化,让纺、染、织、绣等元素分布在老人周围,激发老人的活力,完成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升华。[1]
从适老到助老视角下老年住宅室内设计的文化创新路径
☆挖掘地域文化,增强老年住宅室内空间的人文属性
地域文化作为老人与住宅室内空间联系的催化剂,可以全方位增强室内空间的人文属性,设计师需围绕老人自身的文化认知力与情感诉求,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发挥文化赋能作用。在色彩配置上,设计师可以融入当地文化色彩谱系,从视觉上建立地域文化与老人的联系。在材料选择上,设计师可以优先选用当地杉木、竹编、青砖等本土材料,增强老年人对住宅室内空间的熟悉感。部分老年人可以通过对本地材料的认知,联想到年轻时候的奋斗历程,提升生活满意度。
☆构建文化互动空间,提高老人的社会参与感
社交隔离作为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不仅会造成老人的孤独感,也不利于老人的正常社交生活,老人住宅室内设计可以依托文化元素,建立文化互动空间,激发老人的社交意愿。设计师可以建立半开放的边界空间,嵌入文化元素,让老人可以在其中进行文化探索。这样不仅能为老人与儿童的互动创造条件,也能让社区中其他文化爱好者拜访老人住宅,从而推动老人的社交。
☆创设代际共融环境空间,强化传统文化传承与情感联结
代际共融环境空间作为提升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关键,不仅能强化传统文化传承,也能加深老人与家庭其他成员的情感互动。设计师可以在厨房区域设计文化开发区,用于制作饺子、糕点等传统饮食,配置适老厨具与儿童安全设施,鼓励祖孙共同参与。老人可以向儿童讲述往事,这样既能满足儿童的听故事需求,也能让老人抒发情感。此外,设计师也可以在客厅等区域构建代际文化互动场域,以文化元素为媒介,促进老人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既能增强老人的成就感,也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2]
结语
从适老到助老的发展转变,不仅是老年住宅室内设计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响应国家养老服务创新号召的关键举措。传统文化赋能可以促进老年住宅室内的设计创新,构建符合老人身心健康的室内空间,助力实现老年人物质与精神双重福祉的提升。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