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经济论文 > 正文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回顾与展望

作者:董博,王继惠来源:《商业观察》日期:2025-04-07人气:93

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的起步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事业单位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作业,会计电算化开始起步,1979年财政部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启动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由于计算机软硬件价格昂贵、处理技术相对落后,会计电算化只能满足于单项会计处理,无法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会计电算化只能初步开展以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电算化。1985年上海吴泾化工厂自行设计软件程序解决了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钟的数据运算问题,同一时期,用友公司也陆续推出量本利分析的会计软件,管理会计电算化开始萌芽,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计算机价格昂贵问题,计算机性能更加全面会计信息系统得到进一步开发。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励,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急需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之一。罗金明(1999)提出了电算化管理会计的定义,并指出了电算化会计需要从数据处理系统向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方向。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竞争加剧,使得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出现了管控难题,2005年开始,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大型集团开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也帮助企业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转型。“大智移云物区”技术的发展、数智化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具备更高的经营敏捷性和决策及时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融入管理会计智能化发展进程。因此,有必要科学的梳理回顾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并根据现状进行思考对未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化发展历程

(一)管理会计电算化探索阶段(1979-2000)

1979年财政部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标志着我国会计电算化开始起步进入探索阶段,一些专业财务软件公司开始陆续推出会计核算商品化通用软件,之后我国大部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都开始进行会计核算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还未得到发展。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1985年上海吴泾化工厂在实现会计核酸电算化后,会计人员自行设计软件程序解决了一个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数据运算问题。财政部1989年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明确了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基本要求,我国会计软件进入商品化结算,软件开发公司也陆续推出量本利分析的管理会计软件等,开始了对管理会计某一问题的零星开发。

会计核算电算化的逐步成熟使得不少公司开始运用已经建立的财务会计核算电算化子系统开展成本核算和责任会计核算等,会计电算化开始从财务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控制过渡,出现了基于DOS平台的管理型财务软件。祁怀锦(1996)将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分为预测分析、决策分析、预算编制、反馈控制和业绩评价五个子系统。1996年4月,中国会计学会召开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研讨会,会议指出开发设计适合我国企业单位需要的管理型会计软件是当务之急,要积极促进以财会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构建决策支持系统。会计软件开始从单一系列向多重系列发展,财务软件开始向管理信息系统(MIS)迈进。陈婉玲和韦沛文(1997)指出管理会计的某些处理无法在财务会计核算子系统中完成,需要重新构建包括预测、分析、预算编制和辅助决策的管理会计子系统,并且利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辅助管理会计应用。1997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举办的“向ERP进军”发布会,拉开了我国会计核算软件向管理软件转型的序幕,ERP成为市场主导(刘勤和杨寅,20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挑战,业财互通问题亟待解决。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和发展,也给财务软件厂商不断优化财务软件提供了可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更加积极考虑管理会计系统的开发。1997年用友宣布开始从财务软件向管理软件的转型,1998年用友发布了它的首款ERP产品U8,开启了向EPR厂商的全面转型,其他财务软件厂商也陆续推出不同的企业财务管理软件。1998年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用会计电算化局域网络系统,利用用友UFO的设置功能,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和全面预算管理等部分管理职能(杨津,2002)1999年,深圳举办“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会上首次提出“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韩东平(1999)综合管理会计和信息系统两个概念,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概括为:通过系统的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以满足各级管理者对企业各个责任层级一切经济活动规划、控制与评价的需求。企业开始运用基于大型数据库的企业级财务软件,1999年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安易财务管理系统,提出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运营管理系统概念,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运营管理系统相结合。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阶段(2000-2014)

步入21世纪,互联网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会计信息不能只限于企业内部使用,也不能脱离业务信息,否则企业将面临“信息孤岛”的困境,企业财务数据需要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等信息社会化的要求,实现信息互联和共享。会计信息系统被不断嵌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企业必须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为企业综合运营能力的提高提供资源。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局限于核算的财务会计电算化显得力不从心,会计制度需要进行相应改革,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新一代会计信息系统,增强市场竞争力。在WTO框架下,会计软件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国际先进理论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国外软件更加注重会计信息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总和运用,强调对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得以快速发展(陈宏明和杨京红,2003)。这一时期,我国以及有少数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开始在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领域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彭炳华,2015)2002年广东韶钢集团顺利通过金蝶K/3ERP系统第一阶段实施的项目验收工,除了普通财务功能外,还提供集团控制、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管理会计等功能模块(杨津,2002)

2002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关于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反映成本差异,集中、实时监控和调度供产销环节资金收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03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实施集团集中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原有的TGPMS、ePMS和资金结算等业务系统,实现了集团内部的业务集成和会计核算的网络化。同年,美的集团引入ERP系统,对财务、分销、制造等环节数据进行整合,进一步完善了集团财务系统(田晓菲和许诺,2014)。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引入全面预算管理,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在2004年开始与信息化结合,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2005年第四届会计信息化年会指出,会计电算化需要顺应新形势向会计信息化转变,不断整合会计系统,实现会计核算和管理相结合,从企业信息系统出发,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管理系统进行整合,提高会计系统整体功能。同年,中兴通讯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2008年中央财经大学联合财务软件和咨询公司共同主办首届中国管理会计信息化论坛,首次将管理会计与信息化相提并论,论坛对会计信息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过程中管理会计信息化框架结构、国内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企业开始谋求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益化管理转型,在市场的推动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得到更多重视,并加大资源投入,尤其是在预算管理方面,为了满足精细化管控的需要,部分企业开始实施作业成本(ABC)系统和管理会计报告与分析系统(彭炳华,2015)2009年开始,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锟有限公司开展信息化成本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以成本管控为目的,实现成本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成本管控系统的开发等(王立东和辛煜飞,2013)。神东煤炭在2009年通过多维信息系统,搭建了多维业财一体化预算管理模型,各生产部门的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韩向东,2014)。这一时期多数企业管理会计工具基本局限于单项管理会计系统应用,利用预算和成本管理、管理会计报告和分析软件来促进自身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未能完全将管理会计与业务、客户、财务信息披露等有效结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较为缓慢。2010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促进了管理会计信息的收集、查阅和量化,促进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2013年12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指出企业集团要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三)管理会计智能化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断渗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促进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开放的日益扩大,财务管理模式亟待变革。国家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愈发重视,2014年6月,以“大智云时代的会计信息化变革”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会计信息化学术会议召开,管理会计信息化成为会计信息化届关注的焦点。将云计算应用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减少企业成本,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灵活性,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高效率(刘勤等2014)。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全面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支撑。许金叶和王梦琳(2015)提出,开放管理信息系统要首先把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定位是创造价值而非耗费资源。2010年开始,用友网络开始向互联网服务方向发展,到2014年,公司进一步明确企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全面转向企业云服务,开始构建基于云的服务体系。

2014年10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从源头防止出现“信息孤岛”,加快了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转变,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也要进一步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业务。这一阶段,我国大型企业集团都加快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步伐,中兴通讯、海尔、华为等企业已经实施财务共享,实现了财务制度标准化、财务人员集中化、财务管理流程化和网络化等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决策支持,财务共享服务的有效构建加速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熊磊,2015)。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向财务云转型,形成战略财务、业务财务、财务共享和专家团队四位一体的管理架构。2015年8月以“管理会计信息化:新理论、新实践、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召开,与会者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实践和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由财务管理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全面预算系统、标准成本系统、存货控制系统与业绩评价系统六个子系统构成。2016年,用友正式宣布进入以“企业互联网服务”为主体业务的3.0时期,发布了近十款云服务系列产品。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企业无法凭借过往经验和利用直觉方式进行决策,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通过运用大数据工具,从业财一体化角度实现了从基于结果的分析向基于过程的挖掘转变。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财务职能的转型、拓宽了管理会计所需数据来源,降低了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对管理会计信息化产生重大影响,促进了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实施。2021年科大讯飞提出了“AI+IT”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被应用到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2021年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拓展会计职能,包括但不限于财务分析、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等,进一步推动会计信息化向更高水平迈进。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财务智能化调查报告显示》,规模越大的企业越青睐职能财务,随着财务共享服务的日趋成熟,数据驱动成为财务共享之后,智能财务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不仅可以提高财务数据处理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评述和展望

(一)评述

20世纪80年代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起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会计电算化开始从核核算领域延伸到管理领域。通过对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看出相较于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企业实践层面都越来越受到重视,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搭建也愈发完善,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成熟,新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观点和实践应用还在不断涌现。本文从时间维度,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探索、建设和发展三个阶段关键时间节点、政策和事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回顾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脉络。

(二)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企业能够对不同来源和不同形式的海量数据进行提取、转换和利用,增强了管理会计洞察力和决策能力。管理会计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存在挑战,我国管理会计智能化需要从思维、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持续推进。2024年1月1日,《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将数据资源作为资产被正式纳入会计处理范畴。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大要素”,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产要素。管理会计肩负着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重任,数据资源的入表使得数据质量提高,数据价值被挖掘和释放,极大促进了管理会计价值的发挥。

1.转变思维方式

在数智化时代,企业要转变思维方式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发展情况,建立对财务智能化转型的集体认识和数据思维,有效指导具体活动,实现思想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完全融合。充分应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方式对工作形式进行智能化再造,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使管理会计向更加智能化、数据驱动和预测导向的方向发展,提高管理会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和行业数据的深度融合,打破环节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从源头到终点的全流程覆盖和数智化监控。

2.拓宽管理会计服务职能,构建管理会计智能化平台

企业要不断拓宽管理会计服务职能,进一步优化数据治理、数据平台和数据算法工具,加快构建智能化管理会计系统(杨净雯,2024)。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企业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实现对各项经济业务的智能信息处理全流程管控,实现多维信息输出以满足企业内外部管理决策者需要。使管理会计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利用智能分析机器人等实现更加精准和实时的决策支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激励机制、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作用,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3.提升管理会计人员智能化水平和综合能力

随着国家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既熟悉信息技术又熟练掌握会计专业,能熟悉财务、业务流程并有效地应用数字设备和网络技术,解决智能会计问题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成为企业争抢的重要“战略资源”(孙刚,2021)。管理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完成常规的、程序工作,也需要持续的创新,不断解决新问题,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具备全面财务知识,熟悉财务工具和资金流程,并能制定出有效的财务计划和预算的智能管理会计人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校企之间要不断加强合作,根据行业需求调整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智能化思维和技能;引进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完善人才培养设施,培养具备数据分析、会计等能力符合数据经济时代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

4.确保数据安全

随着数据量的大幅增加,智能管理会计数据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在数据储存、信息传递过程中都存在信息泄露风险,同时在数据抓取的过程中信息也可能存在木马病毒。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安全网络建设,成立专门负责网络安全的部门,建立严格的防范控制策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建立数据隔离制度和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全方位保障数据安全,减少系统崩溃与黑客入侵等问题出现的概率,增强企业信息泄露防范能力。同时,开展数据安全审计,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修复。


文章来源:  《商业观察》   https://www.zzqklm.com/w/jg/125.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