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实践路径

作者:蔡卫星来源:《新华日报》日期:2025-08-22人气:10

面对学生职业选择困惑频发、新青年价值取向多元交织等诸多挑战,单一的就业指导或思政教育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需求。缺乏价值引领的就业指导,其价值在严峻的竞争压力下难以彰显;脱离学生实际需求的思政教育,亦将流于形式,难以入脑入心。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管理与教育的关键纽带,使其能在二者的深度融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既是破解现实问题的迫切需求,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

 

创新教育理念促进融合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辅导员应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通过日常交流、问卷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精准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职业规划和思想动态等基础信息,以便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辅导员也需深入开展调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作为根本遵循,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开展集体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思政教育,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育和引导过程中,辅导员应密切追踪学生各阶段的个体差异表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使学生在融合教育中切实获益,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进行职业价值观培养。辅导员可以在思政教育主题班会中有机融入职业价值观内容,通过引入鲜活真实的案例素材,为学生系统阐释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理想等概念的价值内涵与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在养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同时,逐渐形成与新时代相接轨的正确职业观。除案例讲解外,辅导员还可邀请优秀校友、行业专家、知名学者等走进课堂,为学生分享职场故事与职业成长路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与肩负的社会责任,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让他们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获得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双重引导。

 

构建协同机制促进融合

 

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辅导员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坚实保障。高校应牵头成立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小组成员协商制定全面系统的融合教育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教育目标、教育任务及辅导员需承担的具体职责。同时,要统筹协调家校社三方在融合教育中的各项工作,以确保各项举措均能得到有效落实。家长需主动配合辅导员工作,及时将学生的就业需求与思想动态同辅导员沟通,共同研讨并协同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与思政教育方案,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社会各界也应勇于承担责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向有需求的大学生精准提供实习实践与就业通道,协同辅导员推进就业指导及思政引领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助其深入认知社会、从容融入社会。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工作。辅导员在推动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应积极寻求专业教师的支持,协同发力构建育人合力,有效提升融合教育的实效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辅导员可以从思政教师处详细了解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思想动态、价值内化情况和行为外化表现等信息,精准掌握学生在阶段内的思政需求,针对性开展一对一谈话教育工作,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专业教师可从专业视角出发,帮助辅导员分析和了解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同时依据就业市场的前沿动态和最新需求,共同为学生制定与其能力相适配的就业规划。

 

完善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联动的机制。辅导员可寻求上级部门的支持,推动就业指导部门与思政教学部的沟通交流、信息互通。可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就业指导部门及时将就业市场动态、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上传至平台,供辅导员和思政教师以此为依据有倾向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思政教学部则可以将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状况反馈至辅导员端口,由辅导员为其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将学生的成长档案上传至平台,与就业指导部门共享信息,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保障。辅导员还可联合两部门在毕业季举办特色校园活动,为处于迷茫期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思政引领,以提升融合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提升辅导员综合素养促进融合

 

加强辅导员就业指导培训。高校应为辅导员提升就业指导能力搭建坚实支撑平台,即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组织全校辅导员定期参加统一开展的就业指导专项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资深就业指导讲师为辅导员集中授课,就职业规划理论和方法、就业政策解读、求职技巧培训等内容展开系统讲解和培训,让辅导员切实掌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所需的核心要点。开展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定期选派青年辅导员到合作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详细了解企业的招聘流程和岗位需求,使其在实践中积累足够的经验,提升就业指导能力。辅导员更应主动加强自我学习,善用网络海量资源与素材,针对自身短板,有针对性地检索、收集相关专家讲座、视频课程及学习资料,在完成日常基础工作之余,坚持自主学习,切实提升就业指导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提高辅导员的思政引领能力。辅导员思政引领力的提升亦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在理论水平提升上,辅导员应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积极主动参与各方组织的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通过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互动,分享教育指导过程中取得的先进经验,不断开阔专业视野,坚定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能力提升上,辅导员应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积累实践经验,伴随学生一同成长。

 

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对在就业指导和思政教育方面表现优异的辅导员应当予以必要的表彰和嘉奖,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以此来激励更多的辅导员主动参与到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中来。同时,应对表现不合格的辅导员给予严厉的惩戒和处罚,严格督促其改进和提升自我。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相结合,才能切实帮助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融合层面有所贡献。

 

展望未来,立足新历史方位,辅导员应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富创造力的方法、更具温情的陪伴,架设起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的“桥梁”,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中精准锚定职业航向,在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的壮阔事业中绽放人生华彩,让每一次职业选择都迸发理想的光芒。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68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