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新定位

作者:李辉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日期:2020-04-02人气:2078

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首先要认识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新时代为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赋予了新内涵,对培育时代新人提出了新任务,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一、认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时代既是时间概念,也是空间概念。从时间而言,时代是根据一定的社会主要矛盾而划分的历史时期;从空间而言,时代是指对一定主体产生影响的客观环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P10)新时代是相对概念,中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支撑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体现方式是“三个意味着”。因而,认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离不开对社会发展、社会主体和社会实践的判断,在国内、国际的大坐标视野中,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理解。

1.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趋势中认识新时代

要想明晰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方位,需要把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时间坐标结合起来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资本主义在西方国家经历了200多年发展,资本增殖和扩张的两种基本属性得到充分体现,形成了城市统治乡村、西方统治东方的霸权态势。这期间,中国经历了满清入关、明朝灭亡,清朝统治建立并不断完善,封建势力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汉族和满族的矛盾等交织在一起。一方面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封建势力在进行构筑最后王朝统治。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华民族陷入百年屈辱史之中。如何站起来成为一批批有识之士的共同梦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民主主义革命等无不是在这个大目标下做出的努力。在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中华民族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2](P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逻辑得出的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期间,经历了以苏联为师,自力更生等路径选择方面的波折,最终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进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不仅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更是用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个基础,不是用西方资本掠夺的方式取得的,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实现从重点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转变,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五位一体”基本布局和“四位一体”战略布局为解决这个课题提供了实践方略。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改变了党风政风面貌,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为全世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认识新时代

社会主义500年,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6个阶段。其中重大的转变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个到多国、世界社会主义高潮到低谷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链条中的一环,而不是链条之外的存在,这是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关系的大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3](P2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开放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人民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在同各国实践相结合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重要阶段。

20世纪西方学者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进行了不同视角研究,其中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败》、弗兰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等著作在唱衰社会主义的同时,将资本主义作为历史的终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评价也出现了计划和市场、新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等争论。国内国际的声音不同,但是聚焦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是一致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低谷、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国际金融危机时起时落、美国等国家逆全球化战略的兴起等变化,不仅没有在一片唱衰声中没落,相反却在资本主义国家危机重重中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问题聚焦到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大背景是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科技信息化。新自由主义思想主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在实施经济霸权的过程中,采用文化霸权、军事霸权试图维护其在世界格局中的既有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领导、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等,另一方面结合国情、世情、党情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

3.在现代化进程中认识新时代

现代化源起于西方国家,并形成了现代化的一种模式。现代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是现代化的经济支撑基础,资本及其运行是现代化的动力源,个人主义是现代化的价值观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资本的两个基本特性,一是价值增殖,一旦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具备了产生剩余价值的可能;二是扩张,资本以逐利为目标,获得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空间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扩张必然导致掠夺。由此,西方主导的现代化历史必然经历和已经经历了原始积累、殖民扩张和资本霸权等阶段,导致乡村屈从于城市、东方屈从于西方。西方现代化的进程带来的是后现代化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同时,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紧张。资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土地、海洋、矿藏等只要能够进入资本链条,为创造剩余价值服务,就被商业化、市场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就提出增长的极限,对经济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警示。依然在改变地球和大气的温室效应等现象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的无限扩张带来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惩戒。此外,资本推动的现代化导致工人和资本家、工人和工人、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工人运动和资本家之间的残酷竞争将人与人的关系简单化为利益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为人与物的关系,导致人的世界增值和物的世界贬值成长比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重走西方现代化的路径,创造性走出了一条新型的现代化路径。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现代化的目标指向是人民利益。西方式现代化伴随着资本家利益的最大化,是资本逐利性推动的现代化,只要物质利益在哪里,资本的现代化力量就在哪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主体也是人民,利益的获得者也是人民。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整体性现代化。资产阶级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西方现代化具有掠夺性,在向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掠夺性开发中导致片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马尔库塞批判了人的单向度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导致人依附在机器上,进而依附在资本的增殖本性上。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都集中在追求剩余价值的片面需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一体化发展,发展目标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的整体性鲜明。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发展的现代化。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开启了世界历史进程。此后,资本以跨国方式影响全世界,进而发展到经济全球化阶段。这个过程,伴随着殖民统治、军事霸权、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导致了东西方差别和南北差别的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的是互利、共赢,而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最终建立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于发展进程中,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种压力下呈现出生机和活力,在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在结合中国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出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资源。

二、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物质决定意识,环境决定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1.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理想信念教育任务更加迫切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大过天。指出理想信念是胜利之“钥”、精神之“钙”、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思想的“总开关”。分别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党的初心、党性修养等方面,从党的整体性和个性的关系两个层面论述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精神性是人的属性之一,有理想有信念是人的内在尺度,规定了人成其为人。作为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推动人们不断从已知世界面向未来世界。“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流沙河诗中表达的理想依托的是历史和历史感。经历百年屈辱史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进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非但没有弱化,反而更加突出更加迫切。

以新时代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起点,构建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体系。理想是以现实为基础,是在现实基础上面向未来的超越。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阶段。强起来是新时代的现实起点。强起来的内涵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从国内来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正在从战略目标转化为社会现实,我国从重点发展向全面发展转变。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归宿。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多样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综合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保证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40年,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面对的基础性问题,具体表现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协调发展。物质生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象化、外化、物化的过程,人类的物质生产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精神状况反作用于外部世界对象化为丰富的物质形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根本而言是精神生产转化为物质生产的新阶段,是对精神成为生产力的充分肯定。物质生活是人的生活的基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受制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但物质生活只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精神指导的物质生活是没有意义感和价值感的。精神生活的方向和层次决定了人和人的差别,将人区分为俗和雅、浅薄和丰华。

满足基本需要的理想信念程度不同地受到生存挑战的影响,富起来后生存压力减弱了,理想信念的生成机制也在发生变化。从近代以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是在离乱的战争年代落地生根的,同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国仇家恨和当时政府的无能腐败强化了理想信念的动力强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理想信念同人民当家作主后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联系在一起,振兴中华和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新的着力点。

2.适应理论创新的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思想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具有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功能。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理论的彻底性,进而具备说服人的力量,从而能够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从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到为无产者提供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实现了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解释中国实际的同时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破解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深化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认识,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系统论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在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如何。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又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用新理论培养时代新人,武装人的头脑是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进入新时代,我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时代课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新的理论回答新时代应该坚持和培养什么人以及应该怎样培养人的这个基本课题。围绕时代发展课题,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又是其最新的理论内容。这就解决了用什么来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契合了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用新时代的思想理论精华回应人的思想困惑,武装人的头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感及吸引力。

3.适应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态势,国家安全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我们的国家观主要体现在国家领土和政治国家等层面。伴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进一步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4]不论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容还是对其构成要素的定位都是习近平对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创新发展,是对传统安全观的重大突破。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情感、祖国认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依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国家安全教育成为新的内容。其中,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是传统安全观的现代表现,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是现代安全的新内容。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把人民的基本责任同国家义务结合起来,形成思想共识、价值共识,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增长点。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国家安全不仅影响到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也影响到我国自身发展在竞争中所处的位置。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定位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正在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定位。这个变化不是从党的十九大开始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对宣传思想工作、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作出重要讲话和工作部署,从不同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定位提出了要求。

1.极端重要的功能定位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将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该定位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括经历了保障功能、中心环节等定位变化。这些概括反映了一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极端重要”是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从世情来看,国际竞争从传统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发展成为综合实力的竞争,其中除了军事、经济、科技等因素之外,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凸显。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影响力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关键因素。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使用军事、经济、政治霸权之后的文化霸权,意识形态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凝心聚力,如何增强民族凝聚力,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从国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日益增强。如何增强个体精神动力,构建人的精神家园成为人的发展面对的新任务,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责任。

从党情来看,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政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树立了“四种意识”,也更加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同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思想回答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清除了多年困扰着人们的杂音、噪音的难题。在这个基础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如何在坚持以政治建设为首位的党的建设新思维下,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

极端重要的功能定位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之中,纳入人的全面发展之中。一句话,纳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认识之中。

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来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这给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目标带来的考验是综合的复杂的。其中,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问题都是人的因素,都同思想观念密切关联。人既是国家治理的价值主体,也是实践主体。这是人类社会依赖于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到人的资源转变,从政府主导到市场驱动再到创新驱动的必然逻辑。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需要自信和定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自信和定力的基础。“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3](P153)

2.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内容定位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培养时代新人。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理论武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责。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就要坚持不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理论武装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解释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的新理论,也是理论武装的新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人民理论、实践理论和开放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形态。新时代,在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课题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支撑理论逻辑的基础是我国丰富的社会实践。客观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逻辑是科学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基础。中国实践的基础是中国国情。经济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同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很大差距。一多一少的经济现实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断完善,人民主体地位显著提升,同时2000多年封建传统的影响并没有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依然存在,侵蚀着党的肌体,严重危害着党的形象。文化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成效显著,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同时,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态势更加紧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任务日益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严治党,谱写治国理政新篇章,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理论。全面从严治党是对十八大以前党风廉政建设的继承和发展,解决和正在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党的执政资源日益丰富后公共资源公平支配的新问题,更要解决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这一历史使命面对的挑战问题。正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的科学判断。

第二,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归。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旨归。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5](P17)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是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既是利益获得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人类解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将实现发展成果的人民共享作为价值目标。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为了论证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将阶级利益上升为普遍利益,通过普遍利益解释阶级利益的合理性。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欺骗性。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意识形态方面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共产党人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批判了人民性大于党性的说法。此后,对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的人民价值指向做出具体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就是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四个发展理念是基础,共享发展是归宿。发展为了人民,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要求。

第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时段历史中认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发表算起,社会主义经历了500多年历史。期间,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从高潮到低谷、从低谷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历史成就等发展阶段。20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西方国家唱衰社会主义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用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理论和中国道路的正确。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经过70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列宁主义这一重要的理论形态,为马克思主义在东方世界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回答了如何在经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课题。中国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几十年探索,经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回到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突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3](P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国、建设中国,为中国人民谋福祉的过程中,也给那些既想实现现代化,又想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提供了借鉴。中国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于约占世界1/4人口大国而言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复制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殖民、扩张和战争等路径,而是在和平、合作、共赢的过程中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思路,更是对人类发展问题的新贡献。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等都被中国发展的现实和趋势所破解。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文明中的价值值得研究。

3.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定位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协同育人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解。人的整体性、教育的整体性是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教育分工和协作的矛盾是协同育人的现实背景。关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人的需要出发,强调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德智体美要素的协调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批判片面发展的社会关系对人的需要的窄化,对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和异化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人的技能发展也越来越专业化。任何一种教育不可能由一个教育者来完成,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也不可能在一个空间和时间进行。因此,大中小学衔接、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成为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专注的问题。

新时代,协同育人需要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视野进行思考。首先,从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认识来看,在明确了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基础上,育人是中心环节,管理、科研和文化建设等职能需要服务于育人目标,因而协同育人有了中心项。其次,从我国高校定性来看,明确了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其他性质大学的基本标志后,理清了党委领导和办学自主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协同育人的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体现的是“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在哪里”的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纠正了以往将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归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责任的小思想政治教育观。

在现阶段,协同育人机制需要重视的是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服务于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自我育人等方面的统一。其中,教书育人是核心。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突出强调的是各类各门课程都是育人资源,承担育人责任,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科研、管理、服务是高校的实践领域,强调的是分工协作的育人方式。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咨询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强调的是育人过程的协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强调的是主客体的协调。由此,形成的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4.质量导向的评价标准定位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历了从粗放型发展到精细化发展,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换。世界“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质量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衡量人才质量的基本标准。

第一,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质量评价导向的基本原则。任何评价标准必然体现一定的价值导向,一定的价值导向决定着一定的评价标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成长原则矫正的是高等教育评价中的物本取向。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从相对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开放向度不同,形成了侧重点不同的评价原则。在面向市场开放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经济效益取向为侧重点的评价导向;在面向国际开放的过程中,形成了对标西方发达国家的评价取向;在面向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科研成果为侧重点的评价取向。竞争驱动下,评价取向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以经济效益取向或科技成果取向为唯一标准,人本取向就会被物化取向所遮蔽。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个中心就会偏离。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要重视定性和定量相统一。党性和真理性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党性的价值内涵。“三爱”的观测点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三爱”,进行定量评价是一个难题。此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知识教育。范畴、关系、规律等是知识的主要组成。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知识的多少,分析问题能力的大小等可以进行量化测评。只有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将质量导向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第三,质量导向的评价需要关照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相统一。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这个教育观改变了教育仅仅着眼当下的功利倾向,进一步回答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本色。多年来,我们已经对现实评价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对未来评价还不明确。在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中,开始重视校友评价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校友评价和对校友的评价不是一回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毕业生的社会贡献值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好回答。因而,建立起以毕业生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是关照未来的合理视角。也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检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效果。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在适应这个变化和推进新时代的发展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