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时代城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
当前城市管理已转向精细化治理,群众对城市环境干净整洁、亮丽大气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城市活力释放、公共服务优化、治理效能提升的期待持续增强。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需立足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以“危机意识”把握城市治理“滚石上山”的阶段性特征;以“职能意识”夯实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以“能力意识”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推动干部能力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
一、构建“人岗适配、动态调整”干部配置机制
干部队伍结构优化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基础前提,需以精准识别、科学调配、能上能下为核心,打破岗位固化壁垒。一是优化选人用人方式,畅通干部交流渠道。立足干部队伍年龄、专业、经验互补需求,综合分析中层干部人岗适配程度,建立“常态化轮岗+重点岗位磨炼”机制,即横向推动中层干部跨部门、跨领域交流,纵向打通“机关—基层”双向流动通道,激发队伍流动性活力。同时,搭建“展才亮绩”多元平台,通过综合治理、重大活动攻坚保障等工作,拓宽选人视野,将“肯扛硬活、打硬仗”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重点使用起来。二是严格干部任用标准,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考察环节要坚持“多到现场看、多去一线听”,将群众意见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同时,在任用环节注重德才兼修,既看履职实绩,更看政治品格、群众口碑,确保干部选得准、用得好。三是健全“能上能下”机制,激发队伍内生动力。通过“三看一察”识别优秀干部,并进行跟踪培养。擂台比武看思维谋略、年度考核看履职实绩、集中培训看精神状态、日常了解察一贯表现,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增强队伍生机活力。
二、打造“实战导向、梯次培育”岗位赋能体系
干部能力提升需立足岗位需求,以“分类培训、实践磨炼、梯次培育”为路径,实现“壮苗—蹲苗—成才”的系统性成长。一是分类开展“靶向培训”,更新知识结构。聚焦城市管理新形势新任务,构建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党务示范培训强化党性修养,部门专业培训提升业务能力,特色项目兜底培训覆盖基层实操需求,确保培训内容务实管用、精准滴灌。二是强化“实战型”实践锻炼,提升履职能力。坚持“在事上磨”的培养理念,推动干部在重大任务中墩苗历练。对青年干部,通过重点项目攻坚、跨部门协作等方式,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有潜力的中层干部,采用重大任务领办等方式,强化统筹协调、战略谋划能力;对业务骨干,送至职能科室跟班学习,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三是健全人才梯队,夯实长远发展基础。以“三级壮苗”为抓手:一级“选苗”聚焦年轻干部储备,摸排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人才;二级“育苗”通过轮岗交流、专题培训,补齐能力短板;三级“成才”通过岗位压责、项目牵头,推动干部从“能干事”向“干成事”转变。
三、树立“为民务实、担当创新”优良作风队伍形象
作风建设是干部队伍的“生命线”,需以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为原则,推动干部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树立严管与厚爱结合、正向激励和逆向激励并行的导向。严管方面,强化全过程纪律监督,对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的干部及时提醒、严肃问责;厚爱方面,建立“制度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心理上关怀”的保障体系,倾听一线干部诉求,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内生动力。同时,立足城市管理民生定位,引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运用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平台倾听群众呼声,正视媒体监督作用,将曝光问题作为改进工作的“镜子”,及时回应市容整治、设施维护、便民服务等诉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行。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