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持股视角下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一、引言
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维持资本市场秩序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会税差异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企业为了向资本市场传达自身经营状况良好的信号,通常会选择利用操纵盈余的方式调增会计利润,以至于企业应税利润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差额不断增大,在影响盈余信息质量的同时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信息有效性直线下降。但是归根结底,会税差异的出现是因为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在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行为方面存在不足,而这一问题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可以迎刃而解。因此,本文对会税差异、机构持股、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文献综述
(一)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方面
谭青(2011)从盈余管理视角展开研究并指出,会税差异是反映企业管理人员是否实施盈余管理的重要指标,会税差异越大说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而盈余管理行为会对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会税差异较大的企业,其会计信息质量通常较低。张晓辉(2016)通过研究发现,会税差异和企业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而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呈负相关关系,所以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具有负相关关系。鲍树琛(201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额之间的差距过大时,企业的盈余质量呈现较低水准,此时企业为了向外界传达企业经营良好的信号,可能会调整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二)机构持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
房鸿宇(2017)在研究中指出,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治理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能够有效改善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信息有效性。许新亮(2018)在研究中指出,机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更倾向于选择披露会计信息有效性较强的企业,因此机构持股比例较大的企业,其会计信息有效性普遍较高。刘斌(2012)通过研究发现,按照持股期间划分,机构投资者可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类型,其中,短期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度较弱,因而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相关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少,而长期机构投资者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实施有效监督,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文献评述
从学者的研究来说,绝大多数学者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机构持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上,而对于机构持股、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三者相关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特别是与机构持股对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相关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以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机构持股、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三者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机构持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
从投资对象方面而言,企业会计信息是机构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受审慎投资原则的影响,机构投资者在制定投资决策时需要有效的会计信息进行支撑,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会计信息有效性强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机构持股比例较大的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普遍较高的结论基本一致。从企业治理方面而言,在充足的股份支撑下,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治理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有效改善企业的治理环境。经过上述分析可提出假设1:
假设1:机构持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显著正相关,即机构持股比例越大,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越强。
(二)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
企业应税利润以及会计利润之间的差距越大,其盈余信息质量越低,企业整体会计信息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利用会税差异可以有效检测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所以当企业的会税差距加大时,则表示企业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对与盈余相关的信息进行了调整,导致企业盈余信息质量下降,而盈余信息又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盈余信息质量的下降势必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甚至会出现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导致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大大降低。经过上述分析可提出假设2:
假设2: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显著负相关,即会税差异越大,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越弱。
(三)会税差异、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与机构持股
从盈余管理方面来说,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企业的会税差异越大,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越差,机构持股与企业盈余管理呈负相关,机构持股的增加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行为减少,企业的会税差异便可下降,进而实现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提升。通过上述分析可提出假设3:
假设3:机构持股能够显著削弱会税差异对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影响。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10-2022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企业,为了保障研究数据的正确性,本文对所有的样本企业进行了以下筛选:(1)剔除PT或ST企业;(2)剔除含有企业不足15家的行业;(3)剔除保险、金融类企业。通过上述筛选,本文最终获取了952个研究样本。本文所需的会税差异以及机构持股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有关的数据来源于深交所的信息质量评价结果,以上数据均采用Excel2013和STATA12.0进行前期整理和后续分析。
(二)变量设计
1.因变量-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
本文将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设定为因变量,并将描述符号设定为AIQ。由于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深交所的信息质量评价结果较为权威,可以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进行客观反映,因此本文选择以深交所信息质量评价结果为基础,运用依次赋值分方法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进行衡量,将“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评价依次赋值为1、2、3、4,分值越高则表示企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越强。
2.自变量-会税差异
本文将会税差异设定为自变量,并将描述符号设定为BID。通过借鉴龙月娥(2013)的研究方法,本文选择利用公式1对会税差异进行衡量,推导出会税差异(BTD)的具体数额,数额越大则表示会税差异越大,反之,则表示越小。
3.调节变量-机构持股
本文将机构持股设定为调节变量,并将描述符号设定为INST。对于机构持股的衡量,本文借鉴项英(2017)的研究方法,将机构持股比例作为机构持股的衡量指标,推算出机构持股比例的具体数值,该数值越大则表示机构所持股数越多,反之,则表示越少。
4.控制变量
本文选择股权集中度(HERF)、企业规模(SIZE)、经营杠杆(DOL)、企业成长性(GRO)、资产负债率(LEV)作为控制变量,并设置了年度(YEAR)和行业(IND)两个虚拟变量,本次研究所使用变量的详细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各变量的详细说明
变量性质 | 变量名称 | 描述符号 | 定义、公式及说明 |
因变量 | 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 | AIQ | 将深交所作出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结果,即“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依次赋值为1、2、3、4,分值越高则表示企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越强。 |
自变量 | 会税差异 | BTD | 通过公式1推导出会税差异(BTD)的具体数额,数额越大则表示会税差异越大,反之,则表示越小。 |
调节变量 | 机构持股 | INST | 利用公式2推算出机构持股比例的具体数值,该数值越大则表示机构所持股数越多,反之,则表示越少。 |
控制变量 | 股权集中度 | HERF | |
企业规模 | SIZE | ||
经营杠杆 | DOL | ||
企业成长性 | GRO | ||
资产负债率 | LEV | ||
年度 | YEAR | 依照样本选取期间,设定8个虚拟变量 | |
行业 | IND | 依照2017年CSRC行业标准,择取15个虚拟变量 |
(三)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上文提出的三个假设,本文构建了下列三个模型:
(一)Pearson相关性分析
由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情况可知:所有变量的相关性系数都远低于0.5,这表示各个变量间都不具备多重共线问题;机构持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相关性系数为0.154,且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机构持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显著正相关,即机构持股比例越大,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越强,假设1得到初步验证;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相关性系数为-0.149,且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有效性显著负相关,即会税差异越大,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越弱,假设2得到初步验证;就控制变量而言,股权集中度、经营杠杆、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分别在5%、1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分别在1%和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表2 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情况
变量 | AIQ | BTD | INST | HERF | SIZE | DOL | GRO | LEV |
AIQ | 1 | |||||||
BTD | -0.149*** | 1 | ||||||
INST | 0.154** | -0.109** | 1 | |||||
HERF | -0.146 ** | 0.157*** | -0.069* | 1 | ||||
SIZE | 0.098*** | -0.102* | 0.139*** | 0.065** | 1 | |||
DOL | -0.123* | 0.102* | 0.079** | -0.045** | 0.084* | 1 | ||
GRO | 0.167** | -0.143*** | 0.159* | -0.097*** | 0.158*** | 0.079* | 1 | |
LEV | -0.125*** | 0.056* | -0.019** | 0.056* | 0.176*** | -0.101* | 0.067* | 1 |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情况来看,三者的Adjust-R2全都远远超过了0.1,说明三个模型的拟合度均比较高。就模型1的回归分析情况而言,机构持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回归系数为0.193,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表示机构持股对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就更倾向于选择会计信息有效性强的企业,而且当其持有充足的企业股份时,就可以参与企业治理并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股权集中度、经营杠杆、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分别在1%、5%和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均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就模型2的回归分析情况而言,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回归系数为-0.238,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表示会税差异对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负面影响较为显著,即会税差异越大,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越弱。会税差异的扩大会导致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下降,进而削弱了企业整体会计信息质量。股权集中度、经营杠杆、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分别在5%、5%和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均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就模型3的回归分析情况而言,机构持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回归系数为0.119,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回归系数为-0.149,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该结果基本和前两个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保持一致,假设1和2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机构持股与会税差异的交乘项的回归系数为-0.127,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表示机构持股能够显著削弱会税差异对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影响。当机构投资者持有企业较多股份时,其参与企业治理的积极性便会加大,从而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有效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会税差异,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分别在1%和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经营杠杆、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分别在1%、5%和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表3 三个模型的回归分析情况
变量 | 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AIQ) | ||
模型1 | 模型2 | 模型3 | |
Con_s | 0.431*** (0.256) | 0.316*** (0.169) | 0.407*** (0.234) |
INST | 0.193*** (0.098) | - | 0.119** (0.062) |
BTD | - | -0.238*** (-0.121) | -0.149*** (-0.085) |
INST*BTD | - | - | -0.127** (-0.074) |
HERF | -0.109** (-0.064) | -0.148*** (-0.085) | -0.135*** (-0.079) |
SIZE | 0.156*** (0.097) | 0.128** (0.071) | 0.139*** (0.081) |
DOL | -0.098** (-0.056) | -0.112** (-0.065) | -0.103** (-0.059) |
GRO | 0.163*** (0.107) | 0.149** (0.086) | 0.157**% (0.098) |
LEV | -0.139*** (-0.076) | -0.125*** (-0.069) | -0.142** (-0.081) |
YEAR | control | control | control |
IND | control | control | control |
N | 952 | 952 | 952 |
Adjust-R2 | 0.225 | 0.178 | 0.209 |
F | 62.36*** | 59.48*** | 61.25*** |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三)稳健性分析
因为衡量会税差异以及机构持股的方法众多,而不同的衡量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所以本文出于对研究结果正确性的考量开展了稳健性分析,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利用企业全部的机构持股之和代替原来的机构持股衡量方法,其次,借鉴杨洁(2017)的研究方法,对会税差异的核算公式进行调整,最后,将重新获取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上述步骤发现:上文研究结果与稳健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这表示本文所建三个模型的稳健性较好,研究结果的正确性有所保障。
六、结语
第一,机构持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显著正相关,即机构持股比例越大,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越强。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显著负相关,即会税差异越大,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越弱。机构持股能够显著削弱会税差异对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影响。会税差异与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显著负相关,会税差异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盈余管理,通过提高机构持股比例可以有效缓解会税差异对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的负面影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